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汴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擂茶)

2022-08-08 22:38: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4

唐末虽然藩镇林立,枭雄辈出,但是从战力、勇武来说,无人能出李克用之右者,他是当世无愧的霸者,兵锋所向,少有不望而生畏者也。至于朱温,乃是与李克用齐名,甚至有过之而不及的枭雄之辈,他以阴险狡诈,多谋而狠辣出名。唐末直至五代初期,虽然割据政权不少,但真正为世人所瞩目的还是汴州朱温和河东李克用自上源驿雨夜后那针锋相对之势。

李克用是沙陀贵族出身,崛起于镇压庞勋起义的战争,他勇猛无畏,冲锋在前,而那个时候的朱温还只不过是邻里间的一个令人憎恨的小流氓而已。不过时势造英雄,不久的将来朱温即将加入黄巢起义的大军,并且凭借其军功而擢升为军中实力派,并为黄巢所倚重。

李唐的根本平衡制度随着黄巢起义转战南北,而导致了经济民生的进一步凋敝,各个藩镇也趁机壮大,野心勃勃者无不作壁上观,等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淮南高骈就在领教黄巢的战力后,出于自保,也出于野心和私怨,坐镇扬州城中,佣兵十数万,坐看黄巢渡江,随着黄巢大军西入长安,权宦田令孜胁唐僖宗逃离大明宫,从此刻起,李唐依赖的南司、北衙、藩镇三足鼎立的格局,算是全面的崩盘了,等待的是李唐灭亡的命运同样也是藩镇兼并壮大的肥沃土壤。

黄巢起义给了李克用和朱温晋升的平台,朱温自从背叛黄巢而投奔唐廷,就协同河中王重荣、监军杨复光、忠武镇杨岌、河东李克用最终攻克长安,初尝皇权没几年的黄巢无奈而不得不退出长安,而朱温与李克用也因为赫赫功勋而被封赏为宣武节度使和河东节度使,两者的统治地区分别是处于四战之地以河南汴州为中心的军事集团以及处边境之地以山西太原为大本营的河东军事集团。

多年的征伐,朱温总算是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地盘,可是自从黄巢退兵之后,一直都驰骋于河南道上,朱温是空有节度使头衔而无实质封地,不过好在乱世之中,不乏有忠君爱国,建功立业之辈,蔡州秦宗权虽然摄于威势而投降了黄巢军,可是小小的陈州却因为赵犨的勇气和战前准备阻挡了气势汹汹的黄巢大军三百余天,为李唐号召诸镇围歼黄巢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朱温在平定黄巢起义后势力大涨,开始显露其野心

黄巢仓促间退出长安,诸藩建立了大功,而尤以李克用功第一,名震天下,虽然朱温也获得了殊荣,可是与李克用比起来,他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普通得连自己地盘都还需要去亲自带兵收回的宣武节度使而已,根本难以想象以后会发展成为汴州军事集团并且与唐末第一强军李克用生死相对。

言归正传,在唐廷的号召下,忠武镇周岌、感化军节度使时溥、名不副实的宣武朱温皆率兵前来援助陈州,在双方胶着之际,朱温请求李克用出兵援助,克用率领番、汉兵五万来援,这成为了黄巢的致命一击,最终黄巢终败,而诸藩也额手相庆,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朱温了,因为在这场剿灭黄巢的战争中,他借力而收回了自己的地盘,还顺势结交了不少的藩镇节帅,也算是有并肩作战的同袍之谊了,其中后来帮助其剿灭秦宗权的朱瑄和朱瑾兄弟就是其人脉资源,再加上趁机吸纳了不少黄巢部下和大将,如王满渡、葛从周、张归霸、霍存等都是一时名将,他们渐渐的组成了后梁汴州军事集团的核心,因此朱温实力可谓是瞬间大涨。

正因为有了实力,才有了底气,这才有了后面趁李克用军疲敝驻守汴州封禅寺之机,朱温上源驿邀请李克用的鸿门宴,刚刚得到封地就敢于向恩人,向战友同室操戈,这是典型的以怨报德,而从朱温的考量来看,天下人的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克用会成为他以后争霸路上的拦路虎,趁你病要你命方是枭雄的正确打开方式,所以他果断出手,奈何天不遂人愿,一场大雨剿灭了朱温的谋划,既然如此那就手底下见真章吧。

朱温忙着对抗秦宗权,李克用西入关中搅起风云

自从上源驿事件后,朱温和李克用虽然不共戴天,可是他们之间并没有军事上的直接碰撞,因为那时候各自都忙于其它的事情,再者汴州与太原相隔挺远,李克用也就先将此仇给撂下了。

