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氟草酯(氰氟草酯是主流配方)

2022-07-18 12:05:1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4

氰氟草酯丁基(氰氟草酯丁基是主流配方)

今年早稻种植面积减少,再生稻种植面积增加。3月下旬直播的早稻有3-4片叶子。随着本周气温上升,白化苗基本变绿。4月份播种的早稻有两个叶期,晚播再生稻品种已经成苗,低温期的成苗条件比早播好。稻田杂草以稗草为主,阔叶杂草出现少。本文主要介绍(水)直播稻田稗草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案,仅供参考。

1.稻田稗草的发生特点

早稻和再生稻直播通常从播种持续到幼苗的2-3叶期,地表基本无水,干湿交替,以干为主。这样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幼苗的长根和稗草的出现。根据田间对水稻和稗草出苗的观察,水稻秧苗立起时会有少量稗草出苗,当水稻达到2-3叶期时,稗草几乎和水稻一样大,少量大稗草会先于水稻进入分蘖期。在密闭式直播田使用丙草胺和苄嘧磺隆丙草胺,稗草的生长相对较小,稗草的出苗会推迟几天。

非封闭田稗草水稻几乎同时出现。

4月19日,我去进贤文岗镇看直播早稻的生长情况和氰氟草酯防除稗草的效果。当时水稻普遍黄化、白化病,但稗草是绿松石,所以很容易分辨出哪个是稗草,哪个是苗,即绿色的是稗草,白化苗是苗。说明稗草比水稻幼苗更耐低温。拔起稗草,白根多,适应性强。

二、稗草防治方案

1、稗草防治策略

直播稻田稗草治理逐渐形成“一封、两杀(两禁)、三补”的治理模式。目前早稻和再生稻基本已经出现,有条件封育的已经封育,没有条件封育的只能用茎叶处理或茎叶结合。最近气温稳定在20℃,但降雨较多,不利于施药。

稻田稗草使用的茎叶类除草剂,在水稻幼苗中用量较小,以氰氟草酯为主流配方,分为普通氰氟草酯和高效氰氟草酯,在水稻幼苗2叶期左右,可以用丙草胺和五氟磺草胺喷洒氰氟草酯进行杀灭。当水稻幼苗超过3叶1心时,可将氰氟草酯与恶二氮唑和双草醚混合后喷施。

2.利用一千块钱的耕耘除草效果。

4月19日、21日、23日,在金县文岗镇早稻直播田进行了30%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前进笛福、星河)的施用效果观察,其中前进笛福为高效氰氟草酯,星河为普通氰氟草酯。

第一场:4月16日使用锄头,用量大,苗约3叶期,白化。4月19日观察到幼苗叶片有药斑,稗草心叶变为褐色。4月21日,再次观察到稗草逐渐死亡。

第二场:4月18日,200ml/亩,用3叶1心期苗和白化苗。4月19日观察到幼苗有受药物影响的症状,部分稗草心叶变成褐色。4月21日观察到稗草心叶褐变基数大(80%-90%)。4月23日观察到稗草已逐渐枯死,靠近分蘖的稗草基部苗心短时间变色枯萎。

第三场:4月19日,用千金地200ml/亩,苗1叶1心2叶。4月21日,观察显示稗草有受药物影响的症状。4月23日,我们观察到1-2叶稗草的心叶基本变成褐色。

根据多项观察,稗草分蘖前施用千金地锄,整体防效较好,即使用普通氰氟草酯(星河)早播,也有较好的效果,千金地锄和星河对幼苗是安全的,在2叶期使用也不会伤苗。为了保证稗草防治的效果,已经建议农民返水并保持水分。当然,防除稗草最害怕的就是反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稗草是否会变绿。

3.稗草防治方案

由于各地稗草基地的不同,稗草防治技术也存在差异。稗草基数大、抗性重的地区注重早期用药,实行“打早打小”的防治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方案一:在对稗草抗性较强的地区(如鄱阳湖周边地区),2叶期左右的水稻苗施用千金地(30%氰氟草酯可分散性油悬浮剂200 ml),一瓶一亩。从去年的应用效果来看,前进地对老稗草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根据当地稗草抗性和农民用药习惯,可因地制宜选择氰氟草酯、双草醚、恶二氮唑、氯氟啶酮、新药三唑磺隆及其复配防治。

方案二:在对稗草抗性较低的地区,可以使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双草醚、二氯喹啉酸、五氟氰氟草酯、氰氟草酯双草醚等药物进行防治,如星河(30%氰氟草酯分散油悬浮剂)。

方案三:氰氟草酯、噁二唑、丙腈等。通常被选为预防药物。

4.稗草防治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根据往年的除草情况,判断稗草的抗性程度,在施用除草剂前在田间观察苗草情况,从而确定施用方案。一般建议稗草幼时早施。

第二,多关注天气预报。春天雨水更多。用药宜选择晴天或阴天,避免雨天和“春寒后期”天气时段。

三、用药前排水,用药后1-2天加水,保持水分5-7天。不管苗后用什么配方的茎叶除草剂,施药后一定要及时加水保存,否则药效会打折扣。

第四,除草不一定要速效。往往速效产品使稗草死得快,对幼苗危害大。在保证稗草良好防治效果的同时,尽量选择安全性高的除草剂。根据除草剂种类的特点,不要过早使用,以免出现白化、矮化或其他药害。大多数除草剂不能复喷,复喷容易发生药害。

下一篇:2021最红短句(2021最火朋友圈句子激励)
上一篇:蜂鸣器电路(五款蜂鸣器驱动电路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