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分析(性格色彩心理测试?)

2022-07-21 01:35: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8

性格分析(性格色彩心理测试?)性格分析(性格色彩心理测试?)

某平台截图“测试你的个性主色”。

这几天,某音乐平台的“测试你个性主色调”H5荧屏上线。“你个性的主色调是橙色+粉色,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会喜欢你。”年轻人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个性色彩,成为社会热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测试的首页用两行小字写着: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汤姆·麦德龙的《人格色彩最精确测量工具》一书得出结论。这个权威的“代言”乍一看就是这样的。

这个人格色彩测试真的有“理论依据”吗?如何看待世界上众多的心理测试?

作为一名大学心理学教师和心理科普专栏作家,她多年来多次撰文反驳各种伪心理学测试,其中朋友圈传播的伪心理学社交产品最受诟病。

批评,批评,早已是老生常谈,而人们还在"百折不挠"地热衷于各种创新的伪心理测试,基本上每隔一两年,一个新的伪心理测试热点就能冒出来。

针对这个新流行的伪心理测试,我真的测试过了。大致过程如下:

进入后会播放一个没有背景的音段,然后从2~3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你听到的声音更符合的选项,一共8个音段。选择完后,会弹出一个测试结果:你性格的主色调。

从橙色、绿色、金色、银色、粉色、紫色、蓝色等七种颜色,按照一定的算法,呈现出单色(别人认为和你本质相同的颜色)或者双色(别人认为和你本质不同的颜色)。

然后,每种颜色,或者颜色的任何组合,都与一些性格特征有关。比如绿色是先锋,银色是梦想家,金色+绿色是哲学家,粉色+紫色是神秘主义者等等。

客观来说,这是一场游戏。

如果你想问:这个东西可靠吗?不可靠!

这个测试游戏与心理学无关。

然而,人们对类似测试游戏的热情,是一种远比心理学更古老、更遥远的本能。

说起古希腊德尔菲阿波罗神庙刻的三句谚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认识自己”这句话,两千多年来,这句话被无数人感叹、引用、歌颂。

但是,如果你问另外两句是什么,估计大部分人没有印象,不搜也不知道。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天生就有对自己好奇的本能。

好好想想。在现代心理学开始之前,人类折腾出了多少种“认识自己”的方式。八字、摸骨、占卜、掌纹、读脸、水晶球、塔罗牌、血型、体型...你可靠吗?

他们都不可靠。

不可靠不可靠,但总有人抓住人的心理去钻空。传播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可以概括它们的用法:巴纳姆效应——这种效应以19世纪美国马戏团大亨巴纳姆的名字命名,巴纳姆以盈利为目的制造了“华盛顿保姆”。

巴纳姆很清楚人性的弱点:他更喜欢那些似是而非的噱头,越是含糊不清,越是喜欢,只要是正面的。

回到“性格的主色调”,所有单色或双色的性格分析都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积极向上的。原因很简单,不需要心理背景就能理解:人们普遍高估自己,而只要测试结果迎合这一点,人们就会趋之若鹜。

毕竟游戏可以玩的时候,不要当真。

下一篇:感叹句练习(句式转换之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变换)
上一篇:南召自来水24小时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