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的功效与作用(锁阳有什么作用?)

2022-08-07 15:18:1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2

每一味中药背后,都有一个传奇故事,跟药学博士通过本草故事学习本草功效。

让我们先从成吉思汗与锁阳的传说故事看看锁阳有什么功效,然后再从古今中医古籍看看锁阳的功效认知。



历史故事:一梦锁阳,大汗起死回生

这个故事,来源于《蒙古秘史》。

书中记载,公元1205年,时年43岁的成吉思汗首次出征进攻西夏,大军途径河西走廊,遭遇敌军袭击,大汗跌落马下,伤及下体;又外感风寒。新伤未治,再逢旧伤复发,连日来高烧不退。导致蒙军西进计划不得不延迟。

这夜,来自锁阳的一位老郎中,听说了大汗的病,说他的家乡锁阳城附近有一种药材名为九头锁阳,还叫做“不老药”,而且声称只有这种叫“不老药”的奇药方能治愈大汗的病。

得此消息,大汗大喜,忙想起身叫住老郎中,不想睁开眼睛,却是一场梦。

但大病之中无药可医的大汗,并不死心,还是派遣随营士兵前往锁阳城附近按梦中所言遍地查找老郎中称之为“不老药”的锁阳药材。

前后经过21天,终于在三九的第三天采得九头锁阳一根。

果然,成吉思汗在服用锁阳三天后,诸病皆无,贵体痊愈。

这因为此,从大军中传到民间,人们都认为如果能得到三九三的九头锁阳,便能治疗百病、逢凶化吉、镇宅辟邪、婚嫁、寿诞、节庆时更为盛行,成为人们馈赠佳品。

再后来,大汗以为锁阳功劳,便将锁阳列入蒙药序列,而且大汗也经常服用,体力越发充沛,男性功能也得到加强,还在46岁时生下了大汗的第六个儿子——阔列坚。

那么,锁阳作为中药,在中医里究竟有什么功效呢?


古今中医对中药锁阳的功效考证

锁阳,是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

一般认为锁阳属于补阳药,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但是对于上述的传统功效,有实验表明对所养的补阳、益精作用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者的实验发现连续9天灌饲锁阳水煎液导致小鼠血浆睾酮浓度显著降低,睾丸显著萎缩,提示可以用用锁阳复制以雄性生殖功能抑制为主要特征的肾阳虚模型。也就是说,服用锁阳水煎液得到了肾阳虚的小鼠动物模型。

从而有中医研究者梳理古今中医古籍认为锁阳药并非传统认知的补阳药而是补阴药——

锁阳之药,中医古籍记载首见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中医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所著的《本草衍义补遗》一书中,说锁阳:“味甘可啖,煮粥弥佳。补阴气,治虚而大便燥结者用,虚而大便不燥结者勿用,亦可代苁蓉用也。”

从朱丹溪对锁阳的解读,不难看出,当时人们认为锁阳就是补阴药,而不是补阳药。

明代医家陈嘉谟所著的《本草蒙筌》中在苁蓉明目下有锁阳一项,并认为锁阳的功效“补阴血虚羸。兴阳固精,强阴固髓。”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将锁阳的功能主治之记载又加上了“润燥养筋,治倭弱。”

李中梓所著的《药性解》中记载锁阳的功效:“补阴虚,固髓,润大便燥结。”

到了清代,中医学家汪昂所著的《本草备要》中记载锁阳能“补阴益精兴阳,润燥养筋。强筋故能兴阳。治倭弱,滑大便。”

清朝医家黄元御所著的《玉楸药解》,记录了《本草纲目》医书中没有记载的中药282味,其中认为锁阳“补血滋阴,滑肠润燥。锁阳滋肝养血,润大肠枯燥,荣筋起倭,最助阳事,性与肉苁蓉同。”

清朝的严西亭等合著的《得配本草》认为锁阳可:“益精兴阳,润肠壮筋。佐虎骨胶,治倭弱。”

要说对所养的功效,记载最为详尽的应该说清代医家黄宫绣所著的《本草求真》了:“补阴润燥,功同肉苁蓉。锁阳专入肾,兼入大肠。本与苁蓉同为一类,甘咸性温,润燥养筋。反阴气虚损,精气衰败,大便燥结,治可用此以啖,并代肉苁蓉煮粥弥佳。则知其性虽温,其体乃润,未可云命门火衰必用之药也。故书有载大便不燥结者勿用。益知性属阴类,即有云可补阳,亦不过云其补阴而阳自兴之意,岂真性等附桂,而为燥热之药哉。”

所以,对于锁阳的功效,从上述元、明、清三个朝代诸多中医学家论述的功效,可知,锁阳甘咸性温,可补阴以益精兴阳,润燥润肠壮筋,可替代肉苁蓉而用,且大便不燥结者勿用

所以,锁阳并非补阳药,其通过补阴而益精兴阳,润肠壮筋,适用于大便燥结者。

关注我,用严谨态度,科普健康;用爱心,传递快乐。

下一篇:牙龈癌的早期三大症状(牙龈癌的早期三大症状是什么?)
上一篇:妈咪爱的功效与作用(妈咪爱的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