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灌肠蘸什么吃(炸灌肠是一种怎样的北京美

2022-07-31 06:03:08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5

要说北京的特色小吃,必然少不了灌肠!物美价廉又好吃!

正宗的灌肠色泽红润,外焦里嫩,蘸着蒜汁儿,风味独特,又能当下酒菜,又能当零食。

那为什么朋友们说,我吃的灌肠为什么是灰色呢?

那就要从灌肠的历史说起了:

《京都竹枝词》中有记载: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已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怜。说的就是粉红色的灌肠搭配蒜汁儿食用,味美鲜香,风味独特。又有记载: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这说的是煎灌肠的做法和售卖方式,小贩挑个挑子,走街串巷售卖,由于其风味独特,受到儿童的争相购买。可见,灌肠的历史还说非常悠久的。

现代人对色素的食用谨慎又谨慎,所以现在的灌肠不再食用红曲水,所以我们吃到的灌肠都是灰色的灌肠了。

灌肠是以猪肠子,淀粉及各种香料为主要食材:分大灌肠,小灌肠。

大灌肠是以淀粉混入红曲水,搭配香料,调成糊状,灌入刮了油的猪肠子,上蒸锅锅蒸熟,切成片,用猪油煎。煎好的灌肠又香又脆,蘸蒜汁儿食用,味道鲜香可口,美味解馋。

据了解,正宗的煎灌肠要用猪油,主要为三种:猪大油,因为灌肠肉少面多,肉味不足,用猪油煎可以提香,增加肉味儿,使灌肠的味道更加鲜美;猪网油,猪肚子上的一块油,渔网状,所以称为猪网油;汤油,炖肉汤上撇出来的白油,带肉香味,用汤油煎灌肠也是为了借肉香味,是灌肠的味道更加可口。

小灌肠,主要配料也是淀粉添加红曲水,加豆腐渣,将食材调成糊状,捏成肠子的形状,上屉蒸,由于没有猪肠子的成分,所以称之为小灌肠。

北京有名的灌肠

要说北京有名的灌肠,那要说说清朝光绪年间后门桥东的福兴居。福兴居的灌肠以碎肉、淀粉混合成填充物,加丁香豆蔻等香料,上锅蒸至软硬适中,切片用猪油煎,配上好的蒜汁儿,那味儿叫一个绝!据说,隔着一条街都可以闻得到!

再一个就是隆福寺的丰年灌肠,味道也是一绝,不过搬家了,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开着。

有关煎灌肠的历史传说

民间传说,三国时期张飞在桃园三结义之前,是个卖肉的,生意还不错,受到其他店铺的羡慕嫉妒恨,但是由于张飞面相生猛,其他店家也是敢怒不敢言,因此想借机给张飞的肉店搞点儿破坏,影响他的生意。
一天,张飞在前面卖肉, 几个店主潜入张飞肉店的厨房,见锅上正蒸着猪肠子。这几个店主趁乱将案板上的面粉、碎肉、一些香料装入猪肠子中,继续盖盖上锅蒸。心想,这样一来,张飞卖的猪肠子味道有问题,就会一传十十传百,顾客就不去他的店里买肉,以后大家的生意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但是,没想到张飞粗中带细,回来发现锅里的肠子粗了,且案板上的面粉香料都动了为止。张飞把肠子从锅中取出,切开一看,里面原来是增加了填充物。
张飞闻了闻,味道还不错,切了一块一尝,口感也很独特,继而调整工艺,作为一款新产品推出了!没想到因祸得福,获得了老百姓们的喜爱,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那几个搞破坏的店主没想到张飞的生意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倒把自己的生意又影响了,也算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也有民间传说,说慈禧太后在火神庙烧香之际,闻到有独特香味从对面的福兴居传出来,便命令太监去看一看到底是什么美食。小太监回复来报,是福兴居的煎灌肠。慈禧太后命人将煎灌肠送到火神庙来品尝,一尝味道鲜美,外酥里嫩,很是满意,下令从此福兴居的灌肠定期供奉朝廷!但是,按理来说,蒜是不应该在庙宇中食用的,会对神明有冲突。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并且慈禧太后是个美食爱好者这件事儿,的确也被很多传统北京小吃作为形象代言人了,并广为流传。

而真正的灌肠,真正的老北京都称之为“煎灌肠(chang轻声)”!那为什么说是煎灌肠,而不是炸灌肠呢?

正宗的灌肠都是用猪油煎,而不是炸。灌肠切滚刀片,中间厚,边上薄,单面煎,煎出来的灌肠中间软,边上脆,软硬交替,口感极好。配上用木质蒜杵子捣出来的蒜汁儿,凉白开调汁儿,味道更具鲜美!切忌不能用热水调制蒜汁儿,也不能用刀拍,都会影响蒜汁儿的口感和味道。

现在的灌肠,很多商家都为了图省事儿,偷懒儿,用油炸的方式炸灌肠,制作时间虽然缩短了,但是口感却不比煎灌肠来的美味!

以后咱就知道该吃什么样儿的灌肠了吧?

老北京煎灌肠,写到这儿,我都馋了,满脑子都是灌肠的味道。

更多美食资讯,欢迎关注【逆行在减肥路上的666】!

相关关键词:炸灌肠蘸什么吃
下一篇:x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
上一篇:用于保护国家秘密的密码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