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战争(俄罗斯为什么不灭了格鲁吉亚)

2022-07-22 19:33: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3

2008年8月8日凌晨,此时的普京总理可能还在睡梦中,准备养好精神出席晚上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不料,噩梦突然传来,格鲁吉亚军队不宣而战,迅速击败了享有自治地位的南奥塞梯的武装,并包围了南奥塞梯自治州的首府。不仅如此,格鲁吉亚还在美国的支持下,攻击了身在南奥塞梯的俄罗斯维和部队,导致俄军多名军人死伤。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鲁莽开战、闪电出击,格鲁吉亚或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做出了连美军都不敢干的事,那就是攻击俄军。

果不其然,格鲁吉亚开战带来的结果就是俄军在当天下午就派出了海陆空大军向格鲁吉亚合围,格鲁吉亚空中的飞机被击落,地上的坦克成了俄空军的活靶子,直接杀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逼得格鲁吉亚服软。

最终格鲁吉亚以死伤一千多人的代价让世界各国明白了跟俄军开战的下场。原来属于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阿布哈兹也被俄罗斯从格鲁吉亚给剥离出去了。

俄格之战,格鲁吉亚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时候人们在想,既然格鲁吉亚挑衅在先,俄军在拥有巨大优势的情况下,为何不趁机灭掉格鲁吉亚呢?

我想主要有三大因素:

第一:格鲁吉亚并未攻击俄罗斯本土。此番格鲁吉亚的进攻重点是境内的南奥塞梯自治州,开战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南奥塞梯的控制权,归根结底是为了格鲁吉亚的统一,这事本来是“正义”的行动,应当不会受到国际谴责。

但是亲西方的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太过于相信美国,把美国的口头支持当做是金牌令箭,而且还用在了俄罗斯身上。结果倒好,俄罗斯就有了出兵的理由,你格军不仁,就别怪我俄军不义。

俄军派出大军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实施格军对俄军袭击的报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趁出兵的机会强化对南奥塞梯以及阿布哈兹地区的控制权,不至于落到格鲁吉亚手中。毕竟格军没有攻入俄罗斯的本土,那么俄军灭掉格鲁吉亚不存在正当理由。

第二:灭掉格鲁吉亚容易受到国际孤立。我们再回看当时的战争,当俄军进入格鲁吉亚之后,国际社会并没有做出剧烈的反应,尤其是美欧等国家,也没有在联合国要求对俄罗斯发起制裁,或者军事援助格鲁吉亚,只是充当调停者的角色要求俄格两军立即停火。

美欧之所以表现平淡,关键就在于俄格战争的爆发,是格鲁吉亚不宣而战攻击俄军在先,俄罗斯反击在后,让美欧没有干预制裁的借口。一旦俄罗斯攻击过度,把格鲁吉亚占领了,或者推翻了格鲁吉亚的政权,那么俄军的行为就不仅仅是报复了,而是变相的侵略。

这个时候站在格鲁吉亚背后的美国和欧盟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在联合国做出反制俄罗斯的措施,而俄罗斯也会理亏,某种程度上说会陷入孤立状态,得不到国际道义支持。

第三:俄罗斯还没做好灭掉格鲁吉亚的准备。我们知道俄军出兵格鲁吉亚的行动非常快,凌晨格军开打,下午俄军就出现在了格鲁吉亚的境内,俄军可谓是集结迅速、出兵迅速、开打迅速。

而迅速的背后,往往代表了准备不足、武器不足、后勤不足、指挥体系不稳的缺陷,甚至在作战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俄罗斯空军出动了苏-25战斗机、图-22战略轰炸机等众多机型,但仍被格军的防空火力给压制了,还被格军击落了七八架战机。如果俄军做好了占领格鲁吉亚的准备,一定会提前雷达锁定格鲁吉亚的防空系统、指挥系统、信息化系统,但事实并非如此。

另外,此番俄军出战使用的直升机所发挥的战斗作用有限,一方面是直升机需要跨越高加索山耽误了战斗,另一方面直升机属于空军编制,跟陆军坦克部队协同作战的能力较差,以至于俄军的地面主力无法像美欧国家的陆军那样依靠直升机的支援和保护,损失了几十辆坦克。

可以说,俄格战争虽然俄罗斯胜利了,但是也给俄军的军事改革起到了激励作用,让他看到了俄军的作战体系在实战中的短板。

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俄罗斯在发动俄格战争时之所以没有灭掉格鲁吉亚,既有俄军自身实战的不足,也有国际社会的压力。最好的结果就是教训一下格军就可以了,还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相关关键词:格鲁吉亚战争
下一篇:gg的意思和含义
上一篇:美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大家如何制作精美的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