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的习性(关于山斑鸠的知识)

2022-07-14 12:45:1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02

斑鸠的习性(关于斑鸠的知识)

斑鸠(学名:东方斑鸠)是多佛科斑鸠属的一种鸟,有6个亚种。体长约32厘米,颌部直或微曲,嘴基部软,覆蜡膜,嘴端肿胀角质;脖子和脚很短,小腿完全是羽毛。上半身以深色扇贝为标志,羽缘褐色,腰灰色,尾羽近黑色,尾尖浅灰色。下半身多为粉色,脚为红色。带着高频的“噗噗”声起飞。成双成对或单独活动,多在空旷的农耕区、村庄和房屋、寺院周围或小水沟附近,以地面为食。大部分食物都带有一粒谷物。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印度、东北亚、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北方的鸟去南方过冬。

形态特征

斑鸠是雌雄同体的。而前额前部为蓝灰色,后脑勺至颈后部变为栗色棕灰色,颈基两侧有一条带有蓝灰色羽缘的黑羽,形成显著的黑灰色颈斑。背部为褐色,各羽缘为红褐色;下背部和腰部为蓝灰色,上尾部和尾部均为棕色,羽毛末端为蓝灰色,且蓝灰色羽毛末端向外越宽。最外面的尾羽的外稃是灰白色的。肩部内侧的飞羽为深棕色,羽缘红棕色;中间和大的侧羽板呈深灰色,羽端较轻。飞羽呈深褐色,羽缘较浅。下半身为红褐色酒,下巴和咽喉处沾有粉红色,胸部沾有灰色,腹部为浅灰色,胁腹、腑、尾覆有青灰色羽毛。虹膜是金黄色或橙色,嘴是铅蓝色,脚是洋红色,爪子是棕色。

栖息地

栖息于低山丘陵、平原和山地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果园和农田、竹林和房屋旁的树木。

生活习惯

习性:经常成双成对或小群体移动,有时成双成对栖息在树上,或成双成对一起飞翔觅食。如果雌鸟受伤,雄鸟在受惊空盘旋鸣叫后,会多次飞回原地。它们在地面时非常活跃,经常小步快速前进,边走边觅食,头前后摆动。飞行时,翅膀经常搅动,笔直而快速。有时它们会滑行,尤其是从树上飞到地上的时候。声音很低,它的声音就像重复了很多次的‘ku-ku-ku’。

饮食习惯:主要吃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草籽、幼叶、嫩芽,以及农作物,如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绿豆、油菜籽等。,有时还有昆虫如鳞翅目幼虫和甲虫。觅食多在林底、林缘和农田。

分布范围

分布: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中国、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韩国、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泰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

鸟类:奥地利、加拿大、丹麦、埃及、芬兰、法国、德国、希腊、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科威特、马尔代夫、挪威、葡萄牙、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瑞典、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和美国。

来历不明:阿曼。

中国分布:北有黑龙江,南有海南岛,南有港台省,西有新疆、西藏,分布全国各地。

再现模式

繁殖时间为4月至7月。一般年产量是2窝,搬来的时候一般是成对的。窝在树林里的树上,也窝在竹林里,房子旁边的孤树或灌木丛里。通常在树干附近的树枝上筑巢,高度在地面以上1.5-8m。巢很简单,主要由枯枝交错堆积成圆盘状,结构很松散。你可以从下面看到巢里的蛋或小鸡。巢的大小为外径14-18厘米×16-20厘米,内径8-10厘米×8-11厘米,高4-8厘米,深3-5厘米。窝里没有内垫,或者只有几片叶子、苔藓和羽毛。每窝产卵2枚,卵呈椭圆形,光滑无斑,大小28-37毫米×21-27毫米,重7-12克。雌雄亲鸟轮流孵蛋,孵化期非常爱巢。有时人在巢下行走或停留不离巢,潜伏期为18-19天。小鸡是晚熟的。刚孵化时,雏鸟光秃秃的,没有羽毛,身上只有几根稀疏的黄色绒毛。雌雄亲鸟一起饲养,雏鸟把嘴伸进亲鸟的嘴里,以亲鸟从风袋中吐出的半消化的乳白色食物“鸽子奶”为食。经过18-20天的喂养,雏鸟就可以离巢飞翔了。

下一篇:微信怎么发朋友圈(怎样转发信息到朋友圈)
上一篇:西安空调拆装(西安拆装空调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