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土家族的习俗

2022-07-30 13:10:4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17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主要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主要生活在云贵高原东端的大娄山、武陵山和大巴山的方圆,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与湖南、湖北、贵州、重庆相邻的武陵山地区。大量汉人迁入后,“土家”开始作为氏族名称出现。土家人称自己为“比西卡”,意思是“当地人,本地客人”。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鉴定,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1957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1983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其后是酉阳、秀山、石柱、长阳、五峰、印江、沿河等民族自治县。目前通用语言是汉语,其语言几乎失传。

土家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土家族的来历习俗土家族有哪些习俗?中国土家族的起源与习俗

土家族文化礼仪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传统工艺包括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自制织锦,又名“喜兰谱”,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人爱唱民歌,包括情歌、哭嫁歌、摇摆歌、劳动歌、盘曲等。摇摆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酉阳县10万人共舞摇摆舞,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2011-201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10月18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国土家族民歌之乡”。传统舞蹈有“摇手舞”、“八珍二铃舞”和“毛古斯”。乐器有木叶、“东冬葵”、“垮掉的家伙”等。《龙舟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被誉为龙船调之乡。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吃新年节、示巴节、赶年节、牛王节、花节、洗神节等。

礼仪主要包括:见面时互相问候,家里有客人时热情招待。如果每年过年都有去土家族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白巴赞来烤。待两面金黄盛开时,吹干净,灌上白糖或蜂蜜,双手奉上给客人。有些地方,有人讲究给客人吃糍粑,就是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不允许客人吹拍火灰,想拿就咬。这时主人会拿回来,吹拍一下,蘸糖给客人。

土家族的饮食文化

土家族的日常饮食习俗

除了米饭之外,土家族人的日常主食是玉米饭,以玉米粉为主,掺入一些大米,用锅煮或用木蒸锅蒸。有时候,我们也吃豆饭,也就是绿豆、豌豆等。和米饭一起煮着吃。粑粑和团奎是土家族的时令主食,有的甚至吃到插秧。过去,红薯在许多地区一直被视为主食,现在冬天过后,它在一些地区仍然是常备食品。土家菜的特点是酸辣。每个民间家庭都有一个腌制酸菜的泡菜坛子,几乎每顿饭都是没有酸菜的,酸椒炒肉被认为是美味。辣椒不仅是一道菜,也是每餐的调料。比如在移栽季节,早上要加一顿“过早”餐。大多数“早产”零食是汤圆或绿豆粉。据说“过早”吃饭吃汤圆意味着粮食充足,运气好。土家族也喜欢油茶汤。

土家族节日、礼仪与饮食习俗

土家族人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把年猪杀了,染成红绿,晒干做成绿豆粉,煮米酒或者吸酒。猪肉菜是土家族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社交日”,在这个时候我们会举行社交晚宴。在杨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重阳节那天,女儿“坐在月亮上”送粑粑,把房子修好,把粑粑扔在梁上。节日里给亲戚朋友送礼,一般都是巴巴的互赠。除了糯米粑粑,还有高粱粑粑、小米粑粑、玉米粑粑等等。腊肉是土家族的一等菜。冬至一过,大块的猪肉就用盐、胡椒粉、五香粉腌好,挂在火炕上,在柏树树枝上烧着熏着。一般来说,请客人喝茶就是吃油茶、糯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湖南湘西土家族待客喜欢用碗肉,就是用一块超大的肥肉盖住碗口,下面放上瘦肉和排骨。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真诚,客人的肉应该切成大块,酒应该装在大碗里。无论婚丧嫁娶、房屋修缮、房屋等婚丧嫁娶,都需要宴请。一般习惯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没有八碗或十碗桌。因为八碗桌叫吃勺花席,十碗十是石头同音,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不尊重,所以避开了八和十。土家族设置宴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余都是素菜,多为节前或节后的餐桌)、参与席(配海鲜)、酥扣席(配一碗米粉或炒面做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衬(四盘五碗,全是荤菜)。当你进入餐桌时,座位被分成几代,上菜是有序的。土家族人喝酒,尤其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以糯米、高粱为原料的甜酒、杂酒较为常见,度数较低,口感纯正。

