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022-08-03 16:33:2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1

九思堂笔记,品读经典,提升素养,回答问题,仅供参考。

怎样理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结合整首词,以及作者的艺术风格,作解答和品读。

春景清寒,伤春幽幽,剪不断的愁绪、说不清的伤怀——这是您问题的答案,也是全篇主旨

解读一二句诗词的含义,必须结合全篇,否则会出现理解不透彻或断章取义的情况。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宋代文学家秦观之手,整首词如下:

《浣溪沙•漠漠清寒上小楼》

宋 秦观

漠漠清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上半阙:春季的的寒凉侵入小楼,早晨阴沉不晴似深秋;画屏烟雾清淡、流水清静,也带着一丝凉意和清幽。

初春的清晨,孤身独处的女子,体感春寒、看看冰冷的画屏,冷清的环境让她心中孤独、闲愁顿生。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漠漠”意为冷漠、“无赖”意为挥之不去,加深了女子觉冷春如深秋萧瑟的感受,无聊、寂寞、清冷。

下半阙:女子看向窗外,感到飘飞的柳絮如梦幻,漫落的细雨如愁思;转眼望,帷帘也孤零闲挂在银钩上。

往事历历在目,思念不断闪现,飘渺、不断,无边无尽。再看一眼孤钩、闲帘,更觉心中孤苦、凄凉。

全篇,寂、凉、孤、寒的画面和格调,漠、阴、清、闲等词语,衬托、表现女主人公的孤寂、凄清和幽长、剪不断、难排解的忧愁。

这两句词,恰恰反映秦观的诗词风格——清丽、婉约、幽远、深彻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秦少游,少年聪慧,饱读诗书,虽早年丧父,但志向不改。

他崇拜苏轼,29岁去徐州专程拜谒,曾写到:“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可见苏轼在他心中的地位是极高的,真个苏轼的铁杆粉丝。

他与苏轼同游江苏各地时,得到了苏轼的教诲、传授和勉励。

同时,秦观也学柳永,而苏轼也继承和发扬了柳永的诗词艺术。三个人同属婉约一脉,但秦观的词作没有柳永、苏轼凄厉、放任、豪狂,而是低婉、柔美,形成了自己用词精致、结构舒朗、意象紧密、意境悠远,淡雅、清丽、含蓄、幽远的艺术风格。

如: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郴州旅舍》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

秦观的诗词,没有大声的呐喊,也没有痛苦的哀嚎,有的是含蓄、幽怨、隐忍,思深且长,意远且重。

这可能与他的经历有关。仕途有些坎坷,青年时期屡试不中,找不到方向,直到36岁才中进士,又多次受到排挤、打压、贬罚,一生抑郁不得志。

他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诗词文赋书法才能突出,是婉约派的词宗,宋代文学史上的大家。

@九思堂笔记 感谢关注和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投诉必删。)

相关关键词: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下一篇:神舟十三号何时返回地面
上一篇:鲁迅生平简介,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