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通量变化率(磁通量变化率)

2022-05-07 07:07:3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8

磁通量变化率(磁通量变化率)磁通量变化率(磁通量变化率)

电工基础

一、选择题

1、当两个同性带电物体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会有(B)。P1 . 8-9

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没有力d,不确定性

2.当两个异性带电物体靠得很近时,它们之间就会有(A)。P1 . 8-9

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没有力d,不确定性

3.带电物体相互作用,因为带电物体周围有碳。P1 11-9

a、电压b、磁场c、电场d、电晕

4.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由(d)传递。P1 10-9

a、空气体B、磁场C、电压D、电场

1、电荷的数量和位置不改变的电场叫做(a)。P1倒9-8

a、静电场b、旋转电场c、均匀电场d、复合电场

5.电场中点a的电势等于该点单位(b)的势能。P1倒5

a、电子B、正电荷C、负电荷D及以上都是正确的。

6.一般来说,参考点的电位是(B)V . V . P1倒4

甲、乙、丙、丁、乙

7.关于电路中各点电位和参考点的选择,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D)?P1倒2

a、每个点的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但正负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B.每个点的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但其正负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c、各点的大小和正负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d、各点的大小、正负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8.关于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和参考点(d)的选择,下面的说法是错误的。P1倒2

a、每个点的电位都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b、每个点的正负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c、计算电路中的一个点就是求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位差。

d、各点的大小、正负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9.假定电路中A点的电位为12V,B点的电位为3V,A点和B点之间的电压为(B)伏·P2 1—3

甲、乙、丙、丁、36

根据UAB = VA-VB = 12-3 = 9 (V)

10.假定电路中A点和B点的电位分别为15V和4V,A点和B点之间的电压为(A)V . P2 1—3

甲、11 B、-11 C、19 D、60

根据UAB = VA-VB = 15-4 = 11 (V)

11、1kV=( C )V .P2 7

甲、10 B、100摄氏度、1000华氏度、10000华氏度

12、1kV=(摄氏度)毫伏。P2 7

甲、10乙、103丙、106丁、109

13.如果3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5库仑,则电流强度为(B)安培。

甲、乙、丙、丁、45

根据P2公式(1-1),I = q/t = 15/3 = 5(安培)

14、方向相同时,电流随时间脉动变化的大小称为(d)。P2倒10

a、正弦交流电B、谐波交流电C、脉动交流电D、脉动直流电

15、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时,电流表应(a)在电路中。P2倒8-7

可以使用a、串联B、并联C、混合D及以上。

16.电流表的量程应为(a)被测电路中的实际电流值。P2倒6

a,大于b,小于c,等于d,远大于

17.1mm2铜线允许电流通过6A,而相同材料的2.5mm2铜线允许电流通过(c)。P3 3-5

甲、0.42甲乙、2.4甲丙、15甲丁、24A

18.如果已知流过横截面积为10mm2的导线的电流为200A,则导线中的电流密度为(A)。

a、20A/mm2 B、25A/mm2 C、30A/mm2 D、50A/mm2

根据P2公式(1-2),j = 1/s = 200/10 = 20(a/mm2)

19.在已知截面积为20mm2的导线中,如果流动的电流为300A,则导线中的电流密度为(D)。

a、320A/mm2 B、25A/mm2 C、30A/mm2 D、15A/mm2

根据P2公式(1-2),j = 1/s = 200/10 = 20(a/mm2)

20.如果已知导线中的电流密度为10A/mm2,并且导线中流动的电流为200A,则导线的横截面积为(B)。

a、2mm2 B、20mm2 C、200mm2 D、2000mm2

根据P2公式(1-2),s = 1/j = 200/10 = 20(mm2)

3.如果已知横截面积为40mm2的导线中的电流密度为8 A/mm2,则导线中流动的电流为(D)。

a、0.2A B、5A C、32A D、320A

根据P2公式(1-2),I = j× s = 8× 40 = 320 (a)

