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作用(胆固醇有4大作用)

2022-07-24 10:05:1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08

胆固醇功能(胆固醇有四大功能)

人们对胆固醇的恐惧始于100多年前的一次动物实验。1913年,俄罗斯病理学家尼古拉·阿尼奇科发现,喂食大量胆固醇的兔子,其动脉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大多数分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这是首次将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联系起来。

1977年,一直是世界营养指标的《美国膳食指南》将胆固醇的推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300毫克。这种对胆固醇的限制性标准也成为世界各国膳食指南的标准。这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胆固醇的恐惧。人一闻到胆固醇就会脸色发白,胆固醇已经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代名词。

但是,胆固醇对人体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如果人体严重缺乏胆固醇,就无法健康生活!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胆固醇有四种功能。

1.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我们人体细胞必须有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细胞膜,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细胞膜结构不完整,细胞迟早会死亡。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细胞膜包裹着每一个细胞,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多糖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胆固醇是细胞膜的基本成分之一,占细胞膜脂质的20%以上。没有胆固醇,细胞膜的结构就不完整。发现在胆固醇极度缺乏的实验动物中,红细胞的脆性增加,细胞非常容易破裂。因此,没有胆固醇,细胞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生命就会终止。临床研究也发现,当胆固醇过低时,会引起脑出血。正是由于血管细胞的薄弱,脑小动脉容易破裂。

2.胆固醇是胆汁生成不可或缺的。

消化道想要消化食物中的脂肪,第一步就是用胆汁酸乳化分解脂肪,然后脂肪酶就可以消化脂肪。胆汁酸产生于肝脏,胆汁酸的合成离不开胆固醇。

没有胆固醇,肝脏无法合成足够的胆汁酸,消化脂肪,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

3.胆固醇是许多激素的前体。

人体的正常功能依赖于复杂的内分泌系统的协调,其中激素起作用。肾上腺皮质和性腺释放的各种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睾酮、雌二醇等。,都是类固醇激素。这些类固醇有不同的作用,但它们的前体是胆固醇。简单来说,这些类固醇激素的原料就是胆固醇。

4.胆固醇也是维生素d的原料。

维生素D不仅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利用,维持骨骼健康,还具有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骨骼发育不良等疾病。即使是亚临床维生素D缺乏也会降低免疫力。

人体可以从食物中吸收维生素D,但大多数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很少,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幸运的是,人体也可以自行合成维生素D。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皮肤可以合成维生素D,原料是胆固醇。

因此,胆固醇不是坏事,而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没有胆固醇,连基本的健康都无法保证。幸运的是,人体可以从食物中获取胆固醇,并自行合成胆固醇。因此,只要不是严重营养不良,胆固醇缺乏一般不会发生。

人体内的胆固醇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体内约有140克胆固醇,大部分构成细胞膜。每天消耗约1克胆固醇,同时补充1克胆固醇,其中80%由肝脏合成,约20%由食物补充。只有当胆固醇调节机制出现问题时,血液胆固醇水平才会升高。

体检时,有三项指标与胆固醇有关,即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大多数胆固醇需要与脂蛋白结合才能运输。低密度脂蛋白的功能是将胆固醇从肝脏转运到外周器官和组织进行利用。高密度脂蛋白有相反的作用,可以将胆固醇运输回肝脏。

在遗传、年龄、性别、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吸烟喝酒、缺乏运动、肥胖等多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下。,人体调节胆固醇的机制存在问题,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低密度脂蛋白也被称为“坏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好胆固醇”。我们可以通过改善饮食结构、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减肥、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下一篇:甘蔗和猕猴桃能不能一起吃 一天吃几个猕猴桃合适
上一篇:你知道国庆节的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