心惊肉跳是什么意思(心惊肉跳的心惊是什么意思)

2022-08-09 03:33:2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0

“世”说新语 当成语遇上中医药

古风盛行,国潮迭起。当成语遇上中医药,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胡博士说中医系列特推出“世”说新语栏目,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重新挖掘成语的中医价值与内涵,分享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养生方法,让读者感受不一样的中医药文化。

“心惊肉跳”是形容一个人受到惊吓,担心灾祸临头,惶恐不安的一种精神状态。“心”是我们中医理论中的脏腑之一,“肉”又跟中医理论中的哪些脏腑有关系呢?“心”和“肉”之间与中医药有哪些神奇的联系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吧!

[心惊肉跳]

[解释] 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出处]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清《红楼梦》:“贾政在外,心惊肉跳,拈须搓手的等候旨意。”

“心”和“肉”之间有什么神秘的关系呢?

在中医理论中,“肉”跟哪些脏腑有关系,心和肉之间又有什么的关系呢?

《素问·五藏生成》中“脾之合肉也”,肉与中医理论中的脾有关。

《素问·痿论》中提到“心主身之血脉…脾主身之肌肉”。所以“心”和“肉”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心”和“脾”之间的关系。可是为什么心受惊吓后,脾主的肌肉会产生相应的共振呢?

想要知道心和肉之间的关系,我们先了解心和脾之间的关系。

首先,脾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具有运化水谷精微到全身的功能,还有统摄血液在体内正常运行,防止血液溢出规定的轨道,预防出血等疾病的作用。

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掣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岐伯问黄帝:为什么有的人年龄虽然很大了,可是还能生孩子?黄帝告诉他:以前有些窥探到自然法则,懂得养生的人,能够平衡阴阳的规律,守住体内的神和气,肌肉健壮,寿命会非常长的。

其实我们当代也有很多人,经常锻炼,合理膳食,50多岁的人看着像30来岁的人一样肌肉充实、面色红润、皮肤紧致。

其次,“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对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具有主宰作用。在《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中提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心还主血脉,是一身血液运行的枢纽;心推动血液在人体的血管中运转,发挥濡养身体的功能,维持心脏的正常跳动。血液更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血液大量丧失,人会丧失活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只有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我们才能走路、跑动、生活和工作,否则会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

护好“心”和“脾”才能健康快乐

“心”和“脾”之间的关系是:心主血和行血,脾生血和统血。人身体中的血液主要来源于脾生成的水谷精微,脾功能正常,才能生产出人体所需要的基本物质,心才能得到滋养,心的功能可以得到保障。

反之,心功能失常,会导致脾运化功能减弱,肌肉失去濡养而出现四肢无力,同时,脾不统血,造成血溢脉外,心失所养,心血不足,出现心悸、失眠、眩晕、乏力、肢体倦怠等情况。

心脾两虚会导致我们容易受到惊吓,出现心惊肉跳,养心健脾才能使我们精力充沛、四肢健壮、神采奕奕。具体有哪些简单易学的方法呢?

01

足三里

足三里穴出自《灵枢•本输》原名三里、下陵。《圣济总录》名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穴。也称长寿穴。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外侧边沿。按摩睛明穴。

孙思邈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俗语有云:“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灸和按压足三里的方法:坐或者躺,用拇指按揉足三里5分钟,每天2-3次;用艾条灸20-30分钟,每天1次。具有补益气血、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02

健脾养心茶

原料:党参5克,川芎5克,龙眼肉5克。

做法: 1.将上述材料清水洗净后放入杯中。2.用沸水反复冲泡。3.每天1剂,不拘时代茶饮。

功效: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川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的功效。

因此,本药膳具有健脾养心、活血益气的功效,糖尿病人慎服。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下一篇:儿童节祝福语10字(儿童节祝福语简短)
上一篇:巴特拉姆(巴特拉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