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句的作用(过渡句作用)

2022-07-31 12:03:1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4

过渡句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过渡句在文章中,存在于两个内容的接驳处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句的位置有“3+1”个:一个自然段的结尾,一个自然段的开头,两个自然段之间独立成段。当然,有些人喜欢写长的自然段,那么,过渡句也会存在于自然段的中间。

我们写文章,不能总是原地转圈圈,而必须围绕一个话题,从一个事物转到另一个事物,从一个观点转到另一个观点,从一个人物转到另一个人物,从一个部分转到另一个部分,从一个层次转到另一个层次,为了保证叙述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就必须写好过渡句。

写不好过渡句,文章读起来就很生硬,逻辑不严谨,前后不连贯,起承转合不自然,无法做到浑然一体。

过渡句是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较长的、单独成段的句子。因此,过渡句或过渡段,我们不作严格的区分。尤其是现在的网文,分段更加自由,打破了传统的“一段一个重点”的组织规则。

文章中的过渡,除了使用过渡句之外,还会使用词语过渡与强行过渡两种方式。在讲解过渡句过渡之前,先说明一下后两种方式。

强行过渡,是指不使用过渡词或过渡句,直接跳跃,从一事物到另一事物,从一个观点到另一个观点。这种方法通常在总分结构中使用,尤其要在总的部分有所交待,让读者对分述的内容有预见,强行过渡才不会让读者感到突兀。

词语过渡,就是采用过渡词完成过渡。过渡词主要是连词,既然叫连词,就是用来连接句子逻辑关系的词,其作用就是过渡。这个东西从小语文老师就教过我们。除了连词之外,还会用副词、方位词和序数词来过渡。常见的过渡词有:

(1)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词: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从前;以后;几天后;之后;那时;最近;接下来;

(2)表示空间顺序的过渡词:不远处;在这之前;以上;以下;总之;

(3)表示并列的过渡词:是……也是;此外;另外;

(4)表示转折的过渡词:虽然…但是;无论如何;

(5)表示递进的过渡词:不仅…而且;不但……而且……再者;

(6)表示目的的过渡词:为了;既然……如此;因此;

(7)表示因果的过渡词:因为;作为; 之所以;

(8)表示解释说明的过渡词:例如;事实上;实际上;曾经。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些情况下,过渡词能够单独完成过渡;而更多的情况是,过渡词与表达观点的句子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过渡句。

序数过渡,在此要单独说一下,它又称顺序过渡,就是利用序数词规定次序,使文章有效过渡。其特点是标志明显,清晰有序,行文无阻隔之感。一般的使用方法是:放在段首的如:一、二、三……,第一、第二、第三……;放在段尾的如:此其一、此其二……;此外还有相当于序数的词句如:首先、其次、再次……,先要谈的是、还有、最后还应指出,等等;其它诸如:在……方面,在……方面作为领起,也能起到序数连接过渡的作用。

在演讲中,我尤其强调序数过渡,要求学生习惯于使用序数词提示段落与要点。因为文章是白纸黑字,另起一个自然段读者看得见,即使逻辑层次不大清晰,也可停下来琢磨。但演讲以声音为媒介,如果不跟听者清晰地提示这是第一,这是第二,这是第三,往往容易让听者陷入迷宫。

接下来,我开始讲过渡句的写法。

本文开篇说过:过渡句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这句话既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过渡句,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写过渡句。

当然,并没有完全说透。在《元写作》一书中,我列举了10多个连贯提问的类型,其实也是为了解决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的问题。

核心的方法是:过渡句或过渡段是在回答某一个问题。下面,我们不妨来看一些例子。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明朝那些事》的几个例子。当年明月的书,我非常喜欢,对他书中的精彩的过渡也印象深刻。他的文章受人喜欢,过渡句写得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关键词:过渡句的作用
下一篇:三国演义林冲的事件
上一篇:心要让你听见歌词(心要让你听见,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