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众却很惊艳的诗(你知道的有哪些小众且惊人的诗句)

2022-07-26 22:03: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8

陈与义的《伤春》:庙堂无计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中国的历史悠远绵长,文化厚重,文人士子很早就开始了对宇宙人生的观照和探查,落到文学中,较为明显的就是对'春秋'的情有独钟。这体现了古人的时间与生命意识。

春是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生机勃勃,是四季当中最好的时节,就好像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少年时代,然而少年时光也是最短暂而容易逝去的。所以,一旦把握不住,就很容易产生伤春之情。

而秋是冬季的铺垫,叶黄而落,北雁南归,寒风渐起,落叶归根。是结束的预示,是青春的不在,是花季的逝去,堪称人的暮年。经历衰减,心性大不如前,比起春天的朝气,秋本身的暮气就足以让人缺乏斗志,产生悲凉萧瑟之感。

因此,伤春与悲秋就成了中国文学永远的话题之一。所谓伤春悲秋,说的就是这个人有一颗敏感的心,看到春天的花儿落了,就知道春天就要过去了,便想到青春易逝而感到伤心;秋天到了,看到万木凋零,使引发对人生的悲叹。

作家总是易感的,一花,一草,一鸟,一虫,一山,一石,都可能激起作家的思想火花。于是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而晏殊则在《浣溪沙》中写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而宋代“江西诗派”的诗人陈与义也有《伤春》一诗。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号“诗俊”,为洛中地区著名的“八俊”之一。他虽是洛阳人,却和黄庭坚、陈师道一起被称为江西诗派三宗,足见他在南宋诗坛的地位。陈与义崇尚杜甫,学习杜甫,他的七言律诗风格非常接近杜甫,这首《伤春》是其代表作。

宋高宗建炎四年 (1130) 的春天,金兵大举渡江南进,南宋朝廷岌岌可危。诗人陈与义随着逃难的人群颠沛流离、艰难备尝,来到邵阳 (今属湖南),寓居紫阳山,写下了这首饱含爱国情怀的 《伤春》诗。时值烟花弥漫的春天,诗人却无心观赏明媚的春景,他全身心地关注着宋、金战事的发展; 他伤感的不是花开花落、生命短促之事,而是朝廷将覆、国家将亡的民族危机。此诗名为“伤春”,实是 “伤国”,是一曲感人至深的民族悲歌。

首联“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两句,上句是因,下句是果。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直叙国事的危急。上句“庙堂无策可平戎”,是说朝廷对于金兵的侵略不能也不敢抵抗,下句“坐使甘泉照夕烽”,是以汉代匈奴入侵,晚间烽火一直照到甘泉宫,来表示由于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抵抗,因此使得金兵长驱直入,从边境到达内地。这两句感叹朝廷无策抗金,直将矛头指向皇帝,此为首顿。

颔联“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两句,紧接写金兵连下宋之都城,竟逼得高宗从海上逃跑。“上都”本指京都,因南渡之初,建都未定,建康、临安均在拟议之中故云。或云此处“上都”指汴京,系追说靖康事,亦通。此联用“初怪”、“岂知”勾勒,一气贯注,写两个想不到——想不到金人能轻易攻入都城,想不到皇帝会从海上狼狈逃窜。这里虽然没有直接的议论,但字里行间充满对不抵抗主义、逃跑主义的愤慨和不满。“飞龙”一词出自易经,形容逃跑皇帝,来与“战马”相对,尤具讽意。

颈联“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两句,是化用李杜诗意来抒发爱国臣民的感情。“孤臣霜发三千丈”,出自李白《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极言爱国臣民忧虑国事,愁多发白。这里的“孤臣”,泛指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爱国臣民。“每岁烟花一万重”,出自杜甫《伤春》中的“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攻下长安,代宗出走陕州。当时杜甫在阆州,距长安很远,得不到消息,这两句诗就写出了他对长安倍加怀念之情。

而陈与义此时的处境与杜甫相似,因之,他借用杜甫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表现了对故都的怀念之情。意思是说每当忆及汴京浓丽秀发的春色被金人所占之时,则倍生忧念之情。这里既有哀叹烟花的无知,又有对不以国事为重的王公大僚的谴责。

尾联“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两句,转出一意,称赞向子諲的勇敢抗敌,说明宋人是不肯屈服于强敌的。这两句的句法也是从杜诗“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诸将》)学来的。这两句也与“庙堂无策”、“穷海飞龙”相对映。唯其“庙堂无策”、“穷海飞龙”,故“疲兵犯锋”,虽不足以挽转颓局,亦稍觉可喜。然此虽稍觉可喜,又岂如“庙堂无策”、“穷海飞龙”何! 诗至此,真可谓千回百折,愈折愈深了。

陈与义这首诗,雄浑沉郁,声情激荡,颇有杜甫的神韵。纪昀评此诗:“此首真有杜意。”刘克庄也称“以雄浑化尖巧”。诗歌题为“伤春”,而主要内容却在哀时议政。诗一开头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最高统治集团,谴责皇帝的逃跑政策,指斥奸臣的误国殃民,赞扬爱国军民的英勇抗敌。诗中使用了一些典故,但比譬非常贴切,包含着丰富、多层次的内涵,使诗显得精致、富赡而含蓄,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相关关键词:很小众却很惊艳的诗
下一篇:秦国统一全国后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上一篇: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列表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