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是什么)

2022-07-26 01:03:1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2

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修昔底德所写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这本书主要记述了古希腊时代雅典和斯巴达之间展开争霸战争的故事。而修昔底德陷阱,拿到现在来说,就是当世界上出现了一个老大国家,同时又有一个老二国家的时候,老大国家怕老二的这个国家会超过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地打压处在老二地位的国家,两强最有一战,最终决出一个老大才算完。

但实际上,如果两个超级强国要真的打起来的话,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修昔底德陷阱只是基于人性中的嫉妒,就认为两强一定会发生战争或是剧烈的对抗,这点从逻辑上来说其实是说不通的。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出于嫉妒心理的情况很多,但我们很少会听说有人因为嫉妒而去杀人,至少我本人活了差不多40岁了,我就从来没有经历过因为嫉妒而杀人的事情,这种情况在社会上确实存在,但发生的概率极小,真正因为嫉妒去杀人的,通常都是一些疯子或是精神有问题的人。

日常生活中,因为嫉妒去杀人,只是一个大脑就能做出的决定,那么对于两个强国来说,要走向对抗,就不是一个大脑就能做出的决定了,而是很多人才能做出的决定,毕竟对方是强国,要去对抗一个强国,那么自己这个国家就要动员相当的人力、物力来参与这个事情,这种动员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也不是只是出于嫉妒就能达到的。

我们再回到修昔底德陷阱的来源,也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表面上来看,当时的雅典和斯巴达是希腊世界的老大和老二,似乎两者确实是为了争夺希腊的霸权,从公元前431年开始到公元前404年,展开了长达27年的战争,但实际上在此之前,雅典和斯巴达作为希腊世界的老大和老二这种状况,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了,也就是说,两强的格局在希腊世界,实际上是长期存在的,并不是说雅典和斯巴达,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两强相争的局面,而且从公元前499年到公元前449年的50年的时间里,两者甚至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波斯,还曾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对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修昔底德也不认为是雅典和斯巴达为了争夺霸权,或是两者出于对对方的嫉妒而展开的战争,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当然,后来事实上整个希腊世界都受到波动,因为每个国家都有敌对的党派——民主党的领袖们设法求助于雅典人,而贵族党的领袖们设法求助于斯巴达...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希腊世界,在几乎所有的城邦里都存在着民主派和贵族派这两股势力,他们都坚持自己的主张,民主派往往会找雅典寻求帮助,而贵族派则往往会找斯巴达寻求帮助。当时民主派与贵族派的争斗,存在于希腊的所有城邦,波及到了整个希腊世界,雅典和斯巴达作为民主派和贵族派的头号国家,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争斗当中。这场战争的具体进程,也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后来也不是所有的民主城邦都加入了雅典阵营,也不是所有的贵族城邦,都加入了斯巴达阵营。

进一步来说,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战争,并不是因为老大嫉妒老二,怕老二会超过自己,就拼命地打压老二,这种出于人性中的嫉妒而爆发的冲突,而是当时希腊世界的制度之争,因为希腊各城邦普遍存在两种制度的争斗,才最终引发了涉及整个希腊世界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更确切地说,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制度之间的战争。

所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实际上是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误读,在世界历史上,因为老大嫉妒老二而爆发战争或是激烈对抗的事情,并不总是发生。

比如历史上的汉朝和罗马,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最为强大的国家,两个国家之间不仅没有嫉妒和对抗,反而还充满了欣赏和尊敬。在罗马人的笔下,汉朝的空气和煦而香甜,人民温和而幸福,国家不喜战争,简直就是理想国。而在《后汉书》中,对于罗马则是这样说的:

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

意思就是说,发生灾难后,国王十分坦然,丝毫不怨恨,极有风度。此外在众多史籍中,罗马也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贤人治国,国家非常富足,人民幸福不已的国家。

再比如历史上的唐朝和阿拉伯帝国,都是同时存在在世界上的两强国家,虽然也曾经为了领土问题发生过一场规模不大的怛罗斯之战,但除此之外,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并没有发生激烈的对抗,反而在怛罗斯之战后,两国还互派使者,增进友谊。按照修昔底德陷阱的解释,如果当时的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要爆发一场全面战争,请问唐朝要做怎样的动员,才能打败阿拉伯帝国呢?阿拉伯帝国又要做怎样的动员,才能打败唐朝呢?这对于两个强国来说,其实都是不现实的。

