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想(中国在世界人民中的看法)

2022-06-21 11:25:58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9

中国怎么看(世界人民的中国观)原创葛建生2021-06-02 17:04

2021年5月16日,为应对新一轮巴以冲突造成的严重人员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主持召开巴以冲突紧急会议。外交部长王毅主持并致辞。他欢迎巴以冲突双方的谈判代表在中国举行直接谈判。

这一次,中国以非同寻常的主导作用参与了中东热点问题的调解解决,让很多人意识到中国在中东的话语权发生了变化。

不仅在中东,而且在整个国际关系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正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老牌势力进行全方位的较量,在国际经济、地缘政治、地区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展开角逐。

首先,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基于经济实力的竞争。

2010年,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迅速崛起让美国坐立不安。近年来,中国何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虽然由于统计口径和衡量标准的不同,预测结果有所不同,但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证明,中国正在逐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的预测,如果中国继续保持相对中高的增长率,预计将在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根据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和彭博经济部的计算,中国将在2028年和203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此外,高盛集团和兰德公司的相关研究预测也支持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丘吉尔曾经说过:永远不要浪费好的危机。中国做到了。2020年,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双方应对疫情采取的措施不同,导致中美两国经济走势不同。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为了应对疫情,中国政府坚持挽救人民生命比短期经济增长更重要,封锁重灾区城市和街道,迅速切断传染链,迅速控制疫情在全国蔓延。随后社会生产迅速步入正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

另一方面,在美国,疫情爆发后,政府拒绝以所谓“自由”的名义封锁疫区。在疫情蔓延的同时,却为了经济增长而忽视了人的生命,导致疫情快速蔓延,感染者爆炸式增长。同时,特朗普政府在防疫失败时热衷于将疫情政治化,用主要精力指责中国,继续贸易战。

一年后,现实给出了最终答案。截至2021年6月1日14时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累计确诊病例111856例,死亡4983例。同期,美国累计确诊病例34113146例,死亡609767例,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是中国的305倍和122倍。

但中国的人口基数是美国的4.3倍,巨大的倍数差距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应对疫情的巨大成功。抗击疫情的成功进一步体现在经济增速上。据统计,2020年美国GDP将下降3.5%,GDP将萎缩5000亿美元至20.93万亿美元,创造美国自1946年以来最低的经济增长率。

相比之下,2020年中国GDP逆势增长2.3%,GDP增加值约4264亿美元至14.7万亿美元。中美经济总量差距将有增有减,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疫情之下,中国以人民生命健康为基础,经济发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而美国却打着“自由”的旗号无视生命,试图挽救经济,却以“不求回报”而告终。

中国对疫情的严密防御实现了强大的经济进攻,而美国的肆意叫嚣只能接受失败的现实。当然,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除了经济较量,还有更直接的一面。

其次,国家间竞争的核心在于地缘政治竞争。

目前,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中,中国正逐步从贸易战的防守方转变为追赶美国的主动进攻方。在地缘政治方面,中国也在争取更多的话语权。纵观中美地缘政治竞争,核心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中东和台湾海峡。

在非洲,中国通过多年的经营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地位,基于非洲发展的现状,非洲不是美国战略的重点,所以非洲不可能成为中美竞争的主要舞台。

同样,在台海问题上,台湾省问题属于中国内政,又因其地缘和军事优势,台海问题只能被美国当作干扰两岸和谐、分散中国精力的棋子,完全没有资格成为中美的竞争场。

相比之下,中东属于美国传统势力范围,对维护美国全球霸权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美国地缘战略的重中之重。相比之下,中国在中东的实力相对较弱,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东的规划布局将是中国从地区大国向全球大国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政治问题。

因此,我们相信在未来,中美之间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变得日益激烈和尖锐。然而,基于两个核大国的地位,中美之间的竞争并不在于热战。中美之间的竞争是基于经济规模的竞争,竞争的核心内容是以中东为代表的地缘战略领导地位的竞争。主要原因如下:

1.中东是中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突破口。

众所周知,二战中,由于远离二战战场的地理优势,二战后期“协约国与协约国之争”导致双方资源枯竭、生命力严重受损的情况下,美国强势进入游戏获取渔民利益。

凭借战后的胜利地位和战争中积累的财富,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当时美国以56%的世界经济和73.4%的黄金储备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

然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黄金交换标准体系,美元成为黄金的等价物和交换媒介,美元成为全球货币。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复苏和发展,以及美元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美国失去了继续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黄金和美元最终脱钩。

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地位受到了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继续保持美元霸权,美国找到了除黄金之外的新锚——石油。通过与当时的主要石油生产国沙特的结盟,通过将美元锚定为国际石油贸易中唯一的定价和结算货币,美元与黄金脱钩并与石油挂钩,美元的主导地位通过石油美元体系得到巩固和加强。

此后,美元霸权和军事优势相互配合,一手经济大棒,一手军事大棒,开始肆无忌惮地收割世界。然而,美国强大的基石是美元,美国衰落的命运也将是美元。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正是针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孤注一掷”。

所谓人民币国际化,其实就是人民币能够走出国门,被世界各国认可,用于定价、结算和储备货币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个自我寻求发展的过程,也是多方建立互信的过程。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最有效、最快的方式就是切入作为产业血液的石油贸易结算体系,而进入这一体系的最佳选择无疑是在中东。最后,中国选择伊朗作为其关键合作伙伴。中国和伊朗的合作是历史的必然。

对于中国来说,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对国外石油的依赖度高达72%,这是对国家能源安全体系的重大威胁,一个稳定值得信赖的原油生产国不可避免。在中东,伊朗作为什叶派领袖,自伊斯兰革命以来,长期受到美国的打压和制裁。

