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的症状表现(肠息肉有哪些明显特征?生活中如何预防肠息肉?)

2022-08-07 11:43:1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09

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为间断性便血、大便异常、腹痛、息肉脱垂。



便血: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可伴粘液便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亦有引致肠套叠者。

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特别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更要引起警惕。

大便形状异常: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着有血痕。

大肠息肉多数起病隐匿,临床上可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只有很少一部份肠息肉的病人出现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泄等异常,还有极少一部分人大便时,直肠部位的息肉可能会发生脱垂情况。


早诊断、早治疗

因为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即使发生便血情况,还有很多人误以为是痔疮,延误了就医。

所以,想要早期发现肠息肉,只能靠定期的体检,定期的做肠镜。数据显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只有 12%,但如果能够早点筛查,早期发现肠息肉或是癌前病变,将有效预防结直肠癌。

成年人应该从40岁以后开始接受肠镜检查,如果第一次肠镜没有发现问题,建议5至10年后再次复查肠镜,因为息肉恶变的时间需要5-10年。


这些高危人群请注意!

年龄是肠道息肉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息肉的发生率会逐渐升高,40~50 岁以后显著上升。

因此,一般建议超过40岁的人,都应该进行肠镜检查。

此外,这些高危人群,更应该定期检查,例如:

1、大肠癌高发区人群;

2、家族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人群;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

4、有排便习惯改变、长期便秘、腹泻,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人群;

5、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随访复查。

下一篇: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牛筋草能治什么病?)
上一篇:嘴里发苦的原因(为什么嘴里会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