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陈醋当成墨(“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错把陈墨当成醋,喝进半生苦,醋酸很无奈”,你说呢)

2022-08-01 01:33:0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4

好,我来说说:

⏹《自嘲》———网络诗人梦在江南外

错把陈醋当成墨,写上半生纸上酸,错把墨汁当成醋,喝进半生心里苦,醋酸很无奈,墨苦口难开。

➡️作者写诗八年,诗词中怀才不遇之情溢之,作者曾言梦想是振兴中国诗词,可写诗三千余首,依旧得不到大众的认可,所以自己用一个酸字否定了现状,甚至也用陈醋一比喻否定了初衷,在自嘲的同时,也听出了一丝绝望。

➡️试想:姜子牙80岁辅佐武王定天下; 佘太君百岁挂帅出征 ;国画大师齐白石60岁成名;吴承恩62岁重作西游;屈原50岁作离骚;齐白石56岁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粱灏82岁中状元的事迹被写入“三字经”,激励了无数后人。

➡️作者26岁能写出如佳作己经很优秀了,但这首诗表达的未必有些过于悲观、消极、太急于求成了,缺乏一定的耐心、韧劲。不过这也是一个人成长中的一种阵痛。阵痛过后重重整旗鼓,必有大成。

➡️写到这里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嘲》的鲁迅和“误把墨水当糖水"的陈道望。

下面让我们领略一下不一样的味道。

1⃣腥辣味:

《自嘲》———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交了不好的运气我又能怎么办呢?想摆脱却被碰得头破血流。

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

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场永不改变,不管外面的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是作者鲁迅从自己深受迫害,四处碰壁中迸发出的愤懑之情,有力地揭露和抨击了当时国民党的血腥统治,形象地展现了作者的硬骨头性格和勇敢坚毅的战斗精神。

2⃣香甜味:

《误把墨水当糖水》———陈道望

➡️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写这本书(翻译《共产党宣言》——编者注)。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陈望道是中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浙江省义乌市人,1891年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大学等高校教授。他翻译了中国第一版《共产党宣言》,担任过《辞海》总主编。

➡️1920年4月底,陈望道历时两个月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5月,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稿带至上海,交由陈独秀和李汉俊校阅,并于8月在上海印刷出版。随后平民书社、上海书店、国光书店等相继出版,到1926年5月已刊印17版。

话已至此,道理自明!



相关关键词:错把陈醋当成墨
下一篇:不患人之不己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您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文化意义)
上一篇:四级口语有必要考吗(4级考试口语有必要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