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故事中“纸上谈兵”有什么典故吗?能讲讲它的故事吗

2022-07-30 03:18:0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7

纸上谈兵,发生在战国时期秦赵之争时,主人公为赵括,赵国大将赵奢之子;赵括代替的是谁?就是“三国杀”中的变态人物廉颇,也是“将相和”中那个负荆请罪之人。

纸上谈兵概括来说,说的是赵国将军赵括,熟知兵法,能够侃侃而谈,但是在长平之战中了白起埋伏,最终导致赵国兵败,被坑杀了四十万赵军。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公元前264年,秦国攻打韩国,沿着黄河北岸向东挺进。老将廉颇筑寨防守,秦军无法攻破赵军防线,便使用离间计,说廉颇老矣,无法抵抗秦军。赵王上当,启用夸夸其谈的赵括。赵括就任之后,撤除防御工事,亲自率领精锐,采取突破战术向秦军最弱的营垒进攻,白起下令退却。赵括突破秦军阵地之后,仍保持猛烈的攻势以扩大战果,白起下令再退,然后派出部队切断赵括的退路。于是赵国的大军被分割为二,赵括和精锐部队被隔在前方,留守的军队仍在长平关阵地。接着白起又切断赵军的粮道,赵军粮食开始短缺。

赵括发动数次最猛烈的攻击,希望冲出包围圈,但全部失败。赵括那些说起来头头是道的军事理论,全部失效,他不得不效法廉颇的办法,改攻为守,等待援兵。可是现在的形势改变,兵力既被分开,粮草又尽,守已不可能。赵括勉强支持了四十六天,弹尽粮绝被迫作最后的冲刺,分兵四队,轮流突围,但还是失败,自己也死在乱箭之下。赵军还剩有四十万人,全部投降。 白起命这四十万降卒,进入长平关附近一个深谷中,把深谷两端堵塞。预先埋伏在山顶上的秦军,抛下土石,四十万人全被活埋。赵国从此没落。




相关关键词:纸上谈兵主人公
下一篇:哈尼啥意思
上一篇:手相算命图解:男人缘极差的女人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