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已不合农时

2022-07-27 14:56:0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1

我国古代用阴历,阴历有闰月,运用二十四节气定农时,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现在通用阳历,节气的日期每年都在那几个日期不变,各年相差也不过

中国古代采用阴历,农历有闰月。利用二十四节气来确定农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在世界阳历中,节气的日期每年都在这些日期不变,每年之间的差异只有一两天。但是,气候变化每年都不一样,固定日期种地是不合理的。

1931年5月9日,朱克真先生发表了题为《亲月令》的演讲。他说,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黄河下游。由于时间长,气候变化大,它们不仅与其出生地的现状不相适应,而且不能适用于全国。他列举了在南京观察到的9年物候记录,并制定了新的月令,供农业种植参考。

为了创新,现在应该执行以下两项任务:

首先,用温度和物候来划分物候季节。

在温带地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为了利用自然,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划分四季,如天文季节、气候季节和物候季节。如果按照物候划分季节,对农业生产更为实用。因为物候的出现,每一年早晚都会不一样。通过将当年的物候日期与物候指数进行对比,可以直接知道当年的季节是提前了还是推迟了。

我国温带地区物候季节的划分定义为:立春3°C的日平均气温(下同),春末夏初19°C,夏季19°C以上,秋末10°C以上,冬季10°C以下。根据上述温度指标,以相应的物候现象作为物候指标,大多将春夏秋分为三季,冬季分为两季,全年分为11季。北京早春开始等四季的物候指标是昆明湖解冻、北海冰融化、桃芽开放、羊草发芽,日平均气温3°c,早春的物候指标,大部分地区是杂草变绿、旱柳、柽柳、带绦虫发芽、报春花开花、榆树开花等。在仲春时节,它们大多开出了第一批花,如山柳、垂柳、加拿大师洋花、野桃、毛桃和李树。在季春,紫荆花开始开花,茅桃开花,荆棘树的花蕾开放等等。

第二,自然历法用于预测农时。

目前我国的自然历法是将四季划分为若干个物候季节,在每个季节将物候现象按顺序排列,在自然历法中一目了然。自然历法中植物、动物和作物的物候期,是以各种物候现象的出现为基础,有其先后顺序和平等性的。知道前一个物候现象的出现日期,可以预测后一个物候现象的未来出现日期。

这样,根据自然日历中作物的种植期和收获期对应的物候指标,根据各地的自然日历,如果预测某一作物的播种期或收获期,只要有重叠的物候现象,就可以根据这种物候现象进行预测。

中国古代人讲天气,讲正义,发明二十四节气,教人适时种地,不要错过农时,不要错过农时。要求人们了解气候、季节、物候,常年适应天气,才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从今天来看,现代农业既不能违背天道,也不能抗拒天道的正义,更不能一味地做傻事来对抗天道。要认识天气,学习天道的力量,才能实现天与人的良性互动。我们要学习二十四节气的长期经验,同时要有科学精神。在某些方面,有可能“征服自然”。现代农业必将有新的景观和新气象。

下一篇:谷雨时节养生 这样做身体更健康
上一篇:中国哪座城市是日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