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岁小孩为什么要”抓周儿“?

2022-07-30 10:30:4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10

我们经常看见电视演,满周岁的小孩被长辈们围起来,玩一个游戏,把笔呀,钱呀放在小孩面前选择,这就是抓周儿。

为什么孩子一岁就想“赶周”?

一岁“抢周家孩子”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武松·子木的《梦梁璐·玉子》载:“他家在正厅列锦席,烧香捧烛,金银七宝玩具,书斋、道经、天平、刀剪、登高斗、彩缎花、官钱、女工针线活、应用品、儿童玩具,惟中间置周小二。在《中国东京梦》和《育空地区》中,老政治家宋蒙称之为“孩子的礼物”。

清末民初,这种儿童“抓周”仪式仍在北京民间流行。虽然,孩子一岁时不搭帐篷办酒席,也不贴出请客单,但所有的近亲都会照例祝贺,聚在一起。

一般不赠送礼物(如问候、金银首饰),只赠送给孩子蛋糕、食物或玩具。此外,在习惯上,所有第一次见到孩子的长辈都会用一根白线将硬币系在脖子上,这叫“挂线”。(这个仪式平时也适用)。

“抓周儿”仪式通常在中午吃“长寿面”之前举行。一些富裕的富裕家庭应该在床(炕)前摆放大箱子,并穿上:印、儒、释、道三教的经书。

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本、首饰、鲜花、胭脂、食品、玩具等。如果女生“赶周”,还应该加一把铲子、勺子(炊具)、剪刀、尺子(缝纫工具)、绣花线、花型(刺绣工具)等等。

总之,长辈对孩子的未来寄予厚望,只希望孩子一岁。通过对孩子长达数周的抓,客观地检验了生母、护士、护工如何带领孩子,如何进行启蒙教育。

所以有些家长并不迷信,但还是主张孩子抓挠孩子,这也是这种习俗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原因之一。

下一篇:景颇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景颇族的习俗
上一篇:京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京族的来历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