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取西川(刘备取西川内容简介)

2022-06-25 21:05:1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6

刘备放弃(刘备放弃简介)

文|李斯达

后来刘备夺取了刘章的基业,把巴蜀据为己有。虽然他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他在政治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此之前,刘备总是标榜自己“欲信天下之义”,“逢战必反曹操”,“曹操有急事,我从宽处理;去他的暴力,我是仁慈的;操,我忠心耿耿。”然而,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他赖以成名的慷慨、仁义都破产了,道德上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在围城期间,法正曾经给刘章写了一封劝导信,说:“至于卒,左右达不到英雄所为之道...不要瞻前顾后,还要为国家做深谋远虑。”在一封宣扬自身合法性的劝导信中,韩吉集团的理由无非是“你不知道我们的英雄之路”这一虚无缥缈的真理,这可以从缺乏论据中看出。

刘备想以沉重的政治代价夺取土地,可能是因为他一直担心年老和不成功带来的沉重压力。正是在这种压力下,他不惜违背自己一贯的原则和初心,采纳了庞统、法正等人的意见。然而,背信弃义带来的恶劣影响远比他预想的要深远,尤其是对孙刘联盟。

刘备称帝,出自《三国演义》连环画《刘备征讨吴》江平所画。

就联盟本身而言,孙与刘在战略上其实有着巨大的差距:的最终目标是复兴汉朝,而江东集团的目标则是实现自己的皇业,联盟的基础是“抗曹灭贼”的共同诉求。对于刘备来说,在联盟中高举“匡扶韩石”的大旗,不仅是为了宣传联盟大义,也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孙权不敢公开谋取私人皇产,更加关注刘备在联盟中的利益。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想染指蜀国,刘备在“助汉”的前提下停止了扩张的企图,甚至成功让他把南郡让给了自己。然而,在接管淅川时,刘备却亲手扔掉了道德大旗,致使联盟从原本保卫汉朝的正义队伍,跌落到两个集团的可疑境地。既然“助汉”的压力不复存在,孙权自然要和刘备谈价钱和利益交换。建安十九年(214年),他率先派诸葛瑾到刘备那里讨要南三郡,挑起危机,就是这种心态的明证。

在放弃的过程中,刘备崩溃了,这在政治上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然而,在接下来的战略决策中,他一步一步地犯了错误。建安十九年(214年),他选择率领五万大军在荆州作战,这几乎是不明智的。此时他“扶汉”在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要慎重而现实地考虑盟友的诉求。如果他足够强大,可以同时对抗曹操和孙权,他可以放弃自己的土地;但是,如果他意识到他仍然无法应对双方,他应该对孙权采取更灵活的态度。事实上,直到现在,孙权还在努力维护联盟。危机是由于曹操攻打汉中,刘备急于与李讲和。他希望孙权发动攻势来缓解压力。孙权回国后,于八月向合肥发起进攻。

下一篇:古惑仔名字(好听混社会的外号)
上一篇: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类别怎么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