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怎么理解)

2022-05-31 04:13:0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2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所独有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人对于人天关系的一种独特观念,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思想理念。

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也充分肯定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所谓的天就是指自然界,天人合一就是指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不过度开发大自然,从而达到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当然这样的理解是很肤浅的。

还有人把天人合一理解为“宇宙全息论”,认为从一根毛发中可以得出一个人的全部信息,从一片树叶中可以得出一座山的全部信息,从一滴水中可以得出全宇宙的全部信息,这种说法在上个世纪末的气功热中,曾经流行一时,当然这是极不科学的。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这个概念,可不是人们头顶上那蓝色的天空,也不是日月星辰所在的太虚苍穹。

中国的佛道儒医,对于天人合一这个思想理念,也有着各自的详细论述。

作为医家经典的《黄帝内经》,在《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就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论述,还有《灵枢•岁露》:“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人是源于天地而生的。

在《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更是具体地指出“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草冥,人有毫毛”、“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这些具体的论述,都表明了人的结构本来就是与天地相应的。

根据《黄帝内经》中的种种论述,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就是天与人是具有同样的构成的,人是源于天地的,天人本来就是合一的,或者说,自从人类诞生开始,天人早就已经合一了。

既然天人本来就是合一的,那就表示人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都是合于上天的,那人怎么还会生病呢?如果是上天要人生病,那人还需要什么养生和治病呢?

如果说,天人合一体现的是“顺则为利,逆则为害”的原则,是人自己违反了天人合一才导致了生病,那么问题又来了,《黄帝内经》不是说“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吗?人既然都与天地相应了,怎么还会违反天人合一呢?又何来的“逆则为害”呢?

这就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悖论,《黄帝内经》既肯定了天人本来就是合一的,又承认人会违反天人合一,为了治愈因违反天人合一而导致的生病,于是又把天人合一作为养生和治病的目标来追求。

只可惜,这个问题在一切医家典籍中,都是找不到答案的,又由于《黄帝内经》中“人有三百六十五节”等说法,招来了诸多的指斥之声。

儒家经典《中庸》的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性,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就是“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解字注》引《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又引董仲舒:“性者,生之质也。质朴之谓性。”《康熙字典》引《孝经•说》:“性者,生之质也。”又引陈淳:“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来具是理于心,方名为性。”

可见,《中庸》所说的性,就是指人天生的善良的本性,而天就是被神格化了的上天,是具有意志的上天,是比人类品质更高尚、能力更强大的一种存在,而且还是万物的主宰。

儒家文化认为,上天的品质就是绝对的善良,即人们常说的“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天把善良的品德,赋予在了人类的本性之中,所以人类的本性,就是上天所赋予的善良之性,《中庸》的“天命之谓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后世儒家“性本善”论的理论依据。

儒家文化并没有刻意强调天人本来就是合一的,而只是认为人的善良的本性,是来自于上天的赋予,同时儒家也承认人是有恶心的,而恶心是人自己产生的,所以儒家才提倡,人应该除去自己的恶心,发扬善良的本性。

儒家文化的目的,就是倡导人们发扬自己善良的本性,克制自己心中的罪恶之性,从而做一个具有仁义之心的善良之人。

如果,人们能够按照上天所赋予的善良之心来做人做事,就是达到了儒家的仁义礼和,就是与上天的意志合而为一了,这即是儒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

如果能够达到儒家的天人合一,就是儒家所标榜的正人君子,就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以这样的修为再去经世致用,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就是说,儒家并不认为天人本来就是合一的,而且把天人合一,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理想,作为一个必须努力去达到的目标。

但是,儒家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上天是具有意志的,也不能证明上天一定是神一样的绝对善良的,只能凭经验和信仰来做这样的认定,而且儒家理论也无法说清楚,既然上天赋予了人类善良的本性,那人们的心中为什么还会有罪恶之性呢?

在道家文化中,是没有人性本善本恶的论述的,道家经典《阴符经》:“性有巧性,可以伏藏。”即是很客观地承认了,人心中同时潜藏着善和恶两种心性。

那么,人类内心之中的善恶之性,又是怎么来的呢?

