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右手定则(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口诀)

2022-05-13 07:25: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6

安培右手定则(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口诀)安培右手定则(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公式)

第一章声音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传声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类型和介质温度有关。声速在15℃空气体中为340米/秒。

4.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高、响度和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质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音的方法:防止噪音产生,阻断噪音传播,防止噪音进入人的耳朵。

6.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应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要超过70dB为了保护您的听力,声音不应超过90分贝。

7.声音的使用:

(1)传递信息:如声纳、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能量传递: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事物状态的变化

8.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9.物理变化:

(1)融化:固体→液体,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液体→固体,放热(水冻结)

(3)汽化:液体→气体,吸热(湿衣服变干)

(4)液化:气体→液体,放热(液化气)

(5)升华:固体→气体,吸热(樟脑丸变小)

(6)冷凝:气体→固体,放热(结霜)

10.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1.自然水循环现象中的状态变化:

(1)雾、露水液化

(2)雪和霜凝结

12.液化气体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第三章光现象

1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光速为c = 3× 108 m/s。

14.光的线性传播现象:阴影、日食和月食。光线性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隧穿方向,拍摄瞄准,针孔成像。

15.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2)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线的两侧分离;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6.光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等于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镜像的是虚像。

18.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体斜入射到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的光向法线方向偏转。

折叠;在光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另一种: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19.光的色散: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20.彩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射的彩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彩色光决定。

22.不可见光:

(1)红外线:主要功能是热红外烤箱和电视遥控。

(2)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验钞杀菌。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23.凸透镜可以会聚光线,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

2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1)当u > 2f时,反转并缩小实像(相机原理);

(2)当f < u < 2f时,变成反转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原理);

(3)当u < f时,将是一个直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原理)。此外,当u=2f时,它将是一个倒置且相等的真实图像;(可用于测量焦距)u=f时,不能成像。

25.双焦距分为虚和实,双焦距分为大小;近像变大,远像变小。

26.老年人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近视患者戴的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

27.物体所含的物质量称为质量,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变化,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个属性。质量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和毫克(mg)。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28.同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9.密度计算公式:p = m/v

30.密度和温度:温度可以改变物体的密度。一般来说,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即热胀冷缩。(水的密度在4℃时最高,低于4℃时收缩。)

31.密度和物质识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识别物质。

第六章力量

3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4.弹簧测力计的制造原理:在弹性极限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35.重力:g = mg(重力方向:垂直向下)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第七章压力

36.影响压力效应的因素:(1)压力和(2)应力面积。

37.压力计算公式:p = F/S

38.液体压力特性:

(1)液体在各个方向都有压力;

(2)在同一深度,液体在各个方向的压力相等;

(3)在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力越大;

(4)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高,液体压力越高。

39.液体压力的计算:P = ρ GH液体的压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深度有关。

40.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测量大气压力的实验是:托里切利实验。1标准大气压为760mmHg,即1.013×105Pa。

41.大气压力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力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42.流体压力与流量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量越大,压力越低。

第八章浮力

43.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与物体的上下压力差引起的。浮力方向:垂直向上。

44.阿基米德原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F浮= G行= ρ液gV行。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出液体的体积有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力与浸没深度无关。

45.这艘船是利用浮动条件来工作的。潜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漂浮和下沉。

46.浮力的几种方法:

(1)称重方法:f浮子= g-f拉力

(2)压差法:F浮= F升-F降。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子= ρ gV排出液体

(4)浮动或悬浮方式:F浮动= G对象

第九章功和机械能

47.功的两个要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48.功的计算:W=FS

49.工作原理:使用任何机器都不能节省任何工作。

50.功率的计算:(W=Pt)功率的推导公式:P=Fv

第十章热量和能量

51.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始性质的最小粒子。

52.分子热运动:

(1)内容:物质的所有分子都在不断地做随机运动。

(2)分子热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3.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称为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5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传热。

55.比热容:

(1)定义:温度升高1℃时,某物质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与物体的类型和状态有关,但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3)热量计算:Q吸=cm(t-t0) Q排=cm(t0-t)

56.水的比热容:C水= 4.2×103J/(kg℃),即1kg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4.2×103J。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常用水来调节温度、保暖、充当冷却剂、散热等。

第11章:内部能量的利用

57.热机是一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最常见的热机是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58.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其中,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都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工作时唯一向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此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9.热值:某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1kg热量称为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焦耳/千克;方程式:q = MQ (q为发热量)。

60.热机效率:热机使用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之比称为热机效率。

61.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1)充分燃烧燃料;

(2)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

(3)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少机器零件之间的摩擦。

第十二章耐电压

62.常用电压值: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伏;;1节干电池1.5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手机电压约为3.7V。

63.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符号是伏,千伏和毫伏。

64.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器并联;

(2)电压表的“+”端接电源正极附近的一端,“-”端接电源负极附近的一端;

(3)选择合适的范围(0 ~ 3V0~15V)。

65.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压定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电路各部分的电压之和;(即U弦=U1+U2)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即U union =U1=U2)

66.电阻用“r”表示,单位为欧姆,符号为ω。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向有关。

横截面积与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经导体的电流无关。

67.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

(2)连接:“一上一下”

(3)功能: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第十三章欧姆定律

6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方程式:I =单位/R

69.串联电阻:R弦=R1+R2 (R弦大于R1和R2)

70.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原理:欧姆定律

(2)方法:伏安法。

(3)注意事项:①接通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闭合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块调整到最大电阻;(3)电路接通后,调整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并在多次测量时由该电压逐渐降低。④测量几次,最后计算电阻平均值。

第十四章电力

71.电功: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电的符号是W .公式:W=UIt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子功的单位:焦耳。电力的常用单位是度,即千瓦时(kW·h)。

72.电能表:1kW < h = 3.6× 106J。

73.电功率定义公式:P=W/t电功率计算公式:P=UI

74.额定功率: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际功率: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75.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1)原理:P=UI

(2)电路图与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相同。

(3)多次测量,找出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76.电功率和欧姆定律的推导公式:

77.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幂、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第十五章:电和磁

78.磁现象:磁性、磁铁、磁极、磁场、磁感应线、磁化等。

79.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不同名称磁极相互吸引。

80.在磁铁外,磁感应线都是从磁铁的N极开始,回到S极。

81.电流的磁效应:

(1)实验:奥斯特实验

(2)内容:带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82.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类似于条形磁铁。

83.安培定律: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个手指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那么拇指指向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85.电磁铁的磁强度与电流、线圈匝数和铁芯的有无有关。

86.电机原理:带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87.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英国)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运动,在磁场中切割磁感应线;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第十六章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88.能源分类(模式1):

(1)一次能源: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柴火等等。

(2)二次能源:不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只能通过消耗一次能源获得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比如电能。

89.能源分类(模式2):

(1)可再生能源:可从自然界持续获取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粮食、薪柴、地热能、沼气、潮汐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所有使用越来越少,短时间内无法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

90.获取核能的两种方式:

(1)裂变:连锁反应。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原子弹中的链式反应是不可控的。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目前,所有的核裂变反应都是在核电站进行的。

(2)聚变:热核反应。氢弹爆炸的核聚变反应是不可控的。

91.太阳能的直接利用;

(1)使用集热器加热材料;(传热,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2)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9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

9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被空破坏,也不会被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保持不变。欢迎使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学高分征集

下一篇:ysl214小粉条真假辨别
上一篇:千纸鹤的折法图解(千纸鹤最简单的折法最最最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