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小孩打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应该给小孩子打吗?)

2022-08-08 02:23:2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7

2月10日,一篇名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2.6万字长文在社交媒体上热传。作者讲述了岳父从流感恶化为肺炎,住进ICU,经历插管、人工肺后,最终去世的故事。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和近距离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以飞沫和空气传播为主。每年季节性流感导致全球5%~15%人群感染,幼托儿童在流感季节的流感发病率可高达30%~50%。

我国每年冬季都会经历流感的暴发流行,近期各大医院儿科门诊发热呼吸道感染儿童增多,不仅给儿科医务工作者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对患病儿童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学龄儿童因病缺课,家长因照顾病孩误工。

流感的元凶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进行传播,起病初期传染性最强,患者说话、咳嗽、打喷嚏的时候会把病毒释放到空气中,周围的人不经意间吸入含有病毒的细小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另外,接触也是传播途径之一。比如流感患者用遮挡过咳嗽、喷嚏的手摸了门把手,健康人通过门把手接触到了病毒,又摸了自己的鼻子、眼睛,也有被感染的可能,尤其在幼儿园、学校等聚居场所,孩子们不经意间就有可能染上流感。

流感疫苗有必要打吗?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3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1次;乙型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一般成散发流行,病情较轻。其实流感本身并不可怕,但却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一种是继发细菌感染,如咽喉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尤其是肺炎;另外就是加重原有的慢性病,包括心脏病、肺炎、肾脏疾病和糖尿病等,导致相应器官功能的衰竭。对于生病中的成人、老人或小孩,流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起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

一般来说,流感疫苗是有必要的。因为人身体本身不会产生流感病毒抗体,即使病后产生了该抗体,但病毒一直变异也会让人防不胜防。所以,接种疫苗是最佳选择。这样人体会对流感病毒产生抗体,从而减低患流感的机率。

如果没有选择接种流感疫苗,一不注意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时,身体会受到很大影响,工作生活也会有影响。后果严重。另外,接种一次流感疫苗的有效抗体时长为一年,不需经常接种。

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有多大?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1-15岁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为77%-91%;65岁以下成人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87%流感相关的住院;60岁以上老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保护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的效力为58%;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27%-70%流感和肺炎相关的住院。

什么人最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包括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和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

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

1.6-59月龄婴幼儿;

2.60岁以上人群;

3.患有慢性肺病(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病或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的成人和儿童;

4.有免疫抑制状况的成人和儿童,包括因服用药物或HIV感染而导致的免疫抑制;

5.长期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如认知障碍、脊髓损伤、癫痫,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等),以致危及其呼吸功能、或不能正常处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因患此病而增加异物吸入肺内的风险,或不能自我照顾的人;

6.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6月-18岁);

7.长期居住在敬老院、疗养院和其他慢性疾病护理机构的人员;

8.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

为什么建议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

在我国,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肝病、肾病或肿瘤等疾病,流感容易诱发和加重他们的慢性病症状,并易导致肺炎、心肌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为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为什么建议儿童接种流感疫苗?

儿童年纪小,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容易感染流感。儿童患上流感,容易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中耳炎、脑膜炎等,而且比较隐蔽,尤其是在婴幼儿中不易察觉,治疗不及时可能留下后遗症。

据相关数据统计,流感流行期间,学龄前儿童发病率可超过40%,流感高危儿童因急性呼吸道疾病住院的可能性是同年龄组儿童4-21倍,流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流感季节来临之前,建议家长给孩子注射疫苗,特别是集体生活的幼儿园和学龄儿童(有禁忌症者除外)。流感疫苗能使人体内的抗体平均增加4倍以上,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为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一般来说,6个月以上的宝宝都可接种流感疫苗了。其中,6个月-35月龄的宝宝可接种儿童剂型的疫苗。要分两次完成,第一次注射1针,间隔1月后再注射第2针,每次注射0.25ml。3岁以上的儿童可直接接种成人剂型的疫苗,一次注射0.5ml。

哪类人群不应接种流感疫苗?

1.6个月以下的婴儿;

2.对流感疫苗或其成分严重过敏者;

3.慢性病急性发作期;

4.急性传染病患者;

5.精神病、严重癫痫和精神分裂症者;

6.妊娠前3个月的孕妇。

如果有下列问题,在接种疫苗前可先咨询医生!

1.对鸡蛋或疫苗中任意成分过敏者;

2.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

3.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时。

接种流感疫苗安全吗?有没有副作用?

对于没有接种禁忌症的人群来说,使用流感疫苗非常安全。国内外在近30年的使用中,尚没有严重副反应的报道,接种出现局部反应的发生率也很低。

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烧,而且注射部位可能会有轻微红肿、疼痛、红斑、硬结等,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现象而且发生率很低,不须太在意。这些反应通常在1-2天内消失,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个别人可能有瘙痒、荨麻疹、非特异性皮疹等普通皮肤反应;极个别接种对象出现神经痛、感觉异常、惊厥、一过性血小板减少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脉管炎、神经系统疾病等不良反应;出现这些反应时,应及时向接种单位报告,到医疗单位就诊,必要时进行治疗。

流感疫苗,哪家强?

