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诺奖本土得主)

2022-05-26 13:13:0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14

印度一共有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泰戈尔 (1913年获文学奖 )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2、喇曼 (1930年获物理学奖 )

美国籍印度裔分子生物学家,生于印度赖布尔,卒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旁遮普大学毕业后赴英,在利物浦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3、霍拉纳 ( 美籍印裔,1968 年获生物化学奖 )

印度物理学家,又译喇曼。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拉曼效应的发现,获得了193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于1970年逝世,享年82岁。

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印度加尔各答大学的拉曼,以表彰他研究了光的散射和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4、昌德拉塞卡 (美籍印裔,1983 年获物理学奖 )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是一位印度裔美国籍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在1983年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而与另一位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威廉·艾尔弗雷德·福勒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也是另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拉曼的亲戚。

钱德拉塞卡从1937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任职,直到1995年去世为止。他在1953年成为美国的公民。钱德拉塞卡兴趣广泛,年轻时曾学习过德语,并读遍自莎士比亚到托马斯·哈代时代的各种文学作品。

5、特雷萨修女 (印籍葡裔,1979年获和平奖) 。

又译德兰修女、特里莎修女和泰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

因其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2003年10月被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Beatification,特蕾莎修女的名称也因此变被祝福的特雷莎修女(Blessed Teresa)

相关关键词:诺贝尔奖获得者
下一篇: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和不采用区别是什么?
上一篇: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门票(南京红山动物园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