道家文化认为,在宇宙天地之前有一个混成的道,是道生成了宇宙天地的万事万物以及人类,当然也生就了人类的善恶之性。

道家文化的道,是一个比儒家的天还要形而上的概念,因为儒家只是把自然界的蓝天苍穹加以神格化,从而成为了至高无上的上天,而道家文化的道,是比宇宙天地还要早的存在。

综合所有的《道德经》版本,包括当代出土的战国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西汉竹书及传世的古本,《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是这样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可见,道家文化的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是天地之母,是先天的!是存在于天地之前、宇宙之外的!宇宙天地万物和人类,以及人类的善恶之性,都是道所生的。

那么,道既然生就了人们的善良之心,为什么同时还要生就了人们的恶心呢?道为什么不让人类只有善心,而偏要让人类同时具有善恶两性呢?或者问,如果创世的神绝对只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只造就了人的善良之心,而不要造就人的罪恶之心,更不要去创造蛇或撒旦,岂不是更好吗?

正是这个问题,的确难倒了古今中外的哲学家,非但把西方的哲学家们问得哑口无言,更把西方的神学家们问得拂袖而去。

道家文化对这个问题是这样回答的,因为天下万物都是道所生的,只有道才是完整圆满的,而人只是天下万物之一,所以人是不完整的、不圆满的、有缺陷的,当然也是具有罪恶之性的。

道让人类具有罪恶之性,正是体现了道的完整圆满,这是道给了人类充分的自由选择,如果道只允许人类做对,却不允许人类犯错,那就不是完整圆满的道了。

正因为道是完整圆满的,所以道允许人犯错,同样也允许人改错,道就是通过让人犯了错就会受到惩戒,受到了惩戒就会痛苦,有了痛苦才会改错的方法,最终让人去除罪恶之性,发扬善良之性。

那么,道家是如何认定在天地之前、宇宙之外还有一个道的存在呢?

根据《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道家是运用了归纳总结抽象综合的思维模式,对天地万物的种种变化发展,进行了高度的归纳总结之后,再通过高度的抽象逻辑思维进行逆向推理,从而推理出在宇宙天地的前面,还有一个道的存在。

因为任何物体都是有体有用的,即既有物体的本身,也有物体的作用,所以道作为先天的混成之物,也是有体有用的。

关于道的体和用,在《道德经》中有很多的描述,综合起来就是说,道的体是虚无缥缈、寂兮寥兮、窈兮冥兮、恍兮惚兮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的用就是能生万物,所以宇宙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的,并且都始终处在道的生生不息的作用之下。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才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要我们利用“虚无缥缈的道体有着生生不息的道用”这个原理,从而效法天道的虚无,让自己做到若谷、知足、处下、守弱、不争等等,也就是抛开自我,抛开自己所有的情绪私欲,抛开所有的先入之见和主观成见,致虚极守静笃,让自己的心灵达到像天道一样的空灵,只有在这样虚无空灵的境界中,生生不息的道用才能对自己产生作用,从而让自己获得智慧。

有了智慧,就能像一名优秀的中学生一样,即使面对一道从没碰到过的考试题,也能运用基本的数学原理把题目做出来。

有了智慧,就能看清客观事物的真相,找到最恰当适宜的方法,从而把事情圆满地做好,并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道家文化,就是先让自己达到无我空灵的境界,并在虚无的境界上体会到生生不息的道用,利用道的作用让自己获得智慧,再运用智慧来利人利己。

这就是《道德经》中“有无相生”、“有生于无”的原理,也是《阴符经》中“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的原理,也是人们常说的“旁观者清”,这更是道家文化讲究先让自己出世,然后再让自己入世的原理。

道家文化所讲究的抛开自我,就是先让自己在心灵上,与道合而为一,如果能够达到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让自己的内心也达到了道的境界;如果能够让自己达到道的境界,道的生生不息就会让自己的心灵中产生智慧,有了智慧就能够把事情做得恰当适宜,恰当适宜就是利人利己,也就是双赢;如果能够事事都圆满地做到了利人利己,相当于自己也在发挥着道的作用,也即是与道用的生生不息合而为一了。

道家的天人合一,严格来说应该是人道合一,就是先让自己的心灵与虚无空灵的道体合而为一,然后再让自己的所作所为与生生不息的道用合而为一,所以道家的人道合一,有着体和用两个层面的合而为一。

道家文化所说的人道合一,就是修道,就是向道回归,就是去除自己的罪恶之心。

如果能够让自己的心灵与道合而为一,无疑就是人们常说的得道;如果能够运用智慧,把每一件事情都圆满地做到利人利己,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德!

