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发明了什么(达尔文研究了什么)

2022-07-07 19:45: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33

达尔文发明了什么(达尔文研究了什么)

达尔文的新画像

发明生物进化论的达尔文(1809 ~ 1882)是科学史上的异类。

除了他之外,很少有科学家能活到100岁以上,由于他的个性或理论,在公共论坛上仍然会出现情绪化的争论。时至今日,达尔文的批判性著述继续层出不穷:著者纷繁复杂,学过生物学的,没学过的,能理解达尔文的,不能理解达尔文的,似乎只要大局为重,牺牲一些书呆子学者的战术是无害的,但他们越来越自信。批判达尔文就是反对弱肉强食的丛林主义、冷血的适者生存主义、以理杀人的蛋头主义。

达尔文学

学院里的学者肯定不会放过这么热门的话题。达尔文学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史研究中的一个突出流派。这不仅仅是因为书呆子学者们坚持下去,而是因为达尔文真的是一个拒绝被忽视的人。不管他的家庭背景如何,他留下的科学活动记录几乎是无与伦比的。

在达尔文发明进化论之前,最重要的科学活动是登上贝格尔号,去南美洲考察海岸,“公然为帝国主义服务”。

这次旅行花了五年时间(1831 ~ 1836年),他顺道收集了生物和地质标本。达尔文写了一本关于这次航行的游记(1838 ~ 1845),贝格尔号的船长也写了一本书公开发行。达尔文的旅行私人笔记也流传下来了,所以我们知道达尔文在船上要读什么书(比如弥尔顿的《失乐园》和洪堡的《南美热带旅行》,一本约3700页7卷的名著,当然最重要的是莱尔的《地质学原理》)。这次航行中收集到的标本至今仍然存在,大部分都是经过他力主或他本人的专家研究后发表的。达尔文向政府申请了1000英镑,并编辑出版了脊椎动物标本的研究成果(1838 ~ 1843年,5卷,包括他的游记)。达尔文发表了三篇关于这次航行的地质调查报告(1842 ~ 1846年),并提出了一套环礁形成理论来解释环礁的分布。他的游记和环礁理论立即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地质学家。

物种的原始性

这些只是达尔文出版《物种原始论》(1859)之前的公共活动。在贝格尔号航行结束后,他开始私下研究物种,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一个特殊的笔记本上。他的问题是:自然界的物种是固定单位还是流动的?物种会改变吗?不同物种之间有什么关系?当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个研究的结果,那就是物种原始主义。然而,这一系列关于物种的笔记几乎已经全部流传下来,这为学者们重构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过程提供了基础——既满足了窥淫心理,又能够研究科学创造的心理。

只对物种原始主义发展感兴趣的人,不禁暗自享受着丰富的研究资料。达尔文分别在1842年和1844年写下了他的主要理论。1844年的那本有230页,而且都完好无损。1856年,达尔文开始写他的大书,准备正式向世界宣布他已经苦思20年的异端学说。他不知道两年后,因为华莱士寄给他的一篇论文,他不得不改变路线,单独写一篇摘要,先发表,以保证他的优先权。

这份长达490页的摘要是《物种原始论》。它于1859年11月22日在伦敦上市,第一版的1250册全部在同一天被书店抢购一空。

《物种原始主义》前后共出版了六版(1872年第六版),每一版都进行了修订。1959年,《物种原始论》的编纂出版,每一版的修订部分都被标注出来,这给了学者们更多的时间去大惊小怪空。达尔文原著的十章手稿在1975年仍在排版,有近700页。据估计,如果这本书完成,将有两个巨大的卷。我想问:究竟是哪本《易经》留下了这么多线索,让人悼念、把玩、揣测?

达尔文的新画像

达尔文出版了17部专著,共计9000多页。剑桥大学出版社进行了一项庞大的工程:编辑《达尔文书信集》,按年代顺序出版,其中现存的达尔文书信超过13000封(7卷约4000页)。与达尔文通信的人包括著名的科学家、畜禽育种家等。除了家庭成员。

有这么多资料可以参考,难怪学者愿意钻牛角尖研究,玩腻了。但是,对于很多学者来说,“玩物丧志”这个词是永远承受不起的。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背负政治、文化和社会后果的负担,他们就不会有“彻底理解它”的冲动。

在过去的20年里,这些达尔文学者的努力创造了达尔文的新画像,使我们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这些新的见解有助于解决今天围绕达尔文进化论的意识形态斗争。鲍尔所出版的几本书以不同的形式报道了这些观点。鲍尔是凤头最有活力的达尔文学者之一。1983年以来出版专著6部,其中《进化史》(1983 ~ 1989)成为标准教材。

自然选择理论的命运

鲍尔特别强调了两个要点。

首先,我们都知道达尔文的物种原始主义有两大成就——确立进化事实和提出自然选择理论。1859年后,虽然大多数人接受了进化的事实,但很少有人相信自然选择理论。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许多学者开始认为自然选择理论濒临死亡——当时各种流行的进化论的共同点是目的论宇宙论。

换句话说,人们更愿意相信进化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在19世纪,人们可以在地质序列、古生物序列、人类文明序列和人类历史中处处发现进步的事实。进步看似是宇宙变化的根本原则,但在达尔文的世界里,进步毫无意义:只有生命的生殖冲动、适应压力和有限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本没有目的。

