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啥人生滋味)

2022-06-19 08:43:0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0

秋菊笼雾,兰花沾露。栏砌寂寂,这厢孤独,那厢愁绪。罗帐垂微寒,飞燕对双去。明月不知别离苦,流光彻夜照朱户。

西风无趣,瘦了碧树。独上高楼,天涯道茀,旧影沉浮。春秋兮间阔,山水兮修阻。书台笔墨落尺素,不知小郎身何处?


小编将为您对比: 晏殊·蝶恋花、曹植·七哀诗、南朝·西洲曲☞ 三个"独上高楼"。



晏殊·蝶恋花


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题主问下片首句,但欣赏诗词要先看全文,单看某句,容易加入个人情感,它不一定契合作者。全文透露了意境,隐藏诗人情绪。

诗词欣赏的精髓,在于解读作者当时情绪,然后学习作者表达这种情绪的艺术。


上片: 烟锁秋菊,露打兰花,都老惨了。燕子飞走就飞走呗,还成双成对经过主人公面前。本就心心念念,月光偏偏照进提醒曾经的浪漫,一照就是半夜,你说气不气人?

上片都是酝酿情绪的,晏殊大诗人要煽情了,不得先弄个鼻格的仪式感么?如此细腻的小情绪,告诉我们:晏殊是以女子为视角。



①昨夜西风凋碧树

首先,若单看"碧树"俩字,它是很突兀的。上片所提菊花和兰花,花容皆不堪。下片来个"碧树",凭啥就你高调地一树青葱?

东风好,西风恶。你看,西风马上就来了。西风不解读者风情,但深知主人矫情。


"昨夜"对应上片的"明月","凋碧树"对应"菊愁兰泣"。这就上下应景应情了。

同时,"碧树"和"燕子"都是美好物象,但是,碧树凋零了,燕子飞走了。碧树和燕子之静态物象和动态寓意都是相互对应的。

什么叫诗词大家?这就是。看着朴实如白描,实际笔下各物诸景都是紧密照应的,无一突兀。话说,没照应小编也能给他圆上。



②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主人公很茫然无奈,纵有千般深情,情郎已走。纵有万般才华,信写给谁?独上高楼,四方之远,八垓之荒,尽在寸眸,可惜除了心上人。心有千千结也系不住远方的人儿。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如此大概,白爷深知其味。

然登高望远,天高海阔,宇宙无限,世事无常,一可排解情绪,二可从变化无穷的豁达景象中寻得一丝希望和慰藉。可清愁不可沉溺。



晏殊对比西洲曲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节南朝民歌·西洲曲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最杰出代表。西洲曲写江北女子南下,重寻旧恋故地,点点滴滴美好过往,冷冷清清无奈现实。

这首曲结尾部分和晏殊一样,也写了登高远眺。结尾"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和"欲寄彩笺兼尺素",都是一样的情绪。

前者借梦境,所以前文提到"海水梦悠悠"。后者借书信,所以前文有了"望断天涯路"。情绪类似,只是所用载体不同。



晏殊蝶恋花对比曹植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节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

夫君离家十多年,弃妇影只形单。明月照高阁,月光清澄,恍如银波,撩拨着女子心结。盼而不得回,望而不见影。

大神的七哀诗,借弃妇视角抒发失意。家之主为君,国之主亦为君。曹植一腔热血无处递。或许晏殊同样也有自己的苦闷心思。或许曹植和晏殊都在借景抒情,借人抒己。

琼楼高阁,更是一种人生地位和境界之象征,而不仅仅是远眺的豁达之地。古人登高望远不只为抒怀,更是思考人生追求。



小编陈词


对比三首诗词"独上高楼"的结尾。

①曹植借风☞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苦闷失意不绝望,依然寄以美好愿景。

②西洲曲借梦☞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这句本身是借用了曹植上句,不多说。

③晏殊借信☞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拿着信念叨自己的郎在哪呢?若早已决绝或无望,主人公不会有心思写信。


所以,无论晏殊、曹植、西洲曲,三个"独上高楼"都有迷茫愁伤,但都没有沉溺深陷,最后都寻得了自我慰藉的希望。这就是生活。再难,再伤不要绝望,绝望意味着结束。



花红易逝,蝶羽羸弱。

真的没办法的事……记着相遇时的美好吧。

相关关键词: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下一篇:买什么股票好(现在买什么股票赚钱)
上一篇:登岳阳楼其一(登岳阳楼,陈与义,的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