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声

2022-07-28 07:28:0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4

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声?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句话出自于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附全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意思是:往前看不到招纳贤才的君主,往后又看不见求贤若渴的明君,想到悠远而广袤无垠的天地,竟无用武之地,不竟独自怆然而泪下,止不住那悲伤的泪水。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声呢?

作者陈子昂(661~702年),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唐代文学家、诗人,曾任右拾遗。右拾遗是唐朝的一种官职,主要职责是向皇帝上奏政事,补阙(匡补君王的缺失)、正言,属于言官、谏官一类的官职。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而带兵将领连续打了几次败仗,随征的陈子昂为此提了很多建议,但均未被采纳。想到自己的良策不能实现,报国无门,深感绝望。某一日陈子昂独自登上幽州台(今北京市大兴县),遥望祖国大好河山,府仰古今,深感人生苦短,为自己空怀报国之心而伤悲,不觉怆然而泪下,于是写下了这首悲壮的诗篇。

纵观全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表达了作者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又不能实现,想到自己很多谏言不但得不到武皇则天的重视,反而屡屡受到挫折,迫害。为怀才不遇,生不逢世,报国无门而悲伤、绝望的心情,也是诗人对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没有机会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一种呐喊!

相关关键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作者是谁
下一篇:山羊养殖技术(山羊养殖术)
上一篇:耻骨是哪个部位(耻骨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