说完古代,我们再来看近现代。

在近代史上,英国曾经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大约在1895年的时候,德国超过了英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第一强国,后来德国又被美国超越,美国又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比如德国超过英国的时候,两者并没有发生激烈的对抗,相反,在一战之前,也就是1913年以前,英德关系一直都非常好,甚至是历史上关系最好的时期。而当美国超过德国后,美德之间也没有出现激烈的对抗,所以修昔底德陷阱的解释,拿到这个例子当中,并不适用。

或许你会说一战,但一战的对抗,主要是德国、奥匈帝国对抗英、法、俄三国,当时的德国和英国都不是世界上的老大,而当时世界上的老大美国,则一直置身事外,直到一战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918年才正式出兵参战。

我们一般认为,一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争霸战争,但现在的很多欧洲历史学家则认为,一战的爆发主要是由俄国与奥匈帝国的矛盾而引发的。而且在一战爆发的时候,当时的人们也不认为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比如我国的北洋政府,在参加协约国的时候,就认为协约国代表的是民主,而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代表的是专制,民主是正义的,专制是邪恶的,所以我们加入民主的协约国是参加了一场正义的战争。

再拿美国来说,美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只跟西班牙之间爆发过一次美西战争,如果当时美国对抗的是无敌舰队时期的西班牙,你可以说这是一场争霸战争,但美西战争时期的西班牙早已衰落,在欧洲来说,不要说老大或老二的地位,就连老九老十也很难排上。

那么在当下来说,当我们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的经济第二大国,并且开始坐二望一的时候,就必然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跟老美之间必然有一场剧烈的冲突吗?其实这种事情并不会必然发生,因为历史本身没有规律,历史的发生,只是当时人们选择的结果而已,主要在于,人们是怎么选择的。

而且从美国的体制来说,要与我们真正发生全面的对抗,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还是我之前说的,如果只是两个人之间出于嫉妒而发生了凶杀案,那只是一个大脑就能决定的事情,但要动员一个强国去对抗另一个强国,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就拿战后美国发动的几场战争来说,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美国民众都是支持的,但后来看到死的人多了,反战情绪就起来了,最后美国就不得不撤军了。对于美国人来说,任何一场对抗或是战争,如果死的人多了,他们就往往会选择放弃。

二战时期,刚开始的时候美国也不想加入战争,主要是因为国内的反战情绪,不要说去对抗一个老二国家,即便是日本这样一个列强中的弱国,即便是罗斯福这样的总统其实也动员不了,后来要不是日本主动进攻了美国,想必美国也是很难参战的。

再说说美国身边的古巴,其实美国是最想灭了这个国家的,当初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苏联在古巴部署的核导弹,就能让美国人抓狂,可长期以来,美国主要还是通过暗杀卡斯特罗,或是出动非本国部队,如猪猡湾登陆等方式去颠覆古巴政权,并没有直接出兵,这也是因为美国怕死人。

但不是说美国怕死人就不会欺负别人,比如出兵巴拿马这样的事情,但出兵巴拿马,也是因为这是美国不怎么需要死人就能办成事,所以美国才出了兵。如果拿下古巴美国不怎么需要去死人,古巴其实早就拿下了。

所以美国这样的国家,要动员他去全面对抗一个国家,还是要剧烈地对抗甚至是发动战争,尤其是面对一个强国的时候,其实是很难动员起来的,所以修昔底德陷阱的事情,在中美之间并不会必然发生。

当然,我们这些年的经济发展了,很可能会超过美国,美国是有很多人嫉妒我们,或许你也可以说,美国大多数人会嫉妒我们,嫉妒是一回事,但要把他们动员起来跟我们对抗,又是另一回事了,毕竟在这种对抗下,双方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如果对方觉得代价太大,他们也并不必然会选择对抗。

综合来说,修昔底德陷阱其实并不必然存在,历史上任何事情的发生,也只是当时人们选择的结果,关键在于,当时的人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相关关键词:修昔底德陷阱
下一篇:一吨水多少钱(1吨水多少钱)
上一篇: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农村常见的垂盆草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