1900年,学者们重新发现了孟德尔遗传学论文,这对自然选择理论没有帮助。相反,用孟德尔遗传学解释进化的学者认为突变是进化的动力。

后来,从1920年到1940年,包括孟德尔遗传学和生物统计学在内的几种不同的生物学研究方式发展并产生了互补的结果,进而逐渐形成了“综合论”。然而,这是另一个故事。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知道,在五六十年代兴盛起来的“综合论”的核心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但这种自然选择理论是在截然不同的科学语境中发展壮大的。1959年,参与英语世界“综合理论”建设的学者们齐聚一堂,庆祝《物种原始主义》出版100周年,个个兴高采烈。但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自然选择理论自问世以来从未如此美丽。

任何指责进化论只是一套意识形态(或伪科学)的人,首先必须仔细考虑这段历史的意义:19世纪流行的意识形态与自然选择理论所蕴含的宇宙观是绝对不相容的,所以很少有人相信自然选择理论。20世纪初,新兴的生物学研究领域,其成果具有打破传统意识形态的功能,创造了一条有利于接受自然选择理论的主线。

达尔文的政治学

如果忽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他的名气和地位从何而来?我们都知道,达尔文在搞清楚自然选择原理20年后,才正式发表了他的自然选择理论,可见自然选择理论的异端程度。1844年,他写完一份230页的手稿后,特意保留了一份遗嘱,并安排在他死后将手稿出版。这说明他对自己的理论充满信心,但信心终究抵挡不住被迫害的恐惧。达尔文的理论有什么异端之处?

简单地说,任何否认上帝在自然界的力量的理论都是异端。上帝的力量包括:创造一切,创造自然界的秩序,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人。人类秩序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这种信仰,即宗教权力和皇权分别掌管俗人的精神和世俗事务。崇尚进化,相当于切断了上帝与自然的关系,同时颠覆了人类的秩序;进化论可以作为“反建制”运动的武器,这就是原因。唯物主义者主张宇宙的构成单位是非精神实体的物质,支配物质的原理是自然规律。因此,进化论、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总是有着暧昧的关系。

1859年《物种原始主义》出版后,尽管各种批评纷至沓来,达尔文显然没有受到迫害。他不仅没有受到迫害,还获得了1864年皇家学会和1879年皇家医师学会的奖章。况且他死后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这似乎不是对待异端的正统方式。

这里我们不得不谈谈“科学的政治”,或者说“科学的政治方面”,科学史家最近特别关注这个问题。传统的科学史家看待科学,往往只关注与追求知识直接相关的活动;然而,为了追求知识,科学家必须调动和掌握资源。比如,他至少要有足够的衣食来买书、设备和助手,发表研究成果是一种经济资源。科学家还必须说服掌握政治和社会资源的人获得他们的支持,或者至少不让他们怀疑或被打扰;此外,在资源有限、面对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连恒的聪明绝活可能比渊博的知识更能赢得支持。

达尔文是一位传统的绅士科学家。他一辈子没拿过工资,一直在自费学习。自从他弄清了生物进化的秘密,“如何让世界接受他的理论”就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达尔文卓越的政治才能尤为引人注目。

在出版《物种的原始主义》之前,他就开始精心挑选党羽,通过镜头吐露心事,呈现文稿,引导他们做思想改造。他还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为年轻的后进生找工作。这样做相当于在科学界布置了隐藏桩,可以保证一旦世界发生变化,就会有人及时响应。植物学家胡克、解剖学家赫胥黎等人就是这样一堆。《物种原始主义》一出,他们都被邀请写书评。编辑们哪里知道自己已经“磨砺了需求,获得了动力”?几篇书评不足以改变习俗,但至少可以防止舆论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

学者们仔细探究了达尔文身边这群年轻党员的思想,发现他们的思想分歧相当大,所以不能都视为达尔文的信徒。赫胥黎以自己是达尔文的斗狗而自豪,他被认为是一个错误的信徒。比如,他在读完《物种原始主义》后,立即给达尔文写信,指出达尔文不应该排除跳跃进化模式。换句话说,他认为进化不一定是渐进的。此外,赫胥黎并不欣赏自然选择理论。他只需要可以用于讨论、辩论和武器的进化思想。赫胥黎代表了当时一个新的职业科学家,他必须用犀利的思想工具建立职业尊严和社会地位。进化论是赫胥黎的“武器”,这可以从他对工人的演讲中看出。

就连达尔文的搭档华莱士也不认为自然选择理论可以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两个例子足以说明达尔文的理论在当时是多么的不合适。达尔文可以掌握这群年轻的党羽,不仅依靠他们征服世界,还可以远程控制他们。没有高超的技术,他怎么混得下去?

达尔文兜售自己理论的叙事策略也值得我们关注。如前所述,《物种原始论》共出版了六版,每一版都进行了修订。从之前的修订可以看出,达尔文似乎越来越不重视他的自然选择理论,这使得“用进弃出”的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相关文本分析的角度来看,这是他的战略应用。在论证中不突出小说元素,刻意使用隐喻或模糊语言,巧妙地利用读者的偏见,就能达到鬼鬼祟祟的目的。让世界接受进化的事实,让世界相信进化是正当的学术研究课题。毕竟势在必行。让进化的“挑战”先成立,自然选择理论才会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下一篇:黑色裙子搭配(黑色半身裙搭配什么上衣)
上一篇:少林寺大漠英豪(少林寺大漠英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