自从黄巢覆灭后,秦宗权接过了黄巢起义的旗帜,再次于河南之地肆掠为害,因为吸收了不少的黄巢旧部,所以秦宗权自称为帝,可见其实力不容小觑。秦宗权所过之处可谓是残垣断壁,鸡犬不留,各个州郡藩镇害怕宗权肆掠就直接关闭了其通往各处的关隘,也就是说秦宗权直接就在河南地方上转,这下可是苦了朱温了,没办法形势如此,只能硬着头皮干了。

处于四战之地,藩镇虎视眈眈不说,还有实力强劲的秦宗权为患,朱温随时有被吞并的可能,战事有胜有负,朱温逐渐落入下风,灵机一动,在剿灭黄巢之时所结缘的郓州、兖州节度使二朱兄弟不正可以借力吗?果然在二朱兄弟加入战场后,形势开始转好,最终黄巢压着秦宗权打,将其势力削弱到完全可以掌控的地步,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总算是站稳脚跟了,真不容易啊。

按道理说,李克用不应该放过这千载难逢落井下石的机会才是啊,原来李克用在这期间也直接卷入到了朝廷与地方藩镇的争斗之中,脱不开身啊。

王重荣因为不满权宦田令孜夺其藩地两地盐池的举措,所以造了个假圣旨,用朱温激将李克用,果不其然,朝廷方的援助力量李克用直接给忽悠到了王重荣的阵营,田令孜信心满满自以为拉拢了邠宁节度使朱枚和凤翔李昌符,再加上其新招募的数万神策军,表面气势非凡,可真当李克用和河中王重荣合兵之时,朝廷联军作鸟兽散,僖宗被逼再次逃亡。

由王重荣策划,李克用出手而造成的后果是,长安城炸开了天,藩镇倒戈一击依附李克用,企图追击僖宗,甚至于废黜皇帝,另立襄王为帝,这一军事上直接衍变的政治事件导致李唐权威的直接崩塌,李克用如果不是适时勒住脚步,发声支持僖宗,相信皇帝也只能永远的待在四川看看大熊猫了。

此次事件李克用和朝廷几乎都是受害者,在这场军事行动中唯独王重荣得到了好处,李克用成为背锅者,不仅徒劳无功,政治声誉上还遭受到了不可磨灭的污点。

这期间成为朱温汴州集团开始追赶李克用河东集团节点的开始。

昭宗继位,朱温暗中发力,朝廷对李克用进行征伐

昭宗算是一位有志中兴却无力回天的末代帝王。他登基之初,国家已经走到了尽头,他所有的举措几乎可以认为是最后的垂死挣扎吧。

此时的唐廷早已充斥着藩镇代言人,他们与强藩可谓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朝中的每一次重大决定几乎都有着强藩的身影在背后操弄。

这几年李克用仗着沙陀军的战力和手底下名将辈出,一次次的出兵河东四邻藩镇,他击破孟迁,夺取邢、洺、磁三州,又命安金俊在云中攻打赫连铎,幽州李匡威出于权衡帮扶赫连铎,最终大败安金俊,于是云中赫连铎、幽州李匡威再加上和李克用素来恩怨的朱温三人上表希望朝廷征伐李克用。

这是一个两难抉择,李克用军力强盛,打赢还好说,打输了朝廷将如何自处?为此展开了激烈讨论,而当时的宰相张浚可以看成是朱温的代言,他极力主张攻伐李克用,而昭宗也有自己的考量:李克用可是曾逼走僖宗的罪魁祸首,是他让得李唐中央权威颜面扫地,对他,昭宗可是早想动一动了,只不过此刻的朝廷已然危如累卵,继位之初的西川之战投入入力物力,至今还是一个未知之数,朝廷各方面已是捉襟见肘,当然此刻的李唐太需要一场胜利了,于公于私这都是一个契机,终于还是开打了,朝廷联军大败,李克用胜出。

虽说朱温损失了部分兵力,可是无关痛痒,李克用虽然胜利了,可是道义上站不住脚,接连大战,经济定然大损,兵员也急需补充,关键是朱温收获了不少的藩镇友谊,而李克用却是四处树敌,这一役朱温看似输了,其实是赢了,而李克用相反。

李克用用人一再失水准,没有识人之明

李罕之,一个骑墙派而已,曾经四易门庭,先是跟随黄巢,后来依附于河阳诸葛爽,中和四年,在李克用收兵西进,路过洛阳之际,倾心结交了李克用,这为他日后投奔李克用,而克用重用于他埋下了伏笔。

诸葛爽去世后,河阳内部爆发了重大的军事内讧,最终在李克用的援助下,张全义与李罕之取得最终胜利并结义。李罕之野心勃勃,想要趁机做大,因此对周边藩镇用兵,此人作战有勇有谋,可是治理和后勤上却是完全依赖于张全义,张全义管理有度,对其所求也是尽量满足,可是此人索要无度,还对其极为苛责,忍无可忍之下,张全义趁机发难,赶走了李罕之。

