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2022-07-29 15:30:4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9

壮族,多于节日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让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3月3日的江南民俗

3月3日的江南民俗

三月三日是中国南方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壮、侗、布依、水、仫佬族、毛南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内容不尽相同。之所以叫它,是因为它在每年夏历的3月3日举行。

布依族人,逢年过节杀猪祭祀社稷山神,吃黄糯米,3-4天内不沟通,犯错者必罚。

畲族,以3月3日为谷米生日,家家吃黑米,以示谷米来之不易。

黎族,俗称“三月三日福年福”,流行于海南岛黎族地区。节前半个月,各村男子互相邀约上山打猎,在“敖崖”(李译,即村里有名望的长辈)家中聚集猎物,于三月三日腌制风干食用。节日当天,青年男女盛装打扮,带来了糯米甜酒和粽子等。,聚集在活动现场,边吃边喝边唱,并以对唱的形式寻找合适的人(他们一定是非本地血亲)。

瑶族也把三月三日作为歌会。除了唱序曲、茶歌、歌谣,还唱诉苦歌、谢贤歌,但很少唱情歌。没有酒、茶之类的东西是不能吃喝的。

壮族除了节日,还举办歌会、棚子、音乐会,让青年男女能唱歌、摸蛋、抛绣球、做爱。相传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侗族,不止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斗牛、斗鸟、唱歌和踩堂鼓,尤其是燃放烟花爆竹,颇有特色,故又称“烟花节”。

下一篇:2013年放假安排,2013年日历,2013年放假通知
上一篇:猪肺汤的做法(猪肺汤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