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2022-07-27 15:21: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8

处暑的风俗习惯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古代人在处暑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祭祖、迎秋。如今处暑的有趣风俗越来越多,增添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夏季的习俗有很长的历史。古代人经常选择在夏天祭拜祖先,迎接秋天。如今,越来越多有趣的夏日习俗增加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那么夏天的习俗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吧!

暑热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1.祭祖迎秋

夏季节日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祭祖迎秋的习惯,也会有庆祝中元节的民俗活动,所以也叫“造七月半”或“中元节”。

在旧社会,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启鬼门关的仪式,直到月底鬼门关才结束。在此期间,举行了普渡慈善活动。据说普渡活动始于打开鬼门关,然后架设灯杆,燃放河灯引孤魂;而主体则是筑普度坛,架孤棚,穿插劫孤等,最后以关鬼门收尾。

2.吃鸭子

老鸭又甜又凉,所以乡亲们有夏天吃鸭的传统,做法也多种多样,有片鸭、柠檬鸭、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仍然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夏天,北京人都会去商店买百合鸭之类的。

鸭子充满了宝藏。鸭肉又甜又咸又凉。它有很好的养胃、利尿、消肿的作用。夏天吃东西对健康很有帮助。

乌骨鸭有较大的药用价值,肺结核患者可缓解潮热、咳嗽等症状。老鸭补虚养阴,对久病体弱者,或精疲力尽吐血者均有补益作用。

3.吃桂圆配粥

老福州的生活习俗是夏天吃桂圆配粥,因为夏天热,人体消耗大量热量,吃桂圆可以补充热量。桂圆性温,益心脾,补气养血,养气养性。老一辈人的吃法是剥一碗桂圆,和粥一起吃。

此外,老福州夏天吃的另一种食物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汤圆。方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揉成小颗粒,煮汤,加一些糖,口感香甜,既能补充碳水化合物,又能缓解夏天的口腔烦闷。

4.河灯

夏天还有燃放河灯的民俗,也叫“荷花灯”。一月中旬的晚上,把它们放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让它们自由漂浮。主要目的是摆脱厄运,扮演水中溺死鬼的角色。

萧泓《呼兰河传》中的一段话就是这一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日是鬼节;死鬼怪鬼,他们支撑不了自己,在地狱里缠绵很苦,他们想支撑自己,却找不到自己的路。这一天,如果有鬼拿着河灯,那它就得出生。”

夏天吃美味的食物更健康。

糯米糯米枣粥

材料

糯米150克,薏米30克,大枣8个。

使用

煮粥照常吃。每天1剂。

功效

补气健脾养血。

指示

肺结核、神经衰弱、贫血等。

鲍鱼菜

材料

鲍鱼、肉和调料都合适。

使用

按照通常的方法烹饪和食用,每天1剂。

功效

滋阴柔肝明目。

指示

肺结核,潮热,盗汗。

结语:通过以上的阅读,相信大家对夏日的趣味习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人们愉快地度过夏天,在愉快的气氛中迎接秋天的到来,还有许多美味的食物,它们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对健康非常有益。

下一篇:处暑时节如何预防“秋乏”
上一篇:清明节 你绝对不能忽视的25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