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谈亲子教育(杨幂和俞灏明谈过吗)

2022-07-09 05:30:1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7

谈杨幂和育儿教育(杨幂和哈姆谈过吗)

最近#杨幂谈育儿教育#的话题上了热搜,因为杨幂参加综艺节目《密室》的时候,节目组为嘉宾策划了一个家庭教育展。当杨幂看到“养你有什么用?”而墙上的“如果你再这样做,你的父母就不会要你了”,她说,“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应该给他们空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同时,她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全的灵魂,尊重和热爱生活,享受自由的生活,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的观点得到了网友的一致支持:杨幂的教育观很棒!

生活中,似乎很少有父母能尊重孩子的选择。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到处都可爱,但是越长大越不像小的时候那么可爱。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很多缺点,但优点并不明显。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做不好。

不能正视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为什么呢?

01.只关注孩子的缺点,不关注孩子的优点,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失明”的现象

前几天,妈妈群里的几位妈妈在聊天,聊着自己的孩子。一位妈妈说孩子吃饭慢是无法忍受的,另一位妈妈说孩子做作业拖拉是她最难接受的,还有一位妈妈告诉我们一件事,说孩子“没能力教育”,“简直没救了”。

原来,每次孩子喜欢把袜子脱下来放在客厅的电视柜上,虽然妈妈每天都提醒他脱下来的袜子要扔进洗衣机,但孩子什么都不记得了。为了这么一个小问题,我被打被骂发脾气,孩子就是改不了。

这是小事,但已经上升到原则的高度。妈妈觉得看起来很小,但是和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关系,所以一整天都在坚持。妈妈认为“这样的小事我连想都想不起来,以后也做不了什么大事,所以对孩子很失望。

其实这种现象发生在这位母亲身上并不是偶然的。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注意力不集中性失明”。那么什么是“注意力不集中性失明”呢?理论上,“注意力不集中失明”现象的解释如下:

人们主动(有选择地)关注一件事,而忽略所有其他事情。也就是说,我们总是有选择地关注我们关心的事情。

《培养优势》一书曾经说过,选择性注意是我们大脑过滤输入信息,避免信息过载的一种方式。在任何时候,我们的大脑接收的信息都比我们能处理的多得多。通过有选择地关注一个方面,大脑可以理解世界,但代价是忽略了其他方面。

说白了,当妈妈们关注到“慢吃”“慢作业”“松袜子”这类事情时,孩子的其他所有行为都被忽略了。母亲有选择地专注于自己最不能承受的事情,于是变得挑剔,看不到孩子的其他优点。一个小问题掩盖了孩子的所有优点。

02.“注意力不集中失明”现象的根源在于父母的投射机制。

曾经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你的今天就是你孩子的明天。如果你今天对你的孩子大喊大叫,不要怪他明天对你大喊大叫。如果你今天对孩子不耐烦,不要怪他明天对你不耐烦;今天,如果你把孩子培养得不如别人,明天不要怪他你力量不足。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界限,不要怪他不负责任。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当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让我们无法忍受的时候,我们真的是在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生自己的气。

比如上面说的那个在电视柜上受不了孩子袜子的妈妈,我去过她家,她是一个很不喜欢收拾屋子的人。她喜欢同时把东西放在自己方便的位置,一边抱怨家里乱七八糟,还经常乱七八糟地收集。

当她对孩子发脾气时,她认为她是在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看到孩子的行为就像看到了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反映了她平时的邋遢,也反映了她不想看到的自己的一面。当这些不良行为发生在她的孩子身上时,就会触发她的投射机制,让她不得不面对自己身体里存在的问题。其实她潜意识里讨厌自己的坏习惯,但又不愿意正视。

03.如何正确面对“注意力不集中失明”现象

美国成功的教育家拿破仑·希尔曾说:“每个孩子都有很多优点,但父母却恰恰相反,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认为只有管理好自己的缺点,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其实这就像一个瘸腿的工匠,不可能做出完美的瓷器。”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注意力不集中盲目”的现象,把“坏事”变成“好事”呢?

