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伏天(什么时候叫做三伏天)

2022-06-23 22:03:0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6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伏”,亦有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头伏的第一天,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初伏,为十日,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中伏,一般为十日到二十日,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结束。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


  末伏,为十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三伏天一共有多少天


  看具体年份。 三伏天是二十四节气之外的一个杂节气,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入伏日期,同时,每年三伏天的时长也不一样,如果入伏早,中伏会有20天,如果入伏晚,中伏只有10天。

相关关键词:什么是三伏天
下一篇:一般海报尺寸(海报的规
上一篇:碘伏和碘酒一样吗(碘伏和碘酒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