其实不同供应商的疫苗,在效果和安全性上没有实质性区别。流感疫苗的配方是世界卫生组织组织专家遴选出来的,病毒株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各疫苗厂家的流感疫苗按相同的配方生产,执行的质量标准也都一致,因此差别不大,就近的防疫站有什么就接种什么。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频率极高,因此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均为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可用于≥6月龄人群接种,包括0.25ml和0.5ml两种剂型。0.25ml剂型适用于6~35月龄婴幼儿;0.5ml剂型适用于≥36月龄的人群。

(1)接种剂次: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6月龄至8岁儿童,首次接种需2剂次(间隔≥4周);以前接种过≥1剂次流感疫苗的儿童,则建议接种1剂。>8岁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

(2)接种时机: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个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建议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整个流行季节均可以为未接种的对象提供免疫服务。

(3)接种部位: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应肌肉或深度皮下注射。成人和大年龄儿童首选上臂三角肌接种疫苗,婴幼儿和小龄儿童的接种部位以大腿前外侧为最佳。因为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在肌肉注射时可能发生出血危险,应采用皮下注射。

接种流感疫苗之后,会再得流感吗?

虽然有了成熟的流感疫苗,但麻烦在于:流感病毒会变异。用“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来形容病毒的变异可能有点夸张,但为了对付这种变异,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推出新版本。流感疫苗就像现在的手机APP一样,后者为了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必须不断地迭代升级。

人们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才能防御最新的流感病毒。这种人类与流感病毒的攻防战,有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多数情况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也就是说,有时流感疫苗的更新换代没能赶上病毒的变异,导致预防效果欠佳;但多数情况下,流感疫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有效预防流感。

研究报告证明,70-95%的流感接种者得到保护而不会再患流感。假如在流感流行季节中,病毒株改变了,疫苗可能不能提供有效保护,但是这种状况较少发生。接种流感疫苗之后约在2周左右才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所以在注射疫苗后就感染了流感病毒,此时体内尚未产生足够的抗体,仍有可能患流感;若流感类型与疫苗方案不匹配,仍可能患流感。

此外,流感不等于感冒,接种了疫苗仍然可能患普通感冒。

接种流感疫苗前要注意哪些事情?

1.接种前应该做好下面的准备工作:

2.了解流感疫苗的禁忌症;

3.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自己不很清楚是否属于禁用、慎用流感疫苗的人群,就要到接种门诊向医生进行咨询,让门诊医生帮您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4.好好休息,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生理状态;

5.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了解接种门诊的分布地点,以便就近接种。

6.避免空腹接种;

7.接种完毕需观察20分钟。

要不要囤奥司他韦?吃了就能药到病除?

有个妈妈说大家都在抢奥司他韦,要不要也囤一点?又怕对宝宝大脑发育有影响,一直纠结着。在2016年版《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推荐使用奥司他韦来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

口服奥司他韦确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抗病毒药物,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奥司他韦用于1岁以上儿童流感治疗和预防。不过它的治疗或预防流感(包括疑似流感),需要在症状出现或和流感患者接触后的48小时内服用,才可以缩短病程或起预防作用。如果已经超过48小时,一般作用也不大。

《共识》里也提到抗病毒药物是接种疫苗预防流感的有效辅助措施,但不能代替疫苗。为了减少抗病毒药物耐药病毒株的出现,不推荐大范围或常规应用这些药物预防流感。

所以,一来没必要去抢去囤,二来它是处方药,一般不建议大家自行购买自行服用,确实需要也要遵医嘱,因为它还是有一定概率的副作用的,比如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或过敏、肝功能检查异常等。

家里有人得流感了,其他人怎么办?

二孩家庭如果发现单个宝宝出现发热或不适迹象,最好马上把2个宝宝隔离开,比如一个在自己家一个去爷爷奶奶家,或者有一个固定的人照顾生病的宝宝,总之要避免两个孩子在一起发生交叉感染。等宝宝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就可以接触了。

如果是哺乳的妈妈得流感了,最好不要和宝宝直接接触,挤出母乳装在奶瓶里让家人帮忙喂,实在没人帮忙的话,每次抱宝宝之前都要洗手、戴口罩,不要冲着宝宝的脸打喷嚏或咳嗽,也不要和宝宝共用物品。等到流感症状消失5天后,再恢复与宝宝的亲密接触。

如何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洗衣服等;

2.注意室内卫生,用84消毒液擦地、擦家具、擦一切能擦的东西;

3.定期清理一切死角,如空调、吹风机、吸尘器、电话、键盘、遥控器等;

4.少去人员密集地区,必须去的情况戴口罩;

5.多运动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6.可能的话,把慢性病治好;

7.已患病的同志,请在家休息,如果必须要去工作,请戴好口罩,不要传播给无辜的人。

本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三甲医院网删除。

本文编自网络,不代表三甲医院网观点,其中若有文字或图片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三甲医院网删除。

想要了解更多的看病攻略,欢迎关注“就医搜”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会有实用的文章推送给您!

下一篇:也只是怕错过 什么歌(周杰伦怕错过是哪首歌?)
上一篇:中国历届奥运会奖牌(各届奥运会中国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