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怎样一种意境)

2022-06-24 17:33:0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04



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一种可以剥离原诗背景的情境描写。

杏花的开放一般是三到四月,是春盛时节的景象。卖花人采摘了杏花,进得城来,卖给深门大院的女子装点庭室,让春色肆意蔓延。

这种生意如今还有,我们走在步行街上,还经常会碰到卖花的少女和大妈,玫瑰最多,但是最有意思的还是白玉兰之类香气淡淡,不常见的花骨朵。

如今都是在人流多的地方,而宋朝的时候,理学盛行,大多女孩子都深藏闺房,难得外出。所以才会有“深巷卖杏花”的情境发生。

这两句其实都是写听觉,“一夜听春雨”中散发出诗人的一些别样情思来,春日正好眠,诗人为什么一夜无眠呢?背后多多少少有些事,让人心神不定。

清晨来临,远远听到卖杏花的声音,知道雨停了,春意从那些巷子里的声音里荡漾出来。

既悠远,又有着希望。



这两句诗发散性很强,如果单独拿出来,很容易激发不同读者的自身情境带入。这种寓情于景,却对感情指向模糊,正是晚唐诗歌的特色。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句子才能成为千古名句,而不是那些寡淡的说理句子——虽然高深,但老百姓不喜欢。

我们还是来看整首诗吧,看陆游这两句诗在他的表达中是什么意思。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六麻”部的七律。格律严合,文法严谨。

平仄严合,我们这里就不多讲了。仄起入韵格式在以往的文章和格律诗专栏都有推导讲解,没有必要反复说明。而且一般人读诗,更看重的是语音流丽和内容意境。

因为格律严整,所以发音流丽,没有诗病。



我们具体来看,如何“文法严谨”?

在专栏也曾经讲过,七律是有普遍文法的,即“起承转合”。而一首诗的真正内容,也就是真正的诗意导向,其实是暗含在“起、合”之中的。“承”是对“起”的延续,而“合”不但延续颈联的“转”,还要回归首联。

所以很多律诗可以使用“中二联截取法”——因为中二联一般是铺陈、描写,我们把中二联先放在一边,只看首尾联,如果诗意安排得当,就能得到一首表达心迹的绝句。

意思同样是完整的,只是相对来说缺乏描写铺垫,不过更加有利于我们读懂一些含义比较模糊的作品。



把中二联去掉,得到一首七绝: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依然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六麻”部的格律七绝。

但意思就明确多了,同时情感也更加凸显。

临安,就是杭州。1186年,陆游因为前一份公职上私自开仓放粮被弹劾,已经赋闲五年。其时他已经六十一岁,却因为闲居创作,诗名大盛,被宋孝宗召回朝廷授予严州知州。



就算是今天,这个年纪都已经退休了。原本以为就此诗酒度余生的陆游,忽然又要进京面圣。虽然雄心未曾衰退,但是经过几起几落,于世情早已经看淡了。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间的味道,就是世态人情。京华,京城的华彩,代指京城。

现如今的世态人情啊,淡薄得像纱一样,我本已江湖游荡,是谁又让我走马入京城,客居如此呢?

因为要等待面圣之后才能去严州就职,所以只能住在客栈,等宋孝宗召见,自然是“客居”京华。

注意,这里并不是真不知道谁让他来的,只是用这种提问来表示自己也是身不由己,是一种谦虚和客气。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素衣,是白衣。陆游的家是越州山阴,是今天的浙江绍兴,离杭州不过百里。正因为不远,虽然已经是“卖杏花”的结节,但是在清明前还是可以赶回家的。

一身白衣,不要被京城的风尘沾染才好,清明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面圣,然后回家扫墓,再去严州任职,估计陆游是这么安排的。

很多人读到这一句,理解是陆游拂袖而去,刚直不阿,似乎有点想多了。他对出仕没有任何抵触的,只有当官,才能真正发表自己的北伐建议,才能坚持自己混不吝的特质。

真的赋闲在家,空有脾气,有什么用?

这首七律就是交代这么个事情:陆游在客栈等待宋孝宗的召见,百无聊奈,只想早点完事,赶回家去上坟。



而蜚声千古的中二联,只不过是对他闲闷在居所状态的描写。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意盎然,我却被困在这里,好无聊啊。

住在小楼里,听了一夜的春雨,淅淅沥沥,既闲且闷。清晨醒来,雨已经停了,依稀听得巷子深处有人在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矮纸,即短纸,很小的纸张。斜行,斜着的行列。因为雨停了,所以是“晴窗”。细乳,茶中的精品。分茶,是指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这两句写得很精致,诗人在无聊中等待,用各种事情来消磨时间。

客居京华,很是清闲,拿来短纸,歪歪斜斜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



整体来看,首联交代事由,为什么看淡人情的我会客居京华?

颔联写夜不能寐,春色已深,我还在百无聊奈地等待召见。

颈联转写自己如何消磨这不能走开,必须等待,又不知时日的时光。

尾联表达希望尽快完成面圣,返乡祭祖的心思,合回首联的客居心情。

有很多朋友在赏析这首诗的时候,习惯性把陆游的爱国情怀往里面套,那当然也可以。你真要套的话,谁的文章不可以解释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呢?

其实人都是多面性的,在其位慷慨激昂,不见得就得时时刻刻都要这样。陆游也是个多愁善感的文人,从他的爱情故事、《红酥手》等都可见一斑。

我们在赏析古人诗词的时候要结合他的特色、生世、经历,但是最不能忽略的是他写作的当时情感。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更重要地是脱离出来之后,单独融入读者、后世文人的不同心境,在不同状况下打动人。

用清新明快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无聊愁闷,是一种用热闹写寂寞的高超的手法。

相关关键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下一篇:古代六艺中的御是指(六艺中的御是什么技能)
上一篇:非诚勿扰孟瑶(非诚勿扰的孟瑶最后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