土家族的祭祀饮食习俗

过去土家族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年过年都要向祖先表示极大的敬意,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也很少表示敬意。祭祖的食物有猪头、饺子、粑粑、鸡鸭杂粮等。每顿饭前,有的人用筷子在饭上放少量蔬菜默默观察一会儿,表示先请已故祖先吃饭,然后就可以开始自己吃饭了。农历六月初六,每个村庄都会举行土地王的祭祀仪式。每个村子都要设立一个波堂,在波堂前摆放猪头、水果等祭品。在农历十月,举行冬季节日,宰杀鸡鸭为盛宴。此外,土家族还崇拜灶神、土地神、五谷神和官员神。盖房子时,他们向鲁班献祭。除了酒和肉,他们还想要一只公鸡。

土家族典型食品

土家族最喜欢吃巴赞(巴赞)腊肉、油茶、白胡椒等食物。除此之外,还有:采荷,土家族人过节最常见的一道菜,常和包谷烧酒一起上;土家风味小吃团香是将糯米加工后油炸而成。常被用来泡水当茶,为客人洗刷灰尘。绿豆粉(米粉),由大米、绿豆等原料制成;油炸年糕又称优香或“灯盏窝”,是以大米和大豆为主要原料油炸而成的。

土家族的民族服装

如今的土家服饰,女性的服饰是短袖上衣搭配大袖子,左夹克开衫,卷着2 ~ 3层花边,用长裤或裙子进行修饰;男装是双排扣上衣。“赶过年”,即提前1 ~ 2天庆祝新年,是其重要的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着琵琶包的夹克,裹着蓝色丝绸。女人穿左手外套,卷两三个鞋带,袖子宽,穿下摆或八条裙子。他们喜欢佩戴各种各样的金银玉器。但不如苗的银饰,一般不能太显眼。改土归流后,受汉族影响,颜色一定是红色。久而久之,不红、不幸福、不幸福、不红的习俗不仅在衣服上,在生活中也形成了。

“改土归流”后,由于封建王朝的压制和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土家族的服饰和男装都是全排扣的,改变了“男女服饰不分”的民族服饰,增加了土家族的家纺花边,保持了民族服饰的浓厚特色。

土家族手工艺品

土家族的雕刻技艺多用于转角建筑的门窗、女孩的木制嫁妆和新牙床。最有特色的是三滴水的雕花床和踏板。这种床架有三层屋檐,层层雕花,底下有雕花边的脚架,雕花栏杆,另外三面有装饰花板,里面嵌有镜屏。床上雕刻的图案多为“喜鹊闹梅花”、“双凤初升”、“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绝”等。这些图案往往干净、流畅、生动,构图饱满,生动有趣。还有没有“三滴水”的雕刻牙龈,和雕刻师一样精细。虽然没有“三滴水”牙龈那么壮美,但是特别明亮明亮。土家族木雕工艺品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如梳妆台、橱柜、洗脸台、方桌、小桌子、椅子、衣柜等。雕刻有各种花、鸟和人的故事。

土家族婚姻

男女相爱,多首歌后结婚。土家族的婚俗在结婚之前,有一个“哭嫁”的习俗。为了准备哭婚,女生稍微懂事一点就要学会哭婚。看着学着怎么哭,很小的时候就和你一起哭。哭着求婚,嘴里说着什么,叫“送喜饭”。哭的时候,同村亲朋好友的女孩都来陪她们哭。和你一起哭的人越伤心,越美丽,越动人,越好。结婚前,女生不哭着结婚,会受到歧视和嘲笑。男方一定要把巴巴送到女方家,哭嫁的人多、范围广,还有专门的哭嫁歌。婚前哭的时间短则五六天,长则一两个月。和家人、亲戚、朋友一起哭。哭闹的内容包括哭闹父母、哭闹兄弟姐妹、哭闹姐妹、哭闹红娘、哭闹满屋、哭闹堂兄妹、哭闹堂兄妹等等。解放后,哭嫁逐渐褪去,只有一些生活在深山野地的土家族人还有他们的遗风。

