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鼓浪屿旅游(鼓浪屿怎么游)

2022-07-17 09:58:0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6

金砖过后又迎来十一黄金周,厦鼓码头可能会迎来近年最多的游客,慕名而来的游客争相登船,抢在拉闸限流前登上鼓浪屿,一睹“世界文化遗产”的风采。

作为一名资深的厦门狼,上鼓浪屿千万别再去日光岩挤人海了,那些记载着历史时光的别墅,才是鼓浪屿的精髓。

强烈安利最接地气的鼓浪屿小众精品路线,让你行走在鼓浪屿上人少景美的浪漫之地!

一、鸡山路:

殷宅(鸡山路16号)--安献堂(鸡山路18号)

鸡山路是鼓浪屿上一条游人鲜至的小路。

1、殷宅

建于1925年,由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殷承宗的大儿子殷祖泽设计,系西欧法国韵味。殷承宗,主创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迄今中国最重要的,在世界范围传播最广和演奏最多的钢琴作品。

它的特点是就地取材,基地上开采出来的花岗岩条石砌墙,粗犷豪放,既有闽南石乡的个性,又具文艺复兴反朴归真的感觉。内厅有五个拱券,三厅相连,四个卧室。全楼有四套卫生设备,显示设计者的文明意识。院内的黑松,与别墅同龄,仍苍劲挺拔。

2、安献堂

安献堂为纪念安夫妇的功绩,建于1934年的一幢白色花岗岩校舍屹立在鸡山路上,以花岗岩为全石构建筑,共3层。屋顶为平顶式,四周设高1米的石砌女儿墙。

该建筑为美国建筑师设计,注重功能和结构,立面处理简洁、明快。粗犷美观,牢固实用,是鼓浪屿唯一以条石堆砌而成的三层方块大楼。

既有闽南地域的特点,又有美国大楼风格的建筑艺术。

二、鹿礁路:

博爱医院(鹿礁路1号)--林氏府(鹿礁路15号)--天主堂(鹿礁路34号)

1、博爱医院

建于1935年的日式建筑,平面结构呈日字形,内部以日本格调为主,门窗有圆拱、多为平窗,整体造型朴素大方,具有特征景观价值。

博爱医院创办于1917年,当时是日本人办的医院,是当年岛上规模、设施和医疗水平最为先进的“非盈利的慈善事业”。

抗战胜利后辈国民党政府接收。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后改为“一九四疗养院”,现为招待所。

2、林氏府八角楼

八角楼在林氏府内,建于1915年,属法式建筑,有南欧风格,兼有巴络克韵味。台湾垦抚大臣的林维源,携全家内渡定居鼓浪屿。

他先买下一幢英国船长的别墅,称“大楼”,而后再建一座“小楼”(后因失火小楼被烧毁)。

1915年,林菽庄在大小楼之间建一别墅,称“八角楼”,并增设连廊将三幢楼宇连在一起,通称“林氏府”或“府内”。八角楼共5层,为塔式建筑,立面呈多个八边形,故名。正门方柱拱券,双旋台阶,门楣、窗楣均塑缠枝蔷薇、飞翔白鸽,颇具巴络克风韵。

3、天主堂

建于1917年,为哥特式建筑,其特点是目光所及均为尖形,拱、门、窗、塔以及女儿墙的镂空装饰均呈尖形。室内天花为彩蓝色珠网结构,繁褥华丽。

该地址原为西班牙领事馆,后又改为法国领事馆,而后就变成一座哥特式天主教堂,这也是厦门仅有的一座。

三、安海路:

番婆楼(安海路36号) -- 三一堂(安海路69号) -- 时钟楼(安海路55号)

1、番婆楼

番婆楼是福建晋江菲律宾华侨许经权建造的,落成于1927年,目的是为孝敬母亲,许母平时换穿儿子们送得衣服珠宝,珠光宝气,街坊邻居称其为“番婆”。

该楼色彩鲜丽,造型别致,某些洛可可的特点与中国的传统工艺结合得非常和谐巧妙,这在鼓浪屿别墅群里是不多见的。它至今仍风姿绰约,风采不减当年,因被电影导演屡屡选中,曾在这里拍摄《廖仲凯》、《春天里的秋天》、《土楼人家》等多部电影。

2、三一堂

一座分送色的砖墙教堂,由教友募捐于1934年动工兴建。平面是拉丁十字形,每一面都有山墙,山墙下边由方柱分成三道高达3米的大门,底下带有条石砌筑的地下室。

室内宽敞明亮,中央是一个十米直径的穹窿,像一个大喇叭。会堂可容纳1千人左右的作为,音响极佳。诸多中外著名音乐家在无扩音的情况下演出都盛赞室内的音质效果。

3、时钟楼

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为当代的爱奥尼克式加装饰雕塑,立面简洁明快,采用水泥花岗岩碎石为本色,与走廊压条、台阶的花岗岩色调自然融合。

位于安海路55号。因其外形颇像自鸣钟,故称为“时钟楼”又名“宜园”时钟楼大约建于20世纪20年代,它的确切建成日期和始建主人一时无可查考,只知道第一位业主为一陈姓巨富。

全新的鼓浪屿游玩攻略,你的黄金周有没有蠢蠢欲动!

除了上岛游玩,在岛内也有很多好吃的等你哟!位于官邸、莲花、创新园都有的臻府蒸汽海鲜,绝佳的鲜活海鲜和独特酱料,绝对能俘获你的味蕾!

相关关键词:厦门鼓浪屿旅游
下一篇:婚礼祝福语(婚礼祝福词简短大气)
上一篇:虚拟专用网络(虚拟专用网络通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