《道德经》所说的“失道而后德”,指的也是这个意思,因为道是德的基础,德是道的致用。

既能在心灵上合乎道,又能在行为上合乎德,那不就是《阴符经》中所说的阴符吗?

阴符者,暗中符合也,阴符就是在心灵上合乎道,那当然是别人所看不出来的,所以是阴的;在具体的致用上,修道人是通过圆满地把事情做得利人利己,从表面上看,修道人只是把事情做到了恰当适宜而已,但正是把事情做到了恰当适宜,才达到了利人利己的双赢,而利人利己的双赢,不正是暗中符合了生生不息的道用吗?

所以说,道家文化的人道合一,就是《道德经》中的道与德,也就是《阴符经》中的阴符。

总的来说,道家文化的道,是先天地而生的,道的体是虚无缥缈的,道的用是生生不息的,人类若能抛开自己的情绪私欲,去除心中的罪恶之心,让自己的心灵达到空灵的境界,虚无的道体就会对人有生生不息的作用,就能让人产生智慧,有了智慧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符合生生不息的道用。

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符合生生不息的道用,就是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这与儒家所讲究的仁义礼和,在目标上是一致的。

与儒家思想相比,在做事情的目标上,都一样讲究利人利己,但道家更强调要让心灵达到空灵的境界,并在空灵的境界上得到智慧,如果没有道家的智慧,就很容易好心办了坏事,这也是有人骂儒家为迂腐的原因之一;如果道家只是一味追求空灵的境界,却不注重用智慧来做人做事,则又有人会骂道家为诡异。

综合儒道两家可以发现,他们说的都是一回事,上天的好生之德就是生生不息的道用,善良之心就是抛开自我的情绪私欲,都是为了符合生生不息的道用,即符合上天的好生之德,这就是儒道两家一致的地方,都认为人必须去与上天合而为一,都把天人合一作为人生的追求。

儒道两家的主要区别就是,道家较多的强调了虚无的道体及空灵的境界,儒家较多的强调了善良的本性;道家的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是天地之外的,儒家的上天却没有超出天地的范围;道家侧重于讲体,儒家侧重于讲用。

由此可见,道家也没有刻意地认为天人本来就是合一的,也是把天人合一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而且,道家既追求在做人做事上合乎道的生生不息,更加在心灵上追求空灵的境界,以合乎虚无缥缈的道体,道家在体和用两个方面,都把天人合一作为追求的目标。

在佛家的经典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天人合一,但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无疑是始终贯彻在整个佛家体系中的,只不过佛家的天,已经超越了医儒两家的天地的概念,也超越了道家先天的概念,而是达到了本来无一物、绝对真空、真空也空的真正的本体。

而且,佛家在时间上,并不只限于今生今世,而是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这就让因犯错而导致的惩戒和痛苦,有了更多的时间得以遭受。

就事论事地说,佛家所说的本体,的确比道家的先天之道还要空无。

佛家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似乎正是综合了医儒道三家之长,佛家既肯定了天人本来就是合一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但又认为现在的众生还不是佛,需要通过修行才能成佛,所以佛家既强调天人本来就是合一的,又强调作为众生,更要把天人合一作为终极的目标来追求。

在修行方法上,佛家也跟道家一样,既讲究以大慈大悲之心来利益一切众生,相当于道家以利人利己之心来合乎生生不息的道用;同时以大慈大悲之心来抛开杂念,从而进入空无的禅定,相当于道家抛开自己的情绪私欲来达到空灵的境界;佛家又以甚深的禅定般若,来更好地普渡众生,相当于道家以生生不息的智慧更好地做好双赢。

那么,佛家又是如何来解释“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但现在还不是佛”这个问题的呢?

佛家认为,对于众生来说,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弄清楚的,就好像萤火虫的光亮是无法烧掉喜马拉雅山的,如果一定猜测这个问题,就是以凡夫之心来测度如来境界而终不可取,但是佛家也没有彻底关死这条思路,而是说只要修行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明白了。

由此可见,佛家先肯定了天人本来就是合一的,然后又跟道家一样,强调同时要在体和用两个方面,都必须追求天人合一。

以上,就是对医儒道佛四家关于天人合一理论的简单阐述。

相关关键词:天人合一思想
下一篇:跨行转账要收多少手续费?
上一篇:q版人物画法(Q版人物怎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