21.(c)流经导体单位截面积的电流称为电流密度,其单位符号为A/mm2。P2 4-3-P3 1

a、电压b、电量c、电流d、电荷

22.电源是将其他能量转化为(D)的装置。P3 8

a、功率b、电压c、电流d、电能

23.(c)是衡量电源将其他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的物理量。P3 . 8-9

a、电流b、电压c、电动势d、电功率

24.电流在外部电路中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外部电路在电源(A)内部。P3 . 10-14

a、从电源负极到正极B、从负载正极到负极。

c、从电源正极到负极D、从负载负极到正极。

25.电源的端电压表示当(a)单位正电荷从高电位转移到低电位时,电场力所做的功。P3 . 11-12

a、外部电路b、内部电路c、整个电路d、任意空房间

26、外接电源,正电荷是由(B)来的。P3 12

a、低电位移到高电位B、高电位移到低电位

c、高电位移至参考电位D,低电位移至参考电位D

4.电源内部,正电荷由(A)引起。P3 . 13-14

a、低电位移到高电位B、高电位移到低电位

c、高电位移至参考电位D,低电位移至参考电位D

27.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外力克服电场力,将电源内部的单元(B)从负极移动到正极所做的功。P3 . 13-14

a,负电荷b,正电荷c,电子d,阳离子

28、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于克服电场力而把单位正电荷放在电源(B)中的外力。P3 . 13-14

a、从阳极移动到阴极b、从阴极移动到阳极

c、从头端移动到尾端D、从中间移动到外壳

29.电源内部,电动势的方向(D)。P3 . 13-14

a、从阳极到阴极b、从头部到尾部。

c、从外壳到中间d、从负极到正极

30.在电源内部,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源内部(A)的方向相同。P3 . 13-14

a、电流b、电压c、电场d、磁场

31.同一电源的正电位(A)。P3 15

a、B高于负极,C低于负极,D与负极相同,不确定

32.当电路开路时,电源的端电压数值等于(B)。P3 16

a,零b,电源电动势c,电源内阻电压d,不确定度。

33.在电路中,导体对(c)的电阻称为电阻,用参数R. P3 10-8表示

a、电压b、电量c、电流d、电流密度

34、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其导电性(B)。P3倒9

a,B越好,C越差,常数D,不确定性。

35.电阻的单位是(B),符号是ω。P3倒8

a,库仑b,欧姆c,伏特d,安培

36.电阻率ρ的单位是(A)。P3下跌4

a、欧姆表b、西门子表c、欧姆表d、电流表

37.导体电阻的表达式是(B)。P3公式(1-3)

a、R=ρLs B、R=ρL/s C、R=ρs/L D、R=Ls/ρ

38.在确定导体材料和导体截面时,如果导体长度较短,则导体(C)的电阻值。P3公式(1-3)

a,常数b,较大c,较小d,不确定

39、关于某种导体材料的电阻,(一)导体的电阻越大。P3公式(1-3)

a、导线长度越长,截面积越小。b、导线长度越长,截面积越大。

C.导体长度越短,横截面积越小。导体长度越短,横截面积越大。

40、导体的电阻越小,其电导(B)越大。P4 5

a,常数b,较大c,较小d,不确定

41.导体的电导率越大,导体的电导率就越大。P4 5

a,常数b,差c,好d,不确定性

42.用来分析流经电阻的电流和端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叫做(C)。P4 10和公式(1-5)

a、整个电路的欧姆定律B、电磁感应定律

一些电路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某些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D)。P4公式(1-5)

a、I=UR B、I=R/U C、R=I/U D、I=U/R

43.某些电路的欧姆定律表明,当电阻不变时,流经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A)。P4公式(1-5)

a,与B成正比,与C成反比,符合正弦定律D,符合余弦定律

44.假设某些电路的端电压为10V,电阻为5ω,则电路的电流为(B )A A。

甲、1 B、2 C、5 D、10

根据P4公式(1-5),电流I = U/R = 10/5 = 2 (a)

45.假设电路的端电压为12V,电流为2A,电路的电阻为(B)ω。

甲、0.16乙、6丙、10丁、24

根据P4公式(1-5),电流r = u/I = 12/2 = 6 (ω)

