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总理的故事(外交小故事)

2022-06-11 17:23:0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7

日内瓦会议中谋和平

20世纪50年代初,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挑起事端,发动非正义战争,并将战火烧到我国的东北边境。新生的中国不惧挑衅,派志愿军战士入朝作战。经过近三年的战斗,代表正义力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一道,粉碎了美国的阴险图谋。


1953年7月,美国政府同意停战,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但美国亡我之心不死,既然在“武斗”方面吃了亏,那么就只好在“文斗”方面恶心中国。


1954年6月,朝鲜的战火刚刚平息一年时间,苏联与美、英、法,再加上中国—— “联合国五常”。在日内瓦召开会议,讨论如何更好地解决朝鲜问题,与会的还有其他相关国家。


中国方面,由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会议。不过,在展开日内瓦会议中周恩来总理的卓越表现之前,我们要先拨动一下时间齿轮,来到1972年。


提到1972年,最著名的事情应是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中美关系正式破冰。2月21日上午,尼克松一行人飞抵北京,周恩来总理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已在机场等候多时。


飞机停稳后,舱门缓缓打开,尼克松与夫人走出机舱,挥手致意后,便跨步走下舷梯。很快,一个让在场所有的记者都屏息凝神的时刻到来了。


周恩来总理用平和的眼神看着快速走来的尼克松,到跟前时伸出右手,尼克松面带微笑,两人的右手紧握在一起,记者们赶紧记录下这极具历史性意义的一刻。


为什么要提到尼克松总统在1972年的访华活动呢?回到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国以全新的姿态首次站上国际舞台。美国派出的是本国的国务卿,名叫杜勒斯。


杜勒斯于1953年就任美国国务卿,此人对社会主义的憎恨可谓是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在竞选时,他声称社会主义是“残忍”的,自己会尽一切努力“解救”那些社会主义国家中“被奴役”的人们。杜勒斯坚信“宣传”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他被很多人认为是“和平演变”的开创者与实践者。


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就下达过命令:绝对不允许美国代表团的任何人与中国代表团的人握手。杜勒斯绞尽脑汁,想要向中国代表团示威,让他们出糗。终于,杜勒斯得到了一个机会。


周恩来总理秉持着友好的态度来参加会议,凡是主动问好或是邀请他洽谈的别国外交官,周恩来总理都给予了热情的回应。当周恩来总理看见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走到跟前时,出于礼貌,伸出手来以示友好,但杜勒斯“坚持原则”,愣是若无其事地与周恩来擦肩而过。


这令人尴尬的一幕,体现的是中国的友善与中国外交官的礼貌,而美方居高临下的傲慢与张狂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杜勒斯的无礼,换来的也只是周恩来的微微一笑。不仅如此,目中无人的杜勒斯对很多国家的外交官都相当无礼,硬是要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架子,弄得也没多少人愿意搭理他。


会议原计划要开两到三个月,但这位美国国务卿没待几天就离开了,将所有与事务交由副国务卿史密斯处理。史密斯并不像杜勒斯那般,他对中国的态度相较于杜勒斯有所缓和,当他与周恩来照面时,做了一个点头的动作。


周恩来对史密斯这一动作十分在意,意识到这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有一次,各国代表团都在会议室中交谈时,周恩来与史密斯二人也都在场,他们进行了一番交谈。不过,这次交谈十分特殊,二人并非直接对话,甚至没有打招呼,而是通过秘书进行“传话”。


对话的主要内容是史密斯向周恩来说自己要离开,希望之后还会回来。周恩来表示谢谢他的告知,而且自己与他的情况一样,史密斯表示中美关系的问题迟早会进行处置,希望周先生不要着急,要有一点耐心。


日内瓦会议除了要解决朝鲜问题,还有一个重要议题是解决中南半岛的战争问题。


中南半岛上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几个国家,还包括我国云南的部分地区。其中,越南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一直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时期,日本成功取代法国成为新的殖民者。


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军撤出越南,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建立。但法国贼心不死,想凭借着战胜国的身份继续将越南作为自己的殖民地。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法国直接来硬的,出兵越南。


法国大军压境,越南无力抵抗,便求助于中国。很多人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抗美援朝”,但可能不知道几乎在那同时,中国也进行了“抗法援越”。


不仅是越南,法国殖民者还侵入了老挝与柬埔寨,导致整个中南半岛战乱不断。


日内瓦会议时间为何如此之长?它的前半段是为了解决朝鲜问题,后半段是为了解决中南半岛的问题,因此涉及的国家很多,要考虑的各方面因素也很多,以至于算上中间的休会时间,总会议时间达到了三个月。


在中南半岛的问题上,与会的国家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阵营:中国、苏联和越南为一方,美国、英国与法国为一方。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博弈,不仅体现在军事上,在国际会议上两方也是针锋相对。


在会议上,越南代表提出了解决中南半岛问题的基本立场。首先是要和平,要求法国停止对中南半岛的入侵,停止对半岛上各国主权的破坏。其次是要统一,这里的统一指的是越南的南北两方要统一,不能分裂。再次,越南代表要求越南民族能够独立,自己管自己的事情。最后一条是“民主”,就是要让越南所有人民都能够参与选举,建立民主政权。


越南代表提出的要求,不禁让人想起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要求,都是正当且合理的,但两者同样都遭到了无视。


美国与英国的代表都支持法国,他们完全不理会越南代表提出的要求,导致会议一度陷入僵局。而周恩来在随后的发言中,义正词严地表示支持越南代表的合理请求,希望各国代表能够予以重视。


但是周恩来也知道,越南代表提出的“愿景”不可能尽数实现。法国等西方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当时还是十分强悍的,因而越南必定也要做出一定的妥协。


越南代表提出想要将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停战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解决。周恩来认为那样不妥,因为一旦按照整体来处理,老挝、柬埔寨两国也要像越南一样,在国内划出分界线,以视为停战的标志。但这并不适合当时老、柬两国的情况。


周恩来虽与越南代表站在一边,但他并未盲目支持越南,而是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考量。越南代表一开始甚至不同意划停火线,认为那样会不利于越南统一。但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最主要的是求得和平,一旦谈不拢,军队最后都打光了,又谈何统一呢?


周恩来的好心劝说,成功说服了越南代表。最终,各国就中南半岛问题成功签署了停战协定。法国从中南半岛撤军,当地人民终于摆脱了殖民者的压迫。


中南半岛重归和平,与美国撤离朝鲜一样,都对我国的安全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可以设想,一旦法国统治了越南、老挝与柬埔寨三国,这对我国南方的领土安全会有相当大的威胁。在当时中国的国力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法国殖民者极有可能在我国云南南部、海南岛等地挑起事端,危害我国边防安全。


支援朝鲜也是同样的道理,关键在于一定不能让帝国主义者威胁到我国东北的门户。


周恩来审时度势,既保证自身站在正确的一方,又能在谈判陷入僵局时与多方进行沟通,提出解决办法,最终顺利化解僵局,不得不佩服他的灵活反应与长远眼光。

相关关键词: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下一篇:什么是智能手机(什么是智能手机的回答30字)
上一篇:中国好声音刘雅婷(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抢学员环节刘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