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

2022-07-11 16:00: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5

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五种表达方式:叙事、描写、抒情、解释、讨论。

1.叙事:指作者对人物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之间的过渡空所做的叙述和解释。

功能:让读者了解故事、人物等方面。

2.描述:对人物、事件、环境的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渲染气氛,调动读者的积极性,让读者看到人,听到声音,感受到与周围环境的亲近,感受到强烈的艺术影响。

环境描述的作用:

(1)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为人物的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②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

④打好基础,促进故事发展。

⑤语言描述功能:

⑥描述人物。

⑦直接表达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⑧揭示人物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⑨预测和推动故事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和时代特征。

人像描述的作用:

(1)刻画人物。

②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③展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④动作描述的作用:

⑤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⑥描述人物。

⑦展示不断变化的姿势、感觉或态度。

⑧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

表达式描述的功能:

(1)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描写人物,体现人物品质。

3.抒情性:在具体叙述和充分描写的基础上,表达和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

抒情性:抒情就是表达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指由正式话语组织起来,象征性地表达一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文学活动。相对于叙事,它具有主体性、个性化和诗化的特征。抒情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通过现实在意识中的审美转化,实现精神自由。它是抒情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情感结构与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风格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文学作品和叙事中常被用作重要的辅助表达方式。

这种感觉有两种表达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指作者在叙述的基础上直接倾诉自己的感受。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到叙述、描写、议论中,使感情与作者、叙事、景物、对象融为一体,这种感情的表达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作用:增强文章感染力,突出中心,深化主题。

4.讨论:作者对某一讨论对象发表意见,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作用:a .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B.一般都比较短,起到画龙点睛、澄清或深化中心的作用。

5.说明: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点。

功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背景、环境、物体细节等。从而提炼文章或对象,帮助他们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叙述:说明背景,为后面的描述做铺垫:解释...详细而清楚地介绍...科学准确;抒情诗: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描述:人物描述:形象地描绘...表现出…的性格...

下一篇:范增是怎么死的(项羽的亚父范增是怎么死的)
上一篇:投掷实心球(投掷实心球的出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