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是什么意思(因地制宜的解释及用法)

2022-05-07 23:55:1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38

因地制宜是什么意思(因地制宜的解释和用法)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合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庄卦》提出:“顺应形而止”。

先秦时期,姜太公主张因地制宜,《史记》、《贷殖列传》记载:“太公囿于营山,人少,所以太公劝其妇尽其才,技高一筹,鱼咸。”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不同,土质不同,建筑形式也不同。由于西北干旱少雨,人们住在窑洞里。

洞穴多朝南,建造简单,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人可以活得更久,鸡可以下更多的蛋。西南潮湿多雨,昆虫和动物很多,所以人们住在竹楼里。

《旧唐书·南蛮传》日:山中有毒草,有虱子,有胃蛇,人与人并排住在楼梯上,号为甘兰。“楼下空养牲畜,楼上还有人住。

竹楼空通风凉爽防潮,大多依山傍水而建。此外,草原上的牧民以蒙古包为家,方便他们随水草迁徙。

贵州、大理人用山和石头盖房子,中原人用土盖房子。这些建筑形式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创立的。

下一篇:松子玉米的做法(玉米粒和松子的做法)
上一篇:鸦片鱼的做法(清蒸鸦片鱼怎么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