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的湖指的是(湖南湖北的湖)

2022-07-22 00:35: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0

湖北的湖是指(湖北、湖南的湖)

长江过三峡后,被沿岸山脉阻隔,蜿蜒曲折,水系交错。大量的水被收集在低洼地区,形成湖泊。在众多湖泊中,有一个位于中国中部的湖泊特别特殊,总面积达2579.2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以它为中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楚文化。以它的名义,湖南和湖北诞生了。这是哪个湖?

《费翔寺略》说:“洞庭是神仙洞窟之一,故称洞庭。后人素以海阔、水患、无所获而著称,故名洞庭湖,因洞庭湖而得名。”这座神话般的“洞庭湖”就是今天的君山岛,它与历史建筑岳阳楼遥相呼应,因此得名洞庭湖。

上图_湖南湖北,洞庭湖标黑。

洞庭湖的前世今生

古代地质活动造就了洞庭湖。受燕山运动的影响,造成了扬子准地台江南轴的断陷。在喜马拉雅运动和随后的地质变化中,洞庭地区再次彻底沉没。长江水系的松滋河、太平河、大内河、条仙河和洞庭湖水系的湖南河、子河、沅河、澧河在此汇聚、汇聚,形成了18780平方公里的洞庭湖平原。

洞庭湖。叫古云门、九江、崇湖。北接松滋、太平、大内、条县,西接沅江、丽江,南接湘江、资江,东起岳梁城陵矶,与长江相连。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指出,湖南、子、元、李“这四水皆在同注洞庭,必遇大江北”。当时“湖宽五百余里,日月可出没”。唐宋时期,洞庭湖继续向西扩张,八岭志有云:“洞庭湖在八丘之西,西有红砂,南有草,绵延七八百里。”“八百里洞庭湖”扬名海上。

上图_洞庭湖百年萎缩示意图

云梦之争

历代学者称洞庭湖为“云梦”,争议无穷,各持己见。“云梦”一词源于《左传》。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提到“楚有七情”,其中“云梦者八九百里。”云梦一度成为洞庭湖的代名词。然而,关于云梦有三种不同的解释。

一个是“跨河论”。按照这种观点,横跨南北的长江中游两湖统称为云梦泽。西晋史学家杜预明确指出:“江南是云,江南是梦。”《汉阳志》也有类似的记载:“云在江北,梦在江南。”魏晋时期,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长江以北的孟泽逐渐干涸,形成了许多湖泊和池塘。长江以南的云泽没有受到影响,因此被命名为“洞庭湖”。这种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

二是“江北论”。汉代和三国时期的社会主流认识到云梦位于长江以北的江汉平原。《史记》记载:“江陵为郢都,西与吴、巴相连,东有云梦之摆布。”、后来的和朱都持这种观点。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曾在此泊练水军。

第三是“地名论”。西魏时,湖北孝感安陆附近有一个县云梦。诗人李白羡慕《子虚赋》中描写的场景,隐居于此。

下一篇:报道报到(报道)
上一篇:检查装置气密性(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