李罕之为此投降了李克用被封为泽州刺史,李克用派李存孝带兵帮其进攻河阳,可是张全义求援朱温,结果手下相争半斤八两,晋军也只能无奈撤回,而李罕之仍旧受到李克用青睐,可以说是待其不薄,须知,泽州乃是太原门户,由此可见李克用对其重视。

可惜这是一匹喂不熟的白眼狼,他性格内早就有着私利之火蠢蠢欲动。李罕之天天带兵抢掠怀州、孟州、晋州、绛州各地,数百里内,郡邑无官吏,乡间无居民。河内百姓,相互集结驻扎在山寨中。这就是李克用所重用的李罕之的德性。

李克用:"吾于罕之,岂惜一镇;吾有罕之,亦如董卓之有吕布,雄则雄矣,鹰鸟之性,饱则飏去,实惧翻覆毒余也。"从此话可以看出,李克用对李罕之的一种矛盾心理,既重视,又害怕他终究是不甘人下之辈。

公元898年,李克用手下潞州统帅去世,李罕之竟然一声不响就出兵占领了潞州,面对着李克用率军来伐,转瞬间李罕之就投奔了朱温,兵不血刃之下朱温就拿下了太原城的一大门户,顺势又夺取了泽州,彻底扫清了太原城前的所有路障,为氏叔琮两次兵围太原而创造了重要条件,而李克用差点就放弃太原而奔走大漠吃沙去了。

话说李克用临终前三箭之一就有幽州刘仁恭,此人之所以令其念念不忘,实在是因为刘仁恭倒打一耙,以怨报德。

刘仁恭原是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手下,后来因为河东之战中,李匡筹趁机夺取幽州,所以刘仁恭举兵反叛,败而依附李克用,克用待之甚厚,在后来攻克幽州后还任命其为幽州留后,就在李克用征伐华州,想要向其借兵,结果刘仁恭翻脸不认账,李克用大怒,因为小觑于他,结果大败亏输,使得其军事力量大受挫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元气大伤。

这是李克用第二次没有识人之明,两次的用人失当让得河东军事集团差点面临覆灭的危险,李克用难辞其咎。

本可徐徐图之经略河东,克用却四处出击,树敌于己

朱温虽然处于四战之地,可是从来都不会仗着兵士精良将军勇武而四处征伐,他总是拉一派或几派而打一镇,这才有了从收复汴州到消灭秦宗权到占据山东一带势力上的稳定增长。

李克用攻打云中赫连铎、出战镇州王镕、对战幽州李匡威,借道魏博镇却劫掠魏州由此结怨罗弘信,导致罗弘信坚定不移的投入到朱温阵营,这一系列的军事举措,导致河东处于四邻的愤恨之下。

按道理来说,李克用坐拥坚城太原,背靠太行山,地势上易守难攻,进可问鼎天下,退可称霸一方,再加上麾下十三太保等当世名将,且拥有纵横天下的沙陀军和番汉铁骑,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开局霸者,后期却被朱温吊打,说来实在唏嘘。

克用是统帅,是河东集团的核心与灵魂,他考量的不应仅仅是军事,更多的应是全方位综合的权衡,外交上的合纵连横、经济上的复苏举措、政治上的制度建立等等,战乱年代修养生息,恢复经济,壮大人口,这些才是他逐鹿中原的根本,可是克用却是一味的放大了军力的作用,而缩小其它因素的考量。

正如陶懋炳所说:(李克用)不事安辑,纵兵扰民,将吏多贪暴,以至富饶之区反而军食不继,时有以尸为粮的怪事。(李克用)凭恃沙陀铁骑,四面出击,往往假道于人,劳师远征,胜则不能收其土地财赋,败则损失巨大的兵员、物资,兼以军纪不整,将骄兵悍,每致败衄。

李克用的缺点正是朱温的优点,这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文有敬翔、张全义、李振、谢瞳、刘捍等,正是靠着他们的运筹帷幄,稳定后方,才有朱温军事上的放手一搏,决胜千里;武有康怀贞、王重师、李思安、氏叔琮、杨师厚、葛从周、庞师古、朱珍、李唐宾、丁会等大将,才会有朱温战场上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自从汴州收复之后,朱温的汴州军事集团开始发力,他的壮大在逐渐的显现,这么多年下来,朱温规划战略,目标明确,步伐慷锵有力;而反观李克用多次劳师远征,西入关中,搅起朝堂风云,虽然战无不胜,可是却从没有得到多少实质性的好处,而其战略规划更是无从谈起,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却非是一个雄主之姿,昔日秦末霸王与汉王之于唐末晋王与梁王。

朱温与李克用不过是一实一虚而已。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今日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

下一篇:痛经怎么办缓解疼痛(痛经怎么办缓解疼痛吃什么食物)
上一篇:剧本杀是什么的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