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动态市盈率(股票静态市盈率是什么意思)

2022-07-13 02:05: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24

什么是动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是什么意思)

众所周知,在股市中,估值决定价值,价值决定股价!

股票价值越高,估值越低,机会越大。

鬼獒价值越低,估值越高,风险越大。

所以单看股价是没有用的,因为股价不能反映估值,所以不能反映价值,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说服力。

我们真正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区分估值,因为它决定了价值。

对于估值,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分析方法就是用市盈率来判断。

今天重点介绍一下市盈率!

股票市场的市盈率是多少?有哪些种类?

市盈率是一个通用术语,简称市盈率,简称市盈率或PER,分为三类:

1.市盈率(动态),动态市盈率=当前价格/每股年度“估计”收益。

2.市盈率(静态),静态市盈率=上一年度当前每股价格/每股收益。

3.市盈率(TTM),也称为滚动市盈率,是当前价格/前12个月收益的总和。

那么,如何解释这三个市盈率呢?我们用三个例子来说明:

①市盈率示例(动态):

假设某上市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利润为5亿元,后续2019年Q2~Q4的利润尚未落实,此时动态市盈率将以预估的方式将2019年全年利润计算为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从而通过动态市盈率=现价/预估年每股收益的公式计算出一个结果。

②市盈率示例(静态):

假设2019年刚刚开始,在计算一家公司的市盈率(静态)时,将以之前的2018年利润作为计算方法,即当前价格/(2018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4)

③市盈率示例(TTM):

假设2019年已经过去了四个月,那么计算公司市盈率(TTM)的方法是利用过去四个季度的数据计算当前估值,即2018年Q2~Q4利润+2019年Q1利润计算当前上市公司的TTM值;

结论:基于三种市盈率的优缺点,滚动市盈率TTM采用了过去四个季度的财务数据,能够更全面、更直接地展现大周期内的现状,既弥补了季节性带来的客观差异,又避免了预测市盈率的不确定性。

所以市盈率(TTM)其实更受投资者的追捧和信任,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我们需要对市盈率的估值有一个认识,就是“简单”,但不能这么简单!

其实用市盈率来判断高估和低估的方法很简单,但没那么简单!

简单来说,一些现成的数据可以反映一只股票或指数的估值!

但不简单的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股票,不同的数据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普通市盈率判断数据是这样的:

PE在0-13左右:意味着价值被低估;

14-20左右的PE:即处于正常水平;

PE 21-28左右:表示数值高估;

PE 28以上:即反映股市投机泡沫;

以a股上证指数为例,即便如此。自1991年a股成立以来,我们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熊市,每一次,只要上证指数的市盈率(TTM)低于20倍,就处于合理正常的水平,如果低于13倍,就是超卖,严重低估,对于普通判断来说完全正常!

这就是我所说的“简单”。一个数据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不需要动脑,只需要做个参考。

但是,如果换个市场,以美国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参考,答案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可以看到,从1900年到2009年,美国股市也经历了多次牛市和熊市周期,出现了所谓的高估期、风险期、理性期和低估期。

但是,与14-20左右的PE表示处于正常水平,21-28左右的PE表示价值高估的标准相比,就不那么合适了。

比如1996年a股市场516点触底时,市盈率只有19倍,而在美国,19倍的市盈率可能已经到了高风险区,这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所以,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金融市场,结果完全不同。这就是我所说的“不简单”!

这种“不简单”不仅体现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也体现在同一个金融市场的不同行业和行业!

对于银行、房地产、建筑等行业来说,他们未来的利润和空是看得见的,也是非常稳定的,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这个时候的行业平均市盈率非常低,大多在10倍左右甚至更低。

这个时候用标准来判断PE在14-20左右,显然是错误的,说明处于正常水平。

同样,对于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那些具有无限可能性和发展空的行业,其利润增长和关注度,甚至对未来发展的贡献度都比较高,所以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也会有所提升。

这时候用标准判断PE在21-28左右可能是错误的,意味着价值被高估了。

这也是不容易的另一个原因!

个股也是如此!

如何真正用市盈率来判断估值(TTM)?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问,怎么才能真正用市盈率来判断估值(TTM)?其实有办法,那就是“重仓股”和“重周期”!

“重仓股”,既然我们知道不同的市场、不同的行业甚至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参考标准,那么就可以直接从个股入手,这样直接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重复周期”,既然我们知道一些短期数据不能保证一个可靠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更长的周期内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一个估值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案例1,银行股:

我们都知道银行股的市盈率普遍很低,用传统的数据无法判断是真的高估还是低估。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强调个股”和“重复周期”的策略来应对。

例如,2009年至2019年的十年间,银行股10年平均市盈率(TTM)约为7.59倍,历史最低市盈率(TTM)为4.37倍。

那么10年以上的平均市盈率(TTM)越是7.59倍,实际上意味着风险越大;

越接近历史最低市盈率(TTM)为4.37倍,这实际上意味着估值越低,机会越多;

此时,一个专门针对银行板块个股的10年宏观周期指标,将比那些单一的、官方的市盈率判断值数据更可靠、更契合!

二、新能源股:

同样,我们找了一个新能源板块的股票作为例子!

1.找一个大周期的数据,可以是3-5年,也可以是5-10年。周期越长,参考值越高;

2.然后找出其大周期的中线数据,比如是10年平均市盈率(TTM)的38.21倍;

3.找出大周期历史最低市盈率(TTM)数据为16.69倍;

最后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判断,跌破大周期中值是正常的,越接近历史最低数据越意味着低估和低估高值。

相反,你离开平均市盈率中位数(TTM)越多,估值越高,风险越大,机会越小。

无需再次引用“PE在21-28附近意味着价值被高估”和“PE在28以上意味着股市存在投机泡沫”的指标来判断。

结果更有说服力,更符合各领域各行业的特点!

结论:

市盈率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指标,看似简单,却很“不简单”!

大多数投资者只是“不理解”市盈率,因为他们没有关注它、研究它、思考它。他们总是停留在表面,这是不行的。

越简单越有效。只有透彻理解简单的事情,才能提升自己的投资水平和认知!

PS:不过要记住的是,所有的参考都是基于稳定盈利的业绩,否则数据就没有参考价值了!

就像下图中一只股票的市盈率(TTM),一会突破万点估值,一会变成负值,所以这种数据没有参考价值,没有研究的必要。

下一篇:弩的做法(弩的做法简单)
上一篇:使徒行者第五个卧底(使徒行者五个卧底是哪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