尤其是伊朗核问题、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对伊朗的制裁,以及近期美国对伊朗核心人物索莱马尼、法赫里·扎德等的攻击,将美伊冲突推向了高潮,成为了中伊合作的最佳契机,中伊合作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

2021年3月27日,中国与伊朗签署《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重点关注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很明显,伊朗将继续向中国供应石油25年,全部以人民币结算,这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胜利。

除伊朗外,中石油人民币结算系统还先后与阿联酋、俄罗斯达成人民币结算协议。特别是在对俄贸易结算中,美元结算比例从90%下降到30%以下,人民币结算比例持续上升。

除了石油贸易,中国与越南、哈萨克斯坦、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罗斯、新加坡、英国、加拿大、德国等13个国家在纺织品贸易结算中也实现了人民币结算。

更重要的是,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推进也在推动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应该也能够放弃美元结算,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和本币进行结算。以人民币和欧元为主的贸易结算体系正在重塑过去以美元为主的国际结算体系,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七寸”。

2.中东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

2013年,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发展理念,并升级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是中国未来从地区大国走向全球大国的重要部署。这一战略基于探索共同发展、实现全球再平衡、开创区域合作新模式的使命,将为沿线65个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中东将是“一带一路”顺利推进的关键地区。

一方面,中东位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交界处,“一带一路”布局的核心区域位于这三大洲。中东作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必然成为“一带一路”布局最关键的节点。

另一方面,中东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中,有16个在中东,占了四分之一的席位。此外,作为世界主要产油区的能源核心地位,中东必将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发挥重要作用。

几乎可以说,“一带一路”成功的基础在中国,关键在中东。

3.中东是中国未来全球布局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支点。

一直以来,中东凭借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棘手的宗教矛盾和复杂的民族构成,演变为以美国支持的各派为催化剂的世界火药桶和大国角斗场。

任何世界强国都不能忽视其在中东的战略布局。美国将沙特和以色列作为其在中东的主要战略支点,控制着世界石油生产,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以叙利亚为主要战略支点,保持实力继续在这一地区与美国抗衡。

另一方面,在中国,巴基斯坦作为中国最可靠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和瓜达尔港的全面运营,帮助中国获得了第一块嵌入中东的楔子。但由于巴基斯坦远离中东核心,被阿拉伯海、阿曼湾和波斯湾隔开,仅靠运营瓜达尔港根本无法支撑中国强大的中东布局战略计划。

因此,当我们的发展愿景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从亚洲走向世界,逐渐深入中东,寻找新的战略支点,必将成为中国全球布局的重要课题。作为中东地区最坚定的反美国家,伊朗几乎成为中东地区最后一个美国无法介入的国家,尤其是与巴基斯坦相比,伊朗更接近中东核心。

而且,作为中东什叶派的领袖,伊朗一直以来都深陷中东所有热点冲突。更重要的是,随着伊朗核问题以及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恢复制裁,伊朗国内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伊朗迫切需要走出去,寻求外部援助的途径。

中国在“一带一路”下需要的是进入中东的途径和战略立足点。中国和伊朗有天然的互补需求,敌人的敌人也会变成朋友。

2021年3月27日签署的《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其中除了中伊石油供应和人民币结算外,还有一项战略合作内容——中国将投资建设伊朗盖什姆岛。

该岛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咽喉,享有独特的战略地位。虽然中国在盖什姆岛的投资主要是出于商业目的,但随着中国与伊朗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在中东的布局终于到达了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之外的另一个更重要的楔子。中国在中东的战略支点布局已经成型,战略纵深大大加强。

4.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中东。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国能源安全建设新战略,对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特别是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作出明确部署和规划。

虽然低碳、绿色、清洁能源正逐渐成为我国能源领域建设的发展目标,但在短时间内,石油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重较高、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情况不会改变。中国能源安全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石油,自然也离不开中东主要产油国。

在石油安全战略方面,基于中国日益依赖石油进口的现实,石油进口安全成为中国能源安全体系中最紧迫的问题。保障石油进口安全,一方面在于运输路线的安全。得益于瓜达尔港的运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突破了石油运输的“马六甲困境”。

同时,中俄原油管道一、二线工程的建成开通,远洋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双通道格局,有效保障了石油运输安全;保障石油进口安全的另一个方面在于石油进口来源的稳定,这必然离不开中东这个最大的原油产区。

作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与中东主要产油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特别是与伊朗缔结了为期25年的石油供应协议,人民币在国际石油结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石油进口安全困境逐渐消失,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安全性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加持下不断提升。

最后,曾以“乳头音乐”理论在中国互联网上广为人知的美国地缘政治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1997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指出“最大的潜在危险是中国与俄罗斯,可能还有伊朗形成大联盟。

形成这种“反霸权”联盟的原因不是意识形态,而是互补的不满。虽然这次中国可能是领导者,但俄罗斯是追随者。......但是,只有当美国非常短视,同时对中国和伊朗采取敌对政策时,俄罗斯、中国和伊朗的联盟才能建立。"

与当前的世界格局相比,布热津斯基20多年前的论述堪称“上帝的预言”。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与俄罗斯、美国联手,形成了“斗地主”游戏。

被美国打压的伊朗入局,为中国扑克桌上又添一手好牌。当然,这要感谢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唐纳德·特朗普。没有他的一系列助攻,中国和伊朗的合作可能不会那么顺利,中国在中东的发展也不会同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

下一篇:北京临时牌照(北京办理临时牌照邮寄到哪个地方)
上一篇:开产后修复店(开一家产后修复中心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