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是什么意思(逝者如斯夫到底说的是啥?)

2022-07-16 17:45: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8

死者是什么意思?(死者是什么意思?)

我们常说“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古代也有一句话“诗达不到理”,意思是《诗经》的解释没有固定的规则,这些话都很容易理解。看电视剧,看小说,读诗,难免会有各种解读。

事实上,不仅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能够产生各种理解,思想经典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解读甚至误读,这也是形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讲了一些对中庸的误读,今天我来讲讲孔子的另一句名言——“逝者如斯夫”。

这段话我们也很熟悉。原文是“子在川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子涵》。现在,对这句话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说,孔子看到波涛汹涌的河水时,觉得时间如流水般流逝,表达了一种人生如眨眼的感觉。

其实这样看很正常。在颇具影响力的《论语》中,像杨伯钧先生这样的前辈曾经说过:“孔子的话只是感叹时光流逝,永不回头,未必有其他深刻的意义。"

这受欢迎吗?实际上,这是值得怀疑的。

如果只是孔子一句不经意的感叹,估计不会被大师记录在《论语》中,杨老师自己也没能给出更合适的解释。更何况,之前的大儒家都研究过这句话,不能随意忽略。

所以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句话的语境。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句话被解读为一种关于时间流逝的悲伤,在历史上并不是主流。

《河上的叹息》最早的评论来自孟子,孟子的弟子曾问他:孔子多次赞美水,那么他是如何看待水的呢?

孟子这样回答:

原泉混混,日夜熬夜,留守在盈科,无处不在。如果你有,你可以拿走它。如果没有地基,7-8月间雨水会聚集,沟会满。如果它干涸了,它可以站着等待。所以,君子羞于听闻爱情。

这段话的意思很有趣。孟子说,活跃的水日夜翻滚,填满坑坑洼洼,然后继续奔流,直到大海。有渊源的东西就是这样,所以孔子认为这是水的功德。如果没有源头,就像七八月份经常下雨一样,沟渠和坑洼会被水填满,但很快就会干涸,所以如果名不副实,君子必自愧不如。

孟子被称为亚洲圣人,这个解释也是孔子最近的解释,所以后来被很多人重视。显然,孟子的观点与今天的人们完全不同。在孟子看来,这段话一点也不可悲。他认为孔子把水和人的德性联系起来,是为了督促学后生提高修养。

这里我们需要提到一个概念,“比德”。这是“比德”,不是“德比”。所谓“德”,是指天地自然中的事物与人的道德属性之间的联系,如“以德为水”,孔子也说“以德治国,如北辰居其位,众星拱之”

在古人看来,天人合一是不可分割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早已存在。《周易》六十四卦以自然现象的变化解释人生哲学。这种观点与我们现在的三种观点有着根本的不同。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理解古人的一些做法,恰恰是因为世界观的这种差异。

荀子也在这个概念下进一步阐述了这句话。他假借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写道:

孔子看着从东方流来的水,子贡问孔子:“君子必看洪水的原因是什么?”

孔子说:“夫之水,大耻,万物无为,皆如德。其流也在碑下,拘须循其礼,如义。不累,像陶。如果你决心做这件事,你应该发出声音。如果你在一百英里的山谷里,你将无所畏惧,勇敢无畏。主量必须相等,就像定律一样。收益不是一般的,而是正的。这个湖很小,似乎可以观察到。从外到内,都是新鲜的,又似乎是精致的。其万折也必东,似志也。所以,必须观察洪水的是君子。”

荀子认为孔子把水比作君子之德,体现了德、义、德、勇、法、义、察、炼、志的最佳美德。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对象,是一个看到就需要停下来学习的模式,所以有一种来自四川的感叹。后来董仲舒也做了类似的解释,意思也差不多。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东汉时,在纪念发明地动仪的天文学家张衡的碑文中,作者这样评价这位见多识广、背得滚瓜烂熟的学者型官员:“你睿智、敏感、好学,如四川之死,日夜不睡”。可见当时就像四川之死一样,是用来歌颂人的。

因此,在先秦两汉时期,孔子的话被用作劝诫,鼓励学生修身养性,没有任何颓废的情绪。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感觉时间流逝的解读的?答案是魏晋。

学者郑玄曾写道:“去了,去了。人言如水,伤人无益。”时间一去不复返,但大道依旧未能在世间使用,令人心酸。这应该是第一个从这个角度解释孔子话的学者。

郑玄是汉末一位伟大的学者。他的时代并不平静。从东汉末年开始,整个中国经历了三个世界,五个蛮荒的中国。这一时期,灾害猖獗,瘟疫频发。数百年来,这是一个动荡的世界。

三国虽然是我们眼中的英雄时代,但也意味着是动荡的时代。就连曹操这样的枭雄也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歌舞”而悲哀。因此,学者和学者对世界和人生的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茫然甚至绝望。

李泽厚先生曾说:“这种对生死的关注,对人生的悲凉、短暂的感慨和叹息,从建安到晋宋之际,从中下层到皇室贵族,流传了相当一段时间,空成为了整个时代的典型基调。"

透过魏晋诗歌,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易逝生命的悲伤随处可见,甚至在空之前。

在《短歌行》中,“对酒对歌,人生几何,如朝露,难去。”在《古诗十九首》中,“人生不足百岁,老是牵挂千岁”是同一个基调。

所以在当时,用这样类似的态度或视角来解释经典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对经典的解读也会反过来影响文学创作。郑玄等儒生的“哀亡”说,也影响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如“逝者如斯夫水,哀此故,别离也”,“临川路过之感,爬山越近哀”,这些几乎都是哀亡说的文学表达,所以后来这种解读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诗歌中。

所以“感时过境迁”的说法更多是由于时代的原因,大大背离了孔子的初衷。

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当初的《论语》,这一点我们能感受得更清楚。

在《论语·子涵》中,第十七章是死者的一章,其他章节的意思都很清楚,大部分都是鼓励后人学习。例如,第18章,接下来是第17章,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像情人一样善良的人。”在第21章,子打电话给颜渊,说:“可惜!我看到它前进,但我没有看到它停止。”它是一种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语言。

退一步说,即使孔子在川上的话是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也更可能是“闻道,夜深人静”的感觉,而不是“感晨露,感悲生”的哀叹。

所以,当我们再次想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时,不妨想想先贤们面对东河、做大川那样的人、不断学习、意志坚定时那种催人奋进的情怀。

下一篇:莘莘学子下一句是什么(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上一篇:我爱祖国简笔画(简笔画我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