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具体指谁

2022-08-03 10:03:0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113

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名篇《乌衣巷》,全诗为: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是东晋时期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居住地,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而得名。所以这里的王谢实际上指的是东晋时期的世家大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如果一定要具体的话那就只能是这两家的代表人物—王导和谢安

(乌衣巷)

他们一个是东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以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另一个则是在淝水之战中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做到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成为了东晋的救时宰相!可以这样说,王导给了东晋王朝生命,而谢安则对东晋王朝完成了续命!

王与马、共天下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北方的汉人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渡,一次改变历史的大迁徙也就此开始了。在这支庞大的迁徙队伍中,既有皇室贵族,也有世家大族,更多的是平头百姓。在这支迁徙的队伍中,有两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是琅琊王司马睿,另一个是北方世家大族的领袖王导!他们共同建立的政权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政治模式—东晋门阀政治。

(晋元帝司马睿画像)

司马睿,祖父琅琊王司马伷是司马懿的庶子,司马懿的曾孙。更有传言司马睿不是他父亲司马觐之子,而是其母和王府小吏牛金所生的儿子。总之无论如何,按照史实还是传言,司马睿都不可能与西晋帝位有任何关系。

王导,字茂弘,小字赤龙、阿龙,出自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王导早年曾受东海王司马越征辟,出任参军。后来司马睿被司马越封为安东将军兼徐州诸军事,镇守下邳,于是他就请王导担任司马。因为他俩其实很早就认识,因此互相都很信任,军事谋划,司马睿一切都听从王导的安排。

公元307年,司马睿听从王导的建议,出镇建业(今江苏南京)。但是因为从西晋灭吴以后,南方士族被排斥,因此南方士族是对西晋持抵触情绪的,所以初到建业的司马睿根本不受南方世族的待见,司马睿到建业一个月了都没有一个人前来拜见。王导于是充当起了调和南北矛盾的和事佬,他亲自去拜访当地最有名望的顾荣、贺循,这才为司马睿打开了局面。此后吴地之人望风顺附,百姓归心,司马睿在南方的地位也就稳固了起来。

(王导影视形象)

但是不断南迁的世家大族越来越多,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生计问题,而生计问题就是土地问题,这必然又会造成南方世族的不满。王导为此主持推行了侨州郡县制度,政府专门为这些北方流民设置了与旧籍同名的州郡,另立户籍,并在赋税上给予优惠,如北方有琅琊郡,南方则对应有南琅琊郡,以示区别。侨州郡县制度既安置了北方流民,又缓和了南北世族的矛盾。

经过司马睿和王导的精诚合作,司马睿因此逐渐赢得了南北世族的共同拥戴。公元317年,司马睿在晋朝宗室和南北世族的共同拥戴下,即位为晋王,年号建武。公元318年,司马睿正式登基称帝,史称晋元帝。司马睿深知自己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多是王导的功劳,因此当他在受百官朝贺时,司马睿出人意料的再三请求王导同坐御床接受朝贺,但被王导再三辞让。

(王与马、共天下)

当时除了王导在朝主政之外,王导的从兄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后来又出镇荆州,控制建康,朝中官员75%以上是琅琊王氏或者与王氏相关的人。当时琅琊王氏与东晋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因此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特殊政治格局。虽然此后有王敦之乱,但是王导以他的智慧始终维持着琅琊王氏在东晋的政治地位并经久不衰。

公元339年,历仕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的王导病逝,享年六十四岁。晋成帝于朝举哀三日,遣大鸿舻寺持节监护丧事,仪式赠物的礼仪,比照汉代的霍光及安平献王司马孚子例,这是东晋臣子之最。

终东晋一朝,王氏家族曾先后出过8个皇后,与皇室公主联姻的有20多人,一度有“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的说法。不仅于政治上,在文化上王氏一族也是颇负盛名,比如说著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而和王羲之一起参与兰亭集会的人中就有一位后来数次拯救东晋于危难之间的大人物,他就是江左风流宰相谢安!

最完美的人—谢安

谢安,字安石,出自陈郡谢氏。谢安四岁时,名士桓彝就称赞他“此儿风神秀彻,后世不减王东海”,王东海就是王承,他是东晋初年的第一名士。童年时期的谢安就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而且善于行书,所以说谢安从小就是个天资聪颖的美少年。

虽然谢安门第高贵且才能出众,但是他却无心政事,他屡辞辟命,拒绝出仕。后来,谢安干脆隐居到会稽郡的东山,终日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游山玩水、弋钓为乐。

(谢安画像)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其弟谢万因为在北伐前燕时因能抚慰将士,又误判敌情导致失败,此事之后谢万就被免为庶人。这件事情使谢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因此谢安不得不决定出山,拯救家族,结果没想到的是他不仅拯救了谢家,还拯救了摇摇欲坠的东晋王朝,这就是谢安东山再起的故事!

