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相关的典故及意义是什么)

2022-07-30 11:18:1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7

集句为联,最著名者,莫过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是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之畔的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幅对联 。

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后此句演变为成语“楚材晋用”,沿用至今。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

今天,“惟”的解释,一般为“唯一”、“只有”,但在此处,却非此义。惟,语助词,没有意义。这句相当于“楚有才”。 而非“只有楚有材”。至于“斯”,是这里的意思。

该联作者在许多联书中均署岳麓书院山长(院长)袁名曜,其实还有一位是当时岳麓书院的一个学生,叫做张中阶,所以此联应是两人合撰之作。因袁名曜名头大得多,嘉庆进士,故张名为袁名所掩。这幅对联意境非常深远,气势非常豪迈,成为了湖权南的标准的广告语。这副对联在晚清也成为岳麓书院的真实写照,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大批人才从这里走出。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 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的岳麓书院,在大多数人眼中似乎成了旅游景区,或是被当作文物。但事实上,这里至今弦歌不绝——它仍是一所教育机构。如果将视野扩大至中国现存的所有书院,几乎很难找到一所像岳麓书院这样、依然承担着教学功能的书院。

2005年湖南大学正式恢复岳麓书院,下设中国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和中国软实力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部门。

2009年岳麓书院学科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格局已经完备。正式成为为湖南大学的实体办学机构和科研基地,千年学脉再次延绵,千年学府再添光辉。

今天的岳麓书院不仅是湖南大学的文史哲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湖南省旅游胜地,更是是整个长沙市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三湘人才辈出的历史记录。

书院内存八景:柳塘烟晓,桃坞烘霞,桐荫别径,风荷晚香,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其景致各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

“来北望南岳,青似一重云。”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相关关键词: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下一篇:关于亲情的名言(亲情的诗句名言,歌词警句)
上一篇:耳鸣怎么弄能马上消除(怎样快速消除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