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什么?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

2022-07-29 23:55:3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5

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大部分在中国西南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甘肃和云南的部分地区。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地区,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 ~ 5000米,被誉为“世界屋脊”、“世界屋脊”。它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什么?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什么?青藏高原的成因

青藏高原简介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历来以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著称,是科学考察、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各类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屋脊上生态环境最奇特、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青藏高原幅员辽阔,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4。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特点是面积大。羌塘自然保护区位于藏北高寒地区,面积24.7万平方公里。它不仅在中国和亚洲排名第一,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此外,西藏申扎、珠穆朗玛峰等保护区已达到3万至4万平方公里。这是内地自然保护区无法相比的。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和自然演替过程中,青藏高原不仅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高寒草地和草甸生态系统,而且形成了沙漠、湿地和各种森林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有许多壮观的地质遗迹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因此,青藏高原上的自然保护区类型极其丰富多彩。在青藏高原上,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以保护高原独特的综合性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保护区,如高寒荒漠山地、草原、森林等山地垂直带的珠穆朗玛峰保护区;还可以看到以保护某一特殊植被类型或珍稀物种为目的的保护区,如主要保护热带季风森林的梅多格保护区,以及为保护林芝巴基古巨柏林而专门设立的保护点。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中生活着一些独特的珍稀野生动物,为保护这些“国宝”而专门建立的保护区引起了世界各地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动物学家的关注。比如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川西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区,还有西藏东部的乌旗马鹿自然保护区和昌都的芒康云南金丝猴自然保护区。青藏高原自然风光优美,有许多独特的地质地貌类型。对于普通游客来说,为保护这些自然遗迹而建立的保护区更具吸引力。最著名的是四川南平的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自然风光。此外,距离九寨沟不远的松潘黄龙石灰泉钙华地貌保护区、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青海卓尼莲花山保护区、云南中甸碧塔海保护区也各具特色,观赏价值较高。青藏高原上的自然保护区丰富多彩,涵盖了深刻的科学内容。在世界上自然环境最高、自然环境最独特多样的地区建立的各类保护区,几乎覆盖了我国所有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高原上特有的高山草原、沙漠、湖泊湿地等世界罕见的生态系统,与相关珍稀野生动植物、奇特自然景观相结合,放射出非凡的光彩。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高原自然的原始“背景”,还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也为青藏高原相关的地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基地和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为生活在该地区独特多样的生态环境中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繁殖场所。青藏高原生活着约210种野生哺乳动物,约占我国物种总数的50%。在这些野生动物中,我国一级、二级保护物种所占比例较大,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野牦牛、藏驴、盘羊、雪豹、羚牛、白唇鹿、梅花鹿等著名动物也在其中。青藏高原有维管植物1.2万余种,约占我国总种数的40%。珍稀濒危植物桫椤、巨柏、喜玛拉雅松、喜马拉雅红豆杉、长叶云杉、狭叶榄香等分布或专化于此。特别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杜鹃花种类最丰富的地区,有“杜鹃花王国”的美誉。这些珍稀动植物是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由于青藏高原地广人稀,人为干扰破坏相对较轻,大部分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好,又由于高原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破坏,大部分采取封闭保护方式,自然保护区内禁止非法或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对部分已开放旅游的森林公园和保护区,要推进生态旅游,严格禁止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旅游活动,妥善处理旅游与保护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青藏高原的经纬度分别为74 E ~ 104 E和25 N ~ 40 N,位于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青藏高原的地质构造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5000m,从高原向北向东,地势急剧下降,从北部到边境,再向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武当山、武陵山等广大地区。除了少数山区,地势下降到3000m以下,有些盆地只有1000m左右高,这是第二步。再往东,地势较低,形成一些低丘。除了沿海山区和台湾省山区的一些山峰,海拔在1500米以下,东部大平原的高度不到200米,延伸到浅大陆架,这是第三步。这种地貌分布特征与青藏高原新生代的强烈隆升有关,每个地貌台阶的斜坡往往是一些新构造断层的分布位置,许多绵延千里的大山的走向受断层构造线控制。青藏高原周围经常发生大地震。5000万年前印度开始推动欧亚大陆时,这个高原就升起来了,喜马拉雅山就是在这个强大的推力下形成的。这个山脉受不稳定的构造地形推动,至今仍在上升。它每年大约上升一厘米。青藏高原的地质特征青藏高原是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年代最晚、仍在上升的高原。它以纺锤形夹在塔里木地台、中韩地台、扬子地台和印度地台之间。有一系列不同演化历史、不同成因的陆块和褶皱带交替排列,反映了特提斯复杂的演化历史(见特提斯地质学)。统一高原的出现是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结果(见大陆碰撞)。青藏高原的形成有确切证据的青藏高原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4-5亿年前的奥陶纪。此后,青藏地区不同地区的地壳运动有不同的数据,有的被海水淹没,有的被陆地淹没。距今2.8亿年前(地质年代为早二叠世),青藏高原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这个海域横跨欧亚大陆的南部,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水域相通。它被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繁盛的地区。它的南北两侧是被分割的原始古陆(也叫泛大陆),南侧叫冈瓦纳大陆,包括现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亚次大陆;北方大陆叫欧亚大陆,也叫老鸦,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并高速挤压,其北部发生强烈的褶皱断裂和隆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成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代海洋地壳之下,海洋地壳继续断裂。大约2.1亿年前,北特提斯海再次进入构造活动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到8000万年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再次引起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急剧上升,藏北和藏南部分地区也与海洋分离,成为陆地。整个地形宽阔而舒缓,有河流和湖泊,广阔的平原,潮湿的气候和郁郁葱葱的森林。高原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质学上,这种高原上升的构造运动被称为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不是匀速运动,也不是一次性的浪涌,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隆升阶段。每一次隆起都使高原地貌发生演变。一万年前,高原上升速度较快,年均上升速度为7厘米,成为今天地球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2.4亿年前,印度板块开始向北向亚洲板块挤压,造成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的隆升。青藏高原形成于印度板块向北推进并插入亚洲板块之下的上升阶段。青藏高原的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它的上升速度停止了几次,但有时非常快。一万年前,它的上升速度达到每年7厘米。今天,青藏高原中部以风化为主,边缘仍在上升。

下一篇:仡佬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仡佬族的习俗
上一篇:孟飞简介个人简历(雪山飞狐孟飞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