公元360年,谢安应征西大将军桓温之邀出任大将军司马,由此正式出山。但是此后随着桓温篡权的野心越来越明显,谢安逐渐走到了桓温的对立面,肩负起了守护东晋江山的重任。公元373年,病重的桓温加紧了篡位的步伐,他暗示朝廷对他加九锡,让袁宏起草奏表。但是谢安看到后就说这份奏表不合格,于是自己动手修改,一连修改了十多天,直到桓温一命呜呼仍旧没有改好。谢安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拖死了桓温,挫败了他谋朝篡位的企图。

(桓温)

桓温死后,谢安就和尚书令王彪之一起执掌朝政,成为了真正的宰相。谢安主政期间,实行了着眼于长远、以和谐安定为重的执政方针,缓和了东晋内部的矛盾、稳定了动荡的政局。他外举不避仇,任用桓温之弟桓冲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和徐州刺史,镇守京口,后又转任都督七洲诸军事,兼任荆州刺史;内举不避亲,他极力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镇守广陵,谢玄在这里还训练出了日后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的北府兵!谢安广行德政,不计小过,而且其本人处事冷静,即使是面对危机也是镇定自若,以致人皆比之王导,谓文雅过之。

淝水之战中,谢安极高的心理素质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为了东晋的定海神针。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领着百万大军南下,意欲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建康城里听闻之后是一片震恐,唯有谢安是一贯的镇定自若。当此危难之际,朝廷授以谢安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谢安于是派谢石、谢玄、谢琰等率兵八万前去抵御。

(淝水之战)

虽然说北府军是谢玄一手训练出来的,但是毕竟只有8万,面对前秦的百万大军,谢玄的心里也是没有底。于是在出发去前线之前,谢玄就特意去谢安家中道别,最重要的是请示一下这个仗究竟怎么打。谢安还是一贯的镇定自若、神情淡定,只回答了简单几个字:“朝廷已另有安排。”然后就再也不说什么了。谢玄不敢再问,于是又请好友张玄再去问。结果谢安却下令去山间别墅,召集亲朋好友,以别墅为赌注和谢玄下围棋。谢安平时棋艺不如谢玄,但是今天谢玄心里慌张,反而败给了谢安。谢安回头对外甥羊昙说:“别墅给你啦。”说罢便登上游玩,到晚上才回来,把谢石、谢玄等将领召集起来,面授机宜。这就是谢安围棋赌墅的故事。

383年12月,东晋和前秦于淝水展开决战,结果谢玄、谢琰率领的东晋军队击败了苻坚和苻融统领的前秦军队,并且阵斩苻融,淝水之战最终以东晋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当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人下棋。他在看完捷报后,便放在一边继续下棋。客人倒是有点好奇了,于是问他是什么事,谢安淡淡的说:“小儿辈遂已破贼。”直到下完了棋,客人走了之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路跑着进了内室,却没想到把木屐底上的屐齿磕在了门槛上折断了。原来谢安一直都在强装镇定,以稳定军心,《晋书》评价他为“矫情镇物如此”。李白也对谢安在淝水之战中的的镇定赞叹不已,称赞道: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东山报捷图)

淝水之战的胜利,使得谢安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谢氏家族也因为在淝水之战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名望大增,他因功进位太保,都督扬、江、徐、兖等15州军事,掌握全国军政大权。但是熟悉的剧情再次上演,功高盖主的谢安遭到孝武帝司马曜的猜忌,但这其实只是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风流宰相”谢安从来都没有对王位产生过想法,反而是隐居东山的志趣始终长存于心。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公元385年,谢安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于是主动交出权力,辞职下野。他本想回到东山隐居,却无奈病重,与当年八月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孝武帝闻讯后,在朝堂里哭悼三天,并追赠太傅,谥号“文靖”。

纵观谢安的一生,既能处江湖之远,又能居庙堂之高,而且在掌握权力后能不被权力所腐蚀而随之自如的放弃权力,这是何等的胸怀与智慧。在个人方面,谢安一生只钟情于自己的妻子刘氏,这在三妻四妾的古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江左风流宰相谢安,无愧于最完美的人。

和王家一样,谢家的后人也在文学与艺术上是人才辈出,比如“咏絮之才”才女谢道韫、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谢灵运、“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谢脁。

(才女谢道韫)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淝水之战的胜利一方面拯救了岌岌可危的东晋王朝,另一面却使北方再次陷入了混战之中,无暇顾及偏安一隅的东晋。外患一解除,内忧随之而生,昔日的平衡牵制难以维系,门阀政治赖以生存的土壤也因此不复存在,随着寒族的不断冲击,门阀政治也走到了尽头。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世家大族开创和维系的门阀政治在北方大乱时保证了东晋的百年偏安,为北方难民和南方人民赢得了稳定的生存空间。皇权与贵族共治天下,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也是先秦贵族政治的回光返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皇权专制,实现了权力制衡。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特殊背景下的门阀政治终究会烟消云散,从而回归到传统皇权专制的常态,而那王谢堂前的燕子也终将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关关键词:旧时王谢堂前燕
下一篇:中国一点等于巴基斯坦几点
上一篇:什么人叫居士?居士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