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比例(黄金分割比例公式初中)

2022-08-08 21:28: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06

点击左上角好机友摄影

1DXM2*5D4*EOS R*A7R3*A7M3*Z7*D850*D810*等47款相机摄影学习U盘与免费课程、资源等你学!

无论你是摄影老鸟,还是摄影菜鸟,一定不会对三线构图法感到陌生。这种按照三等分线划分图片重点,将被摄主体放到图中4个点(所谓最吸睛的点)的构图法则,一直被我们奉为最经典的拍摄准则。

就连大型演出时的报幕员都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侧,以站在舞台长度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最美观,声音传播的最好。可以说,黄金分割是由数学中产生,在艺术中升华继承的一种人类独特的审美经验。

黄金分割被运用到西方绘画当中时,一般是指将画面边线平均分成三等份,将相对的分割点相连,画面中的连线都是黄金分割线,线的交叉点就是黄金分割点。

画面主体一般放置在黄金分割点处,黄金分割的比例为1∶0.618 ,接近四六开。中国传统绘画也有类似黄金分割的论述,在中国的《画论》中叫做“三七停”。

即将画面横竖各分成10 份,取3∶7的点,基本上也是处于黄金分割线的位置,主体可以处于黄金分割线的任意一点上。中国画中常讲的“井”字构图就是例证。

这种绘画的构图方式从摄影术诞生以后也自然被借鉴到了摄影艺术中,在摄影中,这种构图方法通常称为“三分法则”或“井字构图法”。但是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准则”真的就值得一直遵守的吗?

Tavis Leaf Glover是一位美国夏威夷的摄影师,同时也是一名美术老师,他对三分法发起了挑战!“ 像许多摄影师一样,我被三分构图法洗了脑!”

Tavis Leaf Glover是一名摄影师,也是一名画家,他仔细的研究了三分构图法,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似乎我们对于三分构图法过于迷信了。

达芬奇、布格罗、德加和鲁本斯的画作

构图是艺术中重要的一环。当只使用三分法来构图时,就相当于把自己装进了牢笼之中,终日被那些及其平庸的艺术满怀恶意的侵蚀着。这话听着虽然不好听,但事实就是如此。

无脑的使用三分构图法只会让你的照片平淡无奇。规则是从人们过往的知识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规范,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选择把它融进你的艺术里。这是选择之一,就是这么简单。

但目前很多摄影师盲目迷信这种规则,在拍摄时不假思索的使用三分构图法,原因就是他们太过于崇拜,信任这种规则,也不乏一些摄影师已经懒于思考其他的构图方法。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人们对三分构图法都有哪些误区。

1、三分法构图使画面悦目

使得画面悦目的方法是将主体恰当地放在图片中的某个位置,让观者能清楚地“读”出你的照片、你的主体,不会因受到其他元素的过多干扰、或那些因缺乏层次引起的“创意十足”的混乱感而分散注意力。

首先需要明白格式塔心理学的某些原理,如 图形-背景关系(FGR)。清晰地从背景中分离出主体,能让人更明确地把注意力放在主体上。

布列松的这张照片是图形-背景关系(FGR)的出色例子

同样也可以使用连续性法则,通过将数个物体串联起来形成一条连贯的藤蔓线。

埃德加·德加的这幅作品显示了藤蔓线条

我们甚至能制造一个对比反差很强烈的区域来吸引观者的眼球,将他们的视线集中在主体上。

David Bellemere摄

2、专业摄影师都用它

另一个关于三分法的误区是“专业摄影师都使用它”。安妮·莱博维茨无疑是专业摄影师,下面让我们以她的一张照片为例,看看她是否使用的是三分线构图法。

安妮·莱博维茨 摄

壁炉的位置符合三分法则

不出意外,壁炉的位置符合三分线构图法,那看来她也。。。但是!再看看她是如何安排模特的位置的?

