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黑洞吞噬了的物质去了哪里?被释放到另一个宇宙中去了吗

2022-07-31 00:08:2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05

被黑洞吞噬了的物质去了哪里?被释放到另一个宇宙中去了吗?

主流猜想:到奇点上去了,而奇点已经不是我们世界的玩意了。

黑洞奇点被定义为黑洞中心一个体积无限小,温度无限高,曲率无限大,密度无限大的点。首先这个体积无限小,就有很多人无法理解,到底是多小?量子力学对我么世界上最小的事物给予了一个定义:普朗克尺度。

量子力学认为,人类认识的最小尺度只能够到普朗克尺度为止,这是由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小于普朗克常数的尺度是不可观测的,因此是没有意义的。普朗克常数为h=6.62607015×10^-34J·s,基于普朗克常数得到的普朗克长度是有意义的最小可测长度,其计算公式为:

也就是普朗克长度约1.6x10^-35m,电子的数量级约10^-15m,普朗克长度比电子还要小20个数量级,也就是小万亿亿倍。

但奇点无限小,肯定是小于普朗克长度了。

因此人类所有的理论都在那里失效,失去意义。正是基于奇点的无限小,在奇点包裹的范围,当然就无法计量其密度和曲率、温度了,这些只能是无限大。

我们打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恒星死亡形成的黑洞一般最小在太阳质量3倍以上,这些质量都龟缩到了一个比电子还小无数倍的奇点上,它会是什么物质形态呢?即便一个地球质量,或者说一个人的质量缩小到普朗克尺度还要小不知道多少倍的尺度,你能够知道这个密度有多大吗?哪怕一个温度36.5℃的人缩小到那么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温度可以估量吗?引力曲率在这个奇点的表面可以估量吗?

所以奇点的所有其他“无限”性质都是从“无限小”这个前提得来的。

那么,这个奇点既然不是我们世界的东西了,龟缩到奇点里巨大的物质质量到哪里去了呢?当然也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了,到了另一个时空去了。不管这个时空是零维,还是5维,乃至11维,都不再属于我们了解的世界。

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奇点是我们世界与超时空世界的分界线。

所有物质坠落到奇点后,从那个“点”突出到了另一个世界。当然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到了那边的物质成了什么样子,我们无法知道。

我们知道的是,这些物质的质量、电荷、角动量影响还保留在我们世界,因为黑洞有一个视界,也就是史瓦西半径,是一个球形的临界半径。这个史瓦西半径是与质量成正比的,适用的公式是:R=2GM/C^2

这里,R就是史瓦西半径的值,G为引力常量,M为黑洞质量,C为光速。根据这个公式,太阳史瓦西半径约3000米,地球史瓦西半径约9毫米。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观测到了黑洞的史瓦西半径,就知道了黑洞的质量;同理,根据黑洞引力效应,计算出了黑洞质量,也就知道了黑洞史瓦西半径大小。

黑洞本来看不见,但由于它留下了蛛丝马迹,就露出原形。

进入黑洞的物质都被黑洞“包裹”了,连光也逃不了,因此进了黑洞,就似乎是到了“阴间”(看不见的超时空),但它留下的“案底”依然在“阳间”。

这个“案底”就是质量、电荷和角动量,黑洞不见了,但黑洞质量的影响还在“阳间”,会对它周边的时空和物质造成扰动,如在其引力范围的附近有天体物质,就会被吸过去,围绕着黑洞视界(史瓦西半径临界处)高速旋转,形成高亮度的吸积盘,碰撞激发出亮光高能射线被人类观测到。

这就是黑洞留给我们世界的蛛丝马迹,根据这个特质,我们可以认为,即便是黑洞所吞噬的物质去了另一个宇宙,但也没有被“释放”走远,还在我们宇宙的“附近”,这样才能够被我们所感知。

既然奇点是一个时空连接点,物体从那里去了另一个世界,为什么质量、角动量、电荷影响力还留在我们世界呢?因此这个说法也还有诸多待解决的矛盾。

对于宇宙起源、时空结构以及黑洞奇点等问题,还是科学家们在摸索中的问题,尚无定论。量子力学和弦论似乎给物理界带来一线曙光,能否有所突破,还得拭目以待。

个人观点,感谢阅读,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相关关键词:黑洞吞噬的东西去哪了
下一篇:南京有哪些区(南京有哪些区县)
上一篇:勇敢的反义词是什么(勇敢的反义词和大概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