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时节防湿邪入侵 注意保护身体阳气

2022-07-27 10:31: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5

夏天,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

夏天是指农历的四月到六月,也就是从长夏之日到立秋之日。在此期间,有六个节气,包括长夏、小满、忙中、夏至、小暑、大暑。在一年四季中,夏天是一年中阳最多的季节。气候炎热,充满活力。对于人来说,这是一个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说到夏天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仲夏防暑,长夏防湿。同时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防止因夏季过度贪凉,从而伤害人体的阳气。也就是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我们还是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那么,当我们踏入五月,马上进入小满,在小满节气中,应该如何注意保护阳气呢?

首先,人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的舒适,而过分回避热量。如果你在寒冷的户外过夜,或者喝太多的冷,会导致中气不足,从而导致暑热风寒之邪。

在乘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捂腹。很多农村喜欢穿“都嘟”,这符合健身的方式。夏天,古人提出要保持阳气,关键在于夏天热气外蒸,发汗开毛孔,使身体最易受风、寒、湿。

第二,谨防空调疾病。所谓空调病,是指人们长期在空调设备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轻度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易感冒及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等。严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的症状更明显。

冷空气疾病的发生有两个原因:

第一点是人每天多次出入冷空气环境,使人体多次遭受冷适应的条件反射,促使交感神经分泌大量肾上腺素,无形中增加心脏负担。所以身体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出汗也多。

显然,在这个季节,心里的负担很重。如果不注意心脏的保养,很容易伤到心脏。从上面可以看出,夏天人们反复出入冷空气环境,对心脏不好,而心脏是火,伤心伤阳气。

第二点是人一旦在长期的冷空气环境中进入炎热的自然环境,体内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除了体温迅速升高,皮肤也开始出汗,出汗的皮肤上往往覆盖着许多细菌。人回到冷空气环境中,皮肤和血管立即收缩,细菌很容易通过打开的毛孔进入人体,引起感染。鉴于上述情况,人们一定不要在炎热的夏天贪冷,谨防空调疾病的发生。

防止以上两点的方法是:

1.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最好不要超过5摄氏度。室内温度不低于25摄氏度。

2.睡着的时候,最好关掉空调;空调房不要长时间关闭。如果可能,使室内空空气与室外空空气一起循环。

3.当你在室内感到凉爽时,你必须站起来,适当地移动你的四肢和身体,以加快血液循环。

4.如果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环境中,有关节痛的人也不要一直生活在空调环境中。

要防止湿邪入侵,就要避免生活环境潮湿。因此,在长夏的房间里,必须做好通风、防潮和隔热。如果房间太潮湿,空空气很脏,不仅家具和衣服会被霉菌和长毛损坏。还会损伤人体的阳气。一些国家对儿童风湿病的研究证明,50%以上的儿童是由于生活在潮湿的房子里引起的。

夏季养生的其他注意事项:

随着气温的上升,各种健康问题接踵而至。医学专家提醒市民:进入暑假后,除了以上几点,暑期保健还得经过六道关。为此,我们奉上夏日养生良方,助您轻松通关,尽享夏日乐趣。

第一关:阳阳关

首先,夏天容易生气,会导致体力和活力不足,身体机能下降。比如人出汗太多,水分没有及时补充,人就容易流质、脱液。一旦免疫功能下降,感冒、肠胃疾病往往乘虚而入;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夏季心功能容易混乱。总之,在夏季,天人之阳从旺盛的高峰期慢慢衰退,所以夏季保健要特别注意“杨琪”,防止冬季杨琪不足。

对策:调节体温与室温的差值,房间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室温保持在27℃,不要太低。总之,夏天要生活在凉爽、干燥、舒适的环境中,避免贪凉引起的各种疾病。

第二个层面:情感层面。

夏天天气炎热,情绪容易波动,导致血压升高,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此外,夏季脑卒中发病率相当高,需要引起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情绪波动过大也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与情绪密切相关。

对策:自觉调节情绪。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患者在夏季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情绪,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

第三层次:湿热层次

夏天又热又潮湿,人们经常感到头痛、抑郁、疲倦、胸闷和食欲不振。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季多注意保养,防止咳嗽、气管疾病复发。对于湿热体质的人来说,手掌和脚底经常会有发热感,在湿气和热空气的相互作用下容易便秘。

对策:饮食清淡,多吃清热祛湿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红豆粥等。,或者和冬瓜、荷叶、薏米汤一起喝。同时也要注意调节室内湿度,多开窗通风。

第四个层次:睡眠层次

夏天长,夜晚短,夜间温度也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不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和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高。

对策:保证充足的睡眠,从而维持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建议成年人每天获得7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第五个层次:饮食层次

夏天吃饭不宜过饱。通常吃七八分钟饱就够了,但一定要注意营养全面均衡,切不可挑食或偏食。有些人因为天气原因食欲不振,所以可以吃得清淡一点。专家建议,夏季应多吃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炸食物。

对策:夏季适宜食用的食物有:冬瓜、白萝卜、西红柿等能祛湿除淤、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的食物;夏天多吃淡水鱼,少吃红肉。喝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品。

第6级:健康水平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夏天出汗太多,所以懒得运动。其实夏天还是需要保持适量的运动,但是要注意不要在阳光下运动。同时,由于夏季出汗量较大,有利于排毒,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增加血液粘稠度。

对策:饭后一小时运动,运动不要太剧烈,也不要出汗太多。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非常适合夏天。同时,夏天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排除毒素,减轻心脏负担。

夏季防暑保健调理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然,避暑养生也少不了避暑养生。这里有一些夏季饮食的建议。

李时珍认为,吃粥和养胃是最好的吃法。《医学六书》说:“粳米粥以资生化养昆丹,糯米粥是暖胃益气的奇葩。”因为药粥适合老人、小孩和脾胃功能弱的人,古人也称粥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

1.绿豆糯米粥:绿豆60克,糯米100克。将绿豆用温水浸泡2小时,然后加入1000毫升清水与粳米一起煮粥。这种粥每天早晚各吃一次。具有清热解毒、解渴消水肿的作用。特别适合老人和小孩。

2.苦瓜菊花粥:苦瓜100克,菊花5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粳米、菊花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放入苦瓜、冰糖,小火煮至米粥浓稠。此粥能清暑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腹泻等疾病的辅助食疗。同时,避免吃潮湿、辛辣和油腻的食物。

3.西瓜皮粥: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把西瓜皮从硬皮上剥下来,切成方块。将大米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西瓜皮,用武火煮开,然后用小火煮成粥,加入白糖,白糖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作用,经常食用可以预防中暑。

4.薏米粥:薏米20克,红豆3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将薏米、红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将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一起煮成粥,可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暑。

值得一提的是,药粥虽然对人体大有益处,但由于不同的人体质不同,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食用。以上各种药粥、绿豆粥、西瓜粥均属寒凉,慢性腹泻、胃寒的人不宜食用。即使他们吃东西,也必须注意尽量减少摄入。此外,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宜吃凉的药粥,因为吃了容易减少月经量。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夏天气温很热的时候,人容易“发怒”,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问题,也叫“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季健康和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者,情绪障碍可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猝死。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避免愤怒、焦虑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自然冷静”。

下一篇:12304是哪的号码
上一篇:24节气小雪 小雪养生注意事项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