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湿地(合肥修复环巢湖十大湿地)

2022-07-19 13:35: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5

中国十大湿地(合肥修复巢湖周边十大湿地)

6月4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20年合肥市环境状况公报。与去年同期相比,巢湖西半部水质由ⅴ类提升至ⅳ类,已纳入国家、省考核的15条环湖河流地表水断面均达到年度考核要求。南淝河和排河氨氮浓度均呈下降趋势,丰乐河等河流总体水质保持良好。近年来,合肥全面开展巢湖综合治理,做足了“水文章”。

沿合肥巢湖,16.8公里生态湖岸线一景。记者温伟社

瞄准外源和内源,构建控制系统。

初夏时节,在巢湖岸边,空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蜿蜒的十里河,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与现代城市相得益彰,呈现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丽画卷。

五里河是巢湖一级支流,全长约26公里,流域面积约106平方公里。为改善十里河水环境,合肥于2017年提前实施了十里河下游河口湿地工程。通过水利整治、河流净化等措施,不仅构筑了十里河下游最后一道生态屏障,还形成了一条横贯合肥西南的美丽清水廊道。

为了将清澈的湖水涓涓细流注入巢湖,今年3月,合肥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巢湖综合治理三大工程实施方案》。碧水工程作为实施方案的重点之一,将坚持点线面结合、内外源统筹,着力构建全流域、全方位、全过程的水污染防治体系。为此,合肥将再次拿出“真金白银”。2021年将实施巢湖综合治理项目136个,计划总投资88.1亿元。

先治湖,先治河,先治河,先治源。合肥坚持点线面结合、内外源统筹,即针对巢湖流域内外污染,对症下药,综合施策。

加强外源性污染控制。全市计划到2021年底,巢湖流域乡镇居民污水管网覆盖率不低于85%,到2023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达标率达到90%。2021年,南淝河12个重点工程完工,近期将开展新一轮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普查。2021年力争实现巢湖流域水环境一级保护区化肥农药零增长,2022年力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零使用。

内源污染治理并重。第五个环境日上午,在巢湖市黄璐镇张疃村附近的巢湖岸边,省巢湖管理局和合肥铁路运输法院联合开展了巢湖增殖放流活动,向巢湖投放了150万尾鲢鳙鱼鱼苗,对净化水质、改善巢湖水域生态环境起到了消除蓝藻的作用。为做好内源污染治理工作,未来三年合肥将在航埠河入海口及渡江战役纪念馆前巢湖水域开展清淤。未来五年,其他主要入湖河流的河口将逐步进行清淤。

修复十大湿地,筑牢生态屏障。

炎炎夏日的阳光下,800里的巢湖波光粼粼,位于巢湖东北角的肥东十里围生态湿地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为了巢湖的清澈,肥东县何昌林镇正在第十八届联合交易会上对湿地进行综合治理,多管齐下“保护清水”。与十八里围湿地治理一样,环巢湖城市湿地公园群正在建设中,以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

华东飞石八连集市的生态湿地风光。通讯员陈振社

针对入湖河流,合肥提出打造以巢湖为核心的环湖湿地公园群。通过生态功能与湿地产业的互补分工,网络湿地公园组团保护体系可实现1+1>2的聚集效应。全市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制定印发了任务清单,明确了湿地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规划措施,建立了十大湿地“四个一”工作平台,落实属地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巢湖周边十大湿地保护修复工程三年前启动,预计投资约95亿元。

湖堤上,碗粗的柳树在垂落。湖堤下,菖蒲、慈姑等水生植物枝繁叶茂。目前,巢湖周边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已初见成效。巢湖湿地记录的植物种类从2013年的211种增加到275种,巢湖沿岸记录的鸟类总数超过300种。

为加快推进环湖十大湿地建设,今年合肥将完成半岛、怀林、高哲河、周其凤、马尾河、戴宇河六大湿地保护修复任务,力争完成十八里围湿地三期建设。2022年,巢湖周边十大湿地恢复任务基本完成,巢湖湿地生态屏障初步构建。

目前,湿地建设如火如荼。项目建成后,十大湿地将是碧波荡漾的巢湖最美的屏障。

握紧法治拳头,凝聚治水合力

夏天的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天蓝水蓝,空空气清新。成群的鸟在花园里飞来飞去觅食,追逐嬉戏。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维护自然离不开法治。

巢湖花塘湖湿地一群鹬蝇嬉戏空。(简介图片)记者温伟社

“我们做出相关决定,目的是让巢湖周边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成为‘硬拳头’。”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护巢湖,要用法治的思维和力量。2019年11月,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开展湿地保护立法工作,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依法保护巢湖半岛等十大湿地,依法界定保护区域和范围,确保其生态功能不减少、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疏而不漏”的“网”,筑起了环巢湖生态保护的“铜墙铁壁”。

为加强湖泊法治建设,早在2012年,《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就首次将河长制纳入地方性法规。2014年,《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责任人考核评价的内容。2017年,《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美丽巢湖的意见》发布。2018年6月,修订后的《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加大了对水环境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罚款上限由1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保护母亲河,必须严格执法。”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法制在于落实和执行。合肥市在为期20天的南淝河流域水环境问题整治专项行动中,依法建立“问题清单”推进整改落实。

对生态破坏的“零容忍”、对违法活动的“毫不留情”,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量。两年前,在巢湖岸边举行了“公益诉讼增殖放流行动”,几名在禁渔期捕鱼的被告亲自将鱼苗放生到巢湖。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在禁渔期的捕捞行为破坏了环境,侵害了公共利益,最终认定其赔偿环境修复费10万元,参与增殖放流。为起到“一起审判、教育一片”的警示作用,合肥市基层法院多次在案件发生地巢湖进行审判,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保水负责实现‘全覆盖’,护水有效形成‘一盘棋’,控水有效打出‘组合拳’,爱水已经画上‘同心圆’。”据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巢湖是合肥的重要窗口和靓丽名片。保护美丽的巢湖,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社会各界遵纪守法,形成各尽所能、共同努力、齐心协力的强大合力。

“你说巢湖之美,我说巢湖之美,巢湖之美在于碧水。”歌曲《巢湖之美》唱出了巢湖的美景。如今,随着巢湖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三面青山一面湖”的巢湖美景开始重现,给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带来了景色宜人的享受。

下一篇:kx驱动教程(创新声卡KX驱动安装调试使用教程)
上一篇:请说出十部最经典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