46.假设电路的端电压为18V,电流为6A,电路的电阻为(C)ω。

甲、乙、108丙、丁、24

根据P4公式(1-5),电流R = U/I = 18/6 = 3 (ω)

47.假设电路电流为4A,电阻为10ω,电路端电压为(D )V V

甲、0.4乙、2.5丙、6丁、40

根据P4公式(1-5),电源端电压为U=I×R= 4×10 =40(V)

56.当电源电动势为E,电源内阻为r0,外负载电阻为R时,整个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D)。P5公式(1-6)

a、I=R/(E+r0) B、I=(R+r0)/E

c、I=E/R D、I=E/(R+r0)

1.整个电路的欧姆定律表明,在闭环中,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A)和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P5 11-9

a、正比B、反比C、正弦定律D、不确定性

57.整个电路的欧姆定律表明,在闭环中,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B)与整个电路的电阻成正比。P5 11-9

a、比例B、反C、正弦定律D、不确定度

58.用来分析回路电流和功率电动势之间关系的定律叫做(A)。P5 11-9

a、整个电路的欧姆定律B、电磁感应定律

一些电路的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49.当电源的内阻为零时,电源的端电压(B)即电源的电动势。P5公式(1-6)

a,大于b,等于c,小于d,远小于

50.当电路闭合时,电源的端电压(c)电源的电动势减去电源的内阻压降。P5公式(1-6)

a,大于b,小于c,等于d,远大于

4.在闭合电路中,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不变时,如果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那么电源端电压的值(A)。P5公式(1-6)

a,小b,大c,常数d,不一定。

4.在电路中,电源产生的功率(c)负载消耗的功率和内阻损失的功率之和。P5由公式(1-6)推导得出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

51.在电路中,负载消耗的功率等于电源产生的功率和内阻损耗的功率(B)。P5由公式(1-6)推导得出

a,和b,差c,积d,的商

52.在电路中,内阻损失的功率等于电源产生的功率和负载(B)消耗的功率。P5由公式(1-6)推导得出

a,和b,差c,积d,的商

48.已知电源内阻为4ω,外负载电阻为10ω,电路电流为5A,因此电源端电压为(C )V V。

甲、20 B、20 C、50 D、70

根据P4公式(1-5),电源端电压为U=I×R= 5×10 =50(V)

3.假设电源内阻为1 ω,外负载电阻为8 ω,电路电流为5A,则电源电动势为(D )V V。

甲、5乙、40丙、40丁、45

根据P5公式(1-6) I = e/r+r0,电动势E=I×(R+R0)=5×(8+1)=45(V)

53.假设电源电动势为24V,电源内阻为2ω,外负载电阻为6ω,则电路电流为(A )A A。

甲、3 B、4 C、6 D、12

根据P5公式(1-6),电流I = e/r+r0 = 24/6+2 = 3 (a)

54.假设电源电动势为30V,电源内阻为2ω,外负载电阻为8ω,则电源端电压为(D )V V。

甲、6 B、12 C、20 D、24

根据P5公式(1-6),电流I = e/r+r0 = 30/2+8 = 3 (a)

端电压U=I×R =3×8=24(V)

5.假设电源电动势为50V,电源内阻为5ω,外负载电阻为20ω,则电源端电压为(A )V V。

甲、40乙、25丙、20丁、24

根据P5公式(1-6),电流I = e/r+r0 = 50/5+20 = 2 (a)

端电压U=I×R =2×20=40(V)

59、在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法主要包括(d)。P6 2

a、串并联B、并联混合C、串联混合D、串联并联混合。

60.在电路中,按照首尾相连的顺序连接两个或多个电阻,称为电阻的(A)。P6 4-5

a、串联B、混合C、并联D、星形连接

61.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上。当两个电阻的电阻值不相等时,(d)。P6倒13

a、高电阻的电流小B、低电阻的电流小

c,电阻的电流大于d,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

62.在电阻串电路中,每个串联电阻(B)上的电流。P6倒13

a,数值不等于B,方向相同C,方向不同D,不确定。

63.众所周知,在具有四个串联电阻的电路中,如果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10A,那么电路中的电流是(B)A . A . P6倒13

