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与传说:关于重阳节的起源与传说

2022-07-29 09:56:1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4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在《易经》中,“九”被定义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又称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代王朝纷纷效仿。

又叫“踏秋”和“踏春”3月3日,都是从家里出来的。这一天,所有亲戚都要一起爬山“避灾”,种山茱萸,赏菊花。重阳节是历代文人墨客传唱最多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和除、清、禹节也是中国传统的四大祭祖节日。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规定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人日。

重阳节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中提到了九重阳节。屈原《征途》中写道:“聚重阳入内廷,十周年后观京师”。这里的“重阳节”指的是天空,不是节日。当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书·钟繇》中,对重阳节写得很清楚:“年以月计,忽至九月初九。”是九阳之数,日月应同。它很受欢迎,而且被认为适合很长时间,所以是时候享受一场盛宴了。"

晋代学者陶渊明在《九日闲情》一诗的序言中说:“我是一个爱九日之名的闲人。秋天的菊花开得满满的,但很难摆脱它。空带九华,抒发情怀。”这里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就有喝菊花、赏菊花的习俗。唐朝时,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

明朝时,九月重阳,宫里宫外不得不一起吃花饼庆祝,皇帝也不得不亲自登临万岁山庆祝《春秋》。这个习俗一直传到了清朝。

重阳节传说

像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东汉时,汝河有一个瘟疫妖。它一出现,家家户户的人每天都生病死去。这个地区的人们饱受瘟疫的折磨。

一场瘟疫夺走了年幼的横井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因病丧命。病愈后,他告别了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们,决定外出游仙学艺,为民除害。横井到处拜师寻路,遍访名山名儒,终于发现,这里有一座东方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拥有无穷魔力的仙人。泾不怕危险,不怕长途跋涉。在仙鹤的指引下,他终于找到了这座山,找到了拥有神奇魔力的仙人。神仙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最终收留了横井,教他降妖剑,并送给他一把降妖剑。不断的场景,不眠之夜,努力拼搏,终于练就了一身不凡的武功。

这一天,仙人唤来横经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疫妖又要出来作恶了。你已经学会了你的技能,你应该回去为人民消灭害虫。”神仙给了横井一包山茱萸叶和一杯菊花酒,偷偷教他辟邪,让横井骑鹤回家。

横井回到家乡,九月初九的早上,他按照仙人的建议,带领村民来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给了大家一片山茱萸叶和一杯菊花酒,准备降魔。中午,随着几声怪叫,莫问冲出了汝河,但莫问刚刚跳下山坡,突然闻到了山茱萸的怪味和菊花的醇味,于是他突然停下来,脸色突然变了。这时,横井拿着降妖剑追下山,几个回合就把莫问一刀刺死了。此后,九月初九爬山避疫的习俗年年流传。吴亮君曾在《徐琪谢集》中记载此事。

后来,人们把爬重阳节的习俗视为一种避灾活动。此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重阳节仍然意味着长寿、健康和长寿,所以重阳节后来被确立为老年人日。

下一篇: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别(榴弹炮和加农炮有什么区别?哪个威力大)
上一篇: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