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新技术(养兔新技术)

2022-05-10 08:55:1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9

养猪新技术(养兔新技术)

持续下跌的猪价何时见底?

今年1月以来,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呈下降趋势,近期降幅较大。6月15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初生猪现价为15.8元/公斤,而1月初为36.8元/公斤,不到半年时间已下跌近六成。

随后,国家发改委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促使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保持生猪产能在合理水平。

为什么生猪价格持续暴跌?在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如何理解从“调猪”到“调肉”的转变?为什么规模化养殖成为各大养猪户的“香椿”?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生猪养殖企业湖南新五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五峰”)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军。

五峰是中国规模化养猪的早期实践者,一直将生猪养殖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以生猪养殖为基础,建立了集饲料生产、种猪养殖、商品猪养殖、生猪屠宰及肉类加工、冷链物流、生猪交易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布局。

五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军(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郭志强摄|)

猪肉价格何时见底?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猪肉价格已经进入低谷。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何军:目前肉价大跌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猪肉市场进入消费淡季。一般每年四季度是猪肉消费的旺季,而上半年是猪肉消费的淡季,猪肉市场会周期性相对低迷。此外,禽类产品对猪肉的替代作用以及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也会影响猪肉消费。

二是“牛、猪”(编者按:指体重200公斤以上的大猪)集中在屠宰地。2020年由于生猪市场价格较好,将出现生猪压条集中的情况,导致牛、猪压条越来越多。市场上的猪肉总量在增加,价格越低,农民卖得越多,损失越大。6月份猪肉价格暴跌也与这波牛、猪行情有关。

第三,为了稳定不断上涨的肉价水平,国内进口的冻肉有所增加。2021年1-5月累计猪肉进口量已达196万吨,同比增长13.7%。猪肉进口的大幅增加也对国内猪肉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四是生猪产能正在恢复。2019年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恢复生猪产能,国内生猪产能快速扩张。目前散户逐渐退出,规模化养猪加速。

那么,猪价什么时候才能到尽头呢?我预计目前猪价基本接近底部。日前,中国畜牧业协会也公开呼吁养殖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好节本增效措施。到目前为止,养猪行业既是高投入行业,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蜂拥养猪不切实际。

到2025年,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将达到65%以上。

中国经济周刊:随着非洲猪瘟防控常态化,“调猪”到“调肉”的趋势明显。如何看待这一趋势变化?

何军:2019年以来,在生猪产能扩张过程中,新五峰一直在推进“双抢工程”,即一手抓土地资源,一手抓市场资源。抢土地资源就是抓住机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先进化的猪场,从而实现公司的转型升级;而抢夺市场资源,旨在提亮猪肉品牌,顺应国家倡导的从“调猪”向“调肉”转变的趋势。

目前,一些养猪企业正在探索建设养猪一体化模式。如果这种从生猪养殖到肉类供应的一体化模式能够成功探索,这将是中国为世界水产养殖业做出的一大创举。届时,国内生猪市场才能真正实现从“调猪”到“调肉”的趋势转变。

事实上,在非洲猪瘟疫情期间,禁止跨省市运输生猪的规定让很多养猪企业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也明白了国家推动“调猪”向“调肉”转变的初衷。事实上,这一趋势变化的根本目标是推动国内生猪产业链向区域产业链转型。

向“调肉”趋势转变,势必引导养殖企业向规模化养殖模式转型。预计到2022年家猪养殖规模率将达到58%左右,预计到2025年家猪养殖规模率将达到65%以上。

当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未来农村还会有一批1000-2000头的小规模养猪户,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和村民致富。

五峰有办法平滑猪周期。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理解辛五峰提出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公司在平滑猪周期方面有哪些战略战术?

何军:“一体两翼”战略布局是指:立足湖南,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市场。这一策略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湖南是传统的养猪大省。作为“国家养猪队”,新五丰扮演着“定海针”的角色,保障湖南猪肉的供应和价格,这就要求我们自身的发展要立足湖南。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是基于公司市场考虑。1962年,在国家“优质、适量、均衡、及时供应”的原则下,新五峰猪肉开始供应港澳市场,我们成为内地最早供应港澳的鲜活商品来源之一。五峰品牌在港澳市场已有近60年的历史。

江浙市场是我国猪肉的主要销售区域,基于江浙市场巨大的肉类需求,新五峰肉制品销往长三角地区。从多年的经验来看,中国的猪肉市场主要位于长江以南。这个猪肉市场够大,能培育南方市场就很好了。

五峰将按照自己的节奏,坚定不移地推进生猪优质产能扩张,坚定不移地控制养殖成本。目前,新五峰已全面启动老产能升级改造,租赁猪场也全面引进了智能化先进生产线。

但我们不会盲目与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争夺生猪养殖规模,而是采取适度规模战略。新五峰力求更多的养殖品质和品牌价值。当然,这也对企业的管理能力和人才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品牌价值来看,围绕港澳和内地市场,新五丰可以利用两地市场猪价的价差来平抑市场风险,对冲国内猪肉价格大幅下跌带来的风险。

今年6月,香港新五峰生猪连续三次获得香港市场价格冠军。与mainland China生猪均价相比,五峰供应港澳市场的生猪每头可赚800多元,这是我们60年积累的品牌价值的体现。

从养殖质量来看,与原有的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智能养猪在自动化水平、营养配方技术、生物安全保障、疾病防控、舍舍舍技术、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养猪完全成为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以上模式改造可以更好地保障生猪养殖质量,真正实现生猪养殖高质量发展。

此外,从平滑猪周期的战术角度来看,在保证企业自身效益的同时,新五峰还将屠宰、分割、冷藏等产业链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肉类板块的“蓄水池”作用。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时,新五丰将减少市场供应,增加冻肉储备,减少周期低谷对公司的影响。

在智慧养猪方面,新五峰和华为有哪些优势?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4月,新五峰携手华为推出智慧养猪项目。有哪些战略考虑?智慧养殖能为生猪养殖企业解决哪些痛点?

何军:6月18日,中国畜牧业协会发布提案称,生猪养殖企业要相信强大的市场力量,不要“以赌博心态安排生产”。

目前很多地方要求养猪企业在当地建设生猪养殖全产业链,比如建设饲料场、屠宰场等,以弥补环保和税收负担。然而,对重资产猪舍的投资,却挫伤了很多资本,迫使很多生猪养殖企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与华为的合作符合新五峰未来智慧养殖发展规划。未来,湖南全省分布着数以百计的养猪场和屠宰场、饲料场,新五峰如何实现智能化管理?如果不推进信息化转型战略,管理成本和人员成本将大幅增加。

2020年,新五峰在部分猪场试点智慧养殖1.0版,人均一年饲养商品猪可达5000头。生猪养殖业正在从传统的人员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

以生猪成活率和料肉比指标为例,从试点情况看,依托智能养殖系统,生猪成活率比传统养殖最好年份提高2%,料肉比下降0.2。这些都是养猪的重点。

未来,新五峰将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生猪生产的设备自动化、数据信息化、生产标准化、控制集中化、操作无人化、预警处理及时化、管理高效化等全方位管控。依托这套智能养殖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降低养殖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的养殖效率,真正实现生猪养殖的技术创新。

下一篇:高云翔和王晶(高云翔王晶案是哪个王晶)
上一篇:蜗居最后一集(蜗居35集全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