(1)转移“注意力不集中性失明”的焦点

在“注意力不集中失明”的现象中,父母大多只关注孩子的缺点,从而忽视了孩子的优点。这个时候,父母的情绪通常是消极的。当他们看到自己“屡教不改”的坏习惯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在孩子身上时,他们体内的戾气就开始上升,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鸡飞狗跳。然而,如果我们能把“注意力不集中的盲目”的焦点转移到孩子好的方面,这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就拿之前说自己受不了孩子的袜子放在电视柜上的妈妈来说吧。后来我和她聊了聊,仔细分析了她的心理,然后告诉她要善于转移注意力。比如孩子在家换鞋,把袜子随手放在电视柜上,那么我们就可以注意到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的良好表现,比如换完鞋后顺手把鞋子放在鞋柜里。这时,我们可以表扬孩子做事有条不紊,把鞋子放好的行为,然后冷静地告诉孩子下次把袜子放进洗衣机。

妈妈照我说的做了,第二天天真的孩子把袜子放进了洗衣机。

所以,如果我们能懂得多关注孩子的优点,适当忽略孩子的缺点,然后在表扬优点后巧妙地改正缺点,会比执着于缺点更有效。

(2)家长要明白,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并不是相反的极端。

很多父母之所以只关注孩子的缺点,是因为父母故意放大孩子心中缺点的影响。就像之前的妈妈一样,她认为孩子放错袜子的行为虽然小,但影响深远,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关,但其实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并不都是绝对的。

我举个例子:我的孩子一直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每天上幼儿园的时候,他都会主动跟校医和保安叔叔打招呼。然而,有一天父亲去给他送行时,他特别无精打采,因为晚上没有好好休息。那天他没有跟校医和保安打招呼,撅着嘴,一副不高兴的样子,但还是没有理会父亲的提醒打招呼。回来后,爸爸告诉我,孩子很没礼貌,连基本的早安问候都没做。

但其实每个人都是感性的,更别说孩子了,就拿父母来说吧。通常情况下,有可能当我们回家时,我们会向社区保安问好。但是有一天,我们很累,我们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在乎也懒得和任何人打招呼。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所以,当我们把这种心理延伸到孩子的教育中时,有些孩子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些孩子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缺点明显的孩子就没有优点,就等着我们去发现和培养。所以不要盯着一个小缺点,要善于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三)家长要多关注自己的感受,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仔细想想,其实每个家庭中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因素都是相似的:孩子吃饭慢,做作业慢,喜欢玩游戏,不按照大人规划的节奏...

我们可以允许自己生气、愤怒和失望,但我们不能只是沉浸在这些负面情绪中。很多家长刚开始还不习惯,然后慢慢絮叨,情绪高涨的时候就失控了,而孩子往往一脸茫然,不明白为什么一点小事就能点燃父母的情绪。如果一味沉浸在这些负面情绪中,只会越来越愤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非但没有对孩子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最终我们认为不好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纠正,反而可能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和亲子关系的崩溃。

作为家长,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感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发泄情绪而生气,在生气前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问问自己生气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摆脱现在的困境,如何缓解亲子关系,如何帮助孩子一点点改变。

总之,在教育孩子和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善用表扬,让孩子的优点最大化。当孩子的优点足够明显时,孩子就会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越来越好。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业母亲。我喜欢阅读、写作和绘画。我用左手写字,用右手带宝宝。我坚信,即使生活在一个满是鸡毛的地方,心里也应该有自己的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和宝宝一起写日记,或者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和宝宝一起写日记,一起讨论育儿问题。

下一篇:许昕为什么叫大蟒(许昕的绰号叫“大蟒”有什么来历啊)
上一篇:谁打过玻尿酸(打玻尿酸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