只有垂直线和平行线辅助时,我们能否看出她是如何做出了如此完美的构图?我接下来做了什么?我们能看到一些模特确实放在三分线上,但是又该如何安排她们的手臂、腿、裙子和目光呢?这就要说到 动态对称 了。

这是一个根号4矩形和它的基本构建(对角线、倒线、平行线和垂直线)

一个根号4矩形能够再分成四个根号4矩形

为了能精确地安排模特和构图,使用了动态对称,这主要是一种精巧的网格系统。

这是一个1.5矩形(与大多数相机屏幕相同大小)及其基本构建,而它又能恰巧被分为3个根号4矩形

完整的网格系统展示

简单来说,网格系统是一种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组织摄影构图的方法。我们可以使用对角线、垂直线和平行线来帮助我们在图像中创造出节奏感和整体感。无论是油画、摄影还是雕塑,动态对称网格都对其适用。

对于摄影初学者,可能很难接受这种复杂的网格系统,但如果不满足于目前的构图水平,学习这种高级的构图系统是很有必要的,越早学习,你就越早进入另一个水平。

古希腊雕塑《拉奥孔与儿子们》运用了动力对称

3、三分法更抓人眼球

这显然更远离真相。如果不考虑整体关系,把主体分别放在4个不同的交叉点上,对体现韵律感并没有什么帮助。

Tavis Leaf Glover 摄

如果对格式塔心里学的另一个定律——连续性定律有所了解的话,那会找到一些更能够引领观众视线、并创造出照片韵律和整体感的方法。其中最让人赏心悦目的就是藤蔓线。

把这样一个曲线元素融入到你的作品里,可以在画面中营造出漂亮动感的韵律感。大师级的摄影师和画家们广泛地在他们的作品中运用这一方法。

梵高的这幅画展现了美丽的藤蔓线

另一个用于创造韵律感的技巧是 巧合性律。这代表边缘线即便是被打破了,彼此之间也存在着连结的倾向,于是这能看似巧合地联结起各种元素,在上下或左右之间的空间中创造出韵律感。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阶段性的线段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将空白的线段补全,也可以理解为视觉惯性。当你的视线沿着一条引导线时,很自然的会继续向前延伸。

卡拉瓦乔的这幅作品说明了他是如何通过了解巧合性来隐藏他的线的

4、主体不能放在中心

首先,“主体不能放在中心”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摄影是自由的,没有“不能”这种说法。

格式塔心理学里有一个定律叫对称律,这主要是说,人们总是尝试在视觉刺激里寻找画面的平衡感。

所以如果我们运用三分法,把主体放在远离中心的位置,那么我们就需要另一个 “陪体” 来帮助我们平衡画面。

如果没有了这个陪体,那么这张照片就会有一个糟糕的平衡和构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画面失重了,需要对画面各个方向的重量感进行平衡。

“没有陪体!” Tavis Leaf Glover 摄

照片中存在着垂直方向的平衡 (我把这称做“呼吸空间”) 和水平方向的平衡 (我把这称做“凝视方向”),我们必须懂得怎样去控制这两种平衡,来得到完全平衡的构图。

布格罗的油画展现出水平中线从顶部到底部之间精确的平衡

德加的这幅画显示出垂直中线左右两侧精确的平衡

5、三分法是一张好照片的基础

我们已经说到了能构建出画面精确平衡的对称律,但我们并未提到,三分法是如何产生不必要的负空间的。

如果我们不考虑画面整体,只简单地把主体放在其中一个三分交汇点上,那么在照片另一侧就缺少了重要的陪体,而留下了大片转移观众注意力的负空间区域。

照片显示了三分法如何创造出了不需要的负空间

负空间可以作为留白,但如果不能精妙地运用,照片就会显得比较老套。

“利用留白来描绘隔离感和孤独感” Gregory Crewdson利用留白来阐述他的故事

6、三分法对于初学者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讲,三分法只把我引到了一个死胡同。我最初把三分法看作是一个革命性的理论,并且对入门的摄影师们鼓吹它的作用。

但随后我发现自己只是处在一个平台期。由于一直遵从于三分法,我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怎样合适地构图。

“学习设计的瓶颈”:学习三分构图法 →→→ 三分构图法的瓶颈 →→→ 学习设计技术→→→大师级别

如果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一开始不是以三分法而是以动态对称网格进行创作,他们将能在以后的创作中通过调整模特的姿势或变换笔触,充分体会到对角线对构建韵律所带来的好处。

布格罗的绘画展现出他是如何使用网格系统来让人体姿势形成一种韵律感

7、谁创造出了三分法则

文艺复兴或者希腊的艺术家们创造出了三分法则,三分法最初记载于Smith的一本书中(约1797年),但是他根本不是一个什么大师。。。

如果达芬奇听到有人说他用三分构图法的话,他会气的从坟墓里爬出来。他在他作品中投入的大量的训练、研究和实践,却有人仅仅简单地将其淡化为三分法?没门儿!