土家族传统节日

土家族有许多节日和民俗。从节日的内容来看,有五大类: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典节日、社交娱乐和生产性节日。它的宗教信仰包括对自然的崇拜和信仰,如土地、岩石、山脉、河流和水。动植物崇拜:牛、羊、狗等。,图腾崇拜,如鹰和白虎图腾,特别是以白虎为始祖的神,各地都有白虎庙,白虎庙矗立的地方和祭祀的地方经常有。还有对祖先、鬼神的崇拜。

4月7日或17日、4月8日或18日是土家族人庆祝的牛大王节,作为中秋节。在这一天,我们必须杀猪,做一大块肉来祭祖,举行宴会来招待亲戚朋友和已婚女孩。当地流行讲“牛毛大王”的故事。据说在古代,农民犁地烧荒,收获甚微。到处都是饥饿的尸体,牛王如实告诉了玉帝。据说牛王下凡的时间是4月7日或17日,也有人把4月8日或18日作为牛毛王的生日。每天,奶牛不耕田,用最好的饲料喂养。

赶年节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以“赶年”为最隆重的节日。屠家除夕比汉族提前一天,以腊月为小月的第28个月,大月的第29个月。为什么要提前?有几个传说:为了抗击日本敌人而前进。明朝嘉靖年间,其先祖跟随胡宗宪收倭寇。12月29日,日本士兵在除夕夜毫无准备,因此获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后人也随之成家立业。至于抗日有功符合史实,《明史》有所载。关于为战争而前进。过年要做糯米糕,杀猪祭祖,烧酒。除夕夜,我们还得“过年”“抢新年”,也就是吃了团圆饭后,我们会拿着火把绕着房子前后走一圈,叫“出门”,有的人还会拿着猎枪上山去“模范营”纪念祖先。虽然提前一天“赶过年”,但除夕夜依然是除夕夜。有的地方“第一天拜家神,第二天拜公公,第三天拜朋友邻居”。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如“打龙灯”、“荡秋千”、“踩高跷”、“唱歌玩闹”等。

土家族的宗教信仰

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阶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他们的祖先崇拜土家的早期祖先土王、八大神、王祥和王祥君,相信他们的灵魂可以保护自己民族的繁荣。有寺庙、祠堂和定期祭祀。对自然的崇拜,相信万物有神。人们认为土家族人死后变成了白虎,所以崇拜白虎,到处都有白虎庙。项王是田字,本名八五项。所以白虎庙、王庙、项庙都是供奉同一个人的,家神宪法提供的白虎宝座其实是供奉王的。

受汉族的影响,在宗教方面,他们主要信仰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以前有巫师驱鬼。有些地方信仰道教。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庄一家

·

满族人

·

回族

·

苗族

·

维吾尔族

·土家族·

彝族

·

蒙古民族

·

·

布依(BY)

·

·

瑶族人

·

朝鲜国籍

·

白(文学士)

·

哈尼族

·

哈萨克人

·

·

·

畲族

·

傈僳族

·

仡佬族

·

东乡

·

高山

·

拉祜族人

·

隋朝

·

弗吉尼亚

·

纳西语

·

·

屠(屠)

·

仫佬族

·

锡伯族或锡伯族

·

吉尔吉斯的

·

达斡尔族

·

景颇族(日本)

·

毛南族

·

撒拉族

·

布朗

·

塔吉克语

·

阿昌

·

普米族

·

鄂温克族

·

怒族

·

(地理信息)

·

基诺族

·

德昂(德)

·

博南

·

俄语

·

裕固族(YG)

·

乌兹别克国籍

·

蒙巴(百万)

·

鄂伦春族

·

德隆(灾难恢复)

·

鞑靼语(TT)

·

赫哲族

·

洛巴语

·汉族
下一篇:春节是几月几日 农历新年节日起源及传统民俗
上一篇:短裙用英语怎么说(skirt是短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