达芬奇和其他艺术大师都运用了动态对称、黄金分割和其他设计手法,例如花纹、场域、巧合、辐射线、图形-背景关系、椭圆元素和包围关系。

布格罗的画展现了不同的设计手法

8、人类的目光自然地落在交叉点上

按三分法放置的树和地平线

拍照要是都如此简单就好了,确实可以如此简单,但是那些图片只有被删除的命运。我们的目光真的是因为这棵树在交叉点上而被吸引过去的吗?难道不是因为它与蓝色的天空有很大的对比度?

当我们的主体是画面中对比最大的区域——无论它处在哪一个位置上,难道我们不都是首先注意到它吗?

Tavis Leaf Glover 摄。最大对比区域和陪体

9、后期用三分法

后期再用三分法来剪裁照片并不能拯救任何烂作品,这种事后补救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如此万能。

尽量不要裁剪照片,在前期拍摄时就做好构图能让珍贵的像素得以保留

学习了构图理论和应用了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技巧,你会知道什么才是对构图有用的,如何解决视觉上的问题,以及应该在前期拍摄时就做好构图。

别为了三分法而牺牲宝贵的像素。毕竟你花了大价钱去买几千万像素的相机不是为了拍摄几百万像素的图片。

10、黄金分割点制造了画面的张力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把主体放在三分交汇点上并不能制造出照片的张力。

Tavis Leaf Glover 摄。剪裁并不能制造出张力

如果再看看格式塔里的接近性定律,我们就能了解到视觉张力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例如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它们显然被彼此的接近所联结、统一成整体,但我们还要留意到,他们几乎要触碰到彼此却又差那么一点点,正是这一触即发的一瞬,促成制造了画面的张力感。

米开朗基罗 绘

看过这10点误区,并不是说三分构图法就完全没有道理可言,而是不要盲目地去相信它,如果我们希望把照片拍的更漂亮那就不要指望有一种简单而又万能的方法。

我们在每一次按下快门前都要仔细去思考如何构图,而不是无脑地使用三分构图法,要记住,你拍摄作品的优秀程度跟你所付出的努力是成正比的。

总结

其实不光是三分线构图法,向常说的对角线构图法、对称构图法、牵引线构图法、框式构图法等等构图法均不能看做是准则,而只能作为我们构图的参考。

构图最重要的还是创意。要创意就必须记住“艺有法,而无定法”,必须明白拍摄平静的湖泊不一定非要使用水平线构图法,拍摄高楼不一定非要仰拍,只有将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都抛诸脑后,才能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构图。

这并不是指无须学习基础的摄影构图理论了,而是指在融会贯通所学理论之后,才可以达到的那种境界,只有这种构图创新才不会脱离基本的美学轨道。正所谓,先有法,后无法,只有掌握了一定法则的高手才能够通过变通做到无法。

5950分钟全中文原创视频,助您快速掌握后期技术!

内容覆盖6大后期软件讲解,其中包括Photoshop CC 2018、Lightroom Classic、Camera Raw 10.3等最新后期软件讲解。此外,讲解了调整照片曝光、色彩、二次裁剪构图、更换天空水面、人像修饰、锐化、去噪点、HDR、全景合成、多重曝光、高对比黑白、散焦、移轴、梦幻合成、星空、银河、RAW照片处理、抠图等不同技法的数百种后期技术。所有案例合计300多个,U盘的内容之丰富、效果之广泛,在同类产品中无出其右!您可直接点击下图查看摄影后期学习U盘或在淘宝中搜索 “好机友摄影 ”,然后单击“店铺”。

5380分钟全中文原创视频,助您快速掌握摄影前后期!U盘内容覆盖摄影审美、相机操作、曝光理论、构图用户、题材拍法、手机摄影等必学理论知识。此外,还讲解了Photoshop 2019、Photoshop 2018、Lightroom 2018、Camera Raw 10.3等必学后期软件!可单击下方表格相应机型详细了解相关内容,也可在淘宝中搜索 好机友摄影 ,然后单击“店铺”。

佳能及其它相机摄影学习U盘尼康相机摄影学习U盘索尼相机摄影学习U盘
下一篇:不动产证和房产证的区别(什么叫不动产证和房产证的区别)
上一篇:情况说明怎么写(情况说明怎么写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