甲、2.5乙、10丙、20丁、40

5.已知在三个电阻串联的电路中,每个电阻的端电压分别为4V、5V和9V,所以电路的端电压等于(C )V V。

P6逆10-9公式(1-8)

甲、6 B、9 C、18 D、24

64.如果几个不等电阻串联,则(c)。反转P6 8-7

a、电阻大的端电压小B、电阻小的端电压大。

c、小电阻的端电压小D,所有电阻的电压相等。

65.在电路中,两个或多个电阻的一端都连接在一个点上,而另一端都连接在另一个点上。这种连接称为电阻的(b)。P6 3-1逆转

a、串联B、并联C、混合D、三角形连接

66.在并联电阻的电路中,电路的端电压u等于(B)。P7 2

a、每个并联支路B的端电压和每个并联支路B的端电压的平均值。

c,每个并联支路的端电压之和d,以及每个并联支路的端电压的最大值

4.在并联电阻的电路中,电路的电流等于(C)。P7 4

a、各并联支路的平均电流B、各并联支路的电流

c,每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和d,每个并联支路的最大电流。

67.在具有三个并联电阻的电路中,已知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分别为4A、8A和15A,则电路的电流等于(D)A . A . P7 4

甲、九乙、十五丙、二十四丁、二十七

根据P7公式(1-11),I = i1+I2+i3+...+in = 4+8+15 = 27 (a)

68.在有并联电阻的电路中,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D)。P7 8—9

a、每个并联支路的最大电阻B、每个并联支路的电阻

c,并联支路D的电阻之和,并联支路D的互易电阻之和

69.两个或两个以上电阻相等的电阻并联,它们的等效电阻(即总电阻)(b)各并联支路的电阻值。P7公式(1-13)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

70.两个阻值为R的等效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即总电阻)等于(A)ω。P7公式(1-13)

a、0.5R B、R C、1.5R D、2R

71.电路中既有并联电阻,也有串联电阻。这样的电路称为(C)电路。P7倒入10-9

a、串联B、并联C、混合D、三角形连接

72.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c)和连接线组成。P8倒4-3

a、电灯和开关B、变压器和负载C、负载和开关D、变压器和配电站

73.当开关闭合时,电路形成闭环,(B)流经电路。P9 1

a、电压b、电流c、涡流d、电功率

74.当短路发生时,电路中的电流值高于正常电流值(A)。P9 6-7

a,大很多倍b,小c,同样的大d,小很多倍。

75.当电路处于(C)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会损坏电源,烧毁电线,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P9 6-7

a、路径b、开路c、短路d、开路

76.在工作中,电能的常用单位符号是(C)。P9 12-11逆转

甲、乙、丙、丁、丁、丁

77.灯泡通电时间越长,则(B)。P9公式(1-14)

a、用电量越少B、用电量越多。

c、发电量越少D、发电量越多。

3.在电路中,负载功率与其通电时间t的乘积称为(d)。P9公式(1-16)

a、负载产生的电能W B和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P

c、负载消耗的无功功率Q D和负载消耗的电能W

78.以下计算电功率P的公式是正确的(B)。P9公式(1-16)

a、P=I2Rt B、P=W/t C、P=UIt D、W=U2t/R

79.已知某设备用电10小时后消耗的电能为5kWh,其电功率为(D)。

甲、10Kw乙、5kW丙、2kW丁、0.5kW

根据P9公式(1-16),p = w/t = 5/10 = 0.5(千瓦)

81.电力的常用单位符号是(A)。P9下降到4

a、W B、kW h C、J D、W s

82.旋转静止后指向北方的小磁针末端称为(B)极。P10 7—9

甲、乙、丙、丁、丁

83.小磁针旋转静止后,导向器的一端称为(C)极。P10 7—9

甲、乙、丙、丁、丁

84.同极性磁极互为(B)。P10 10

a,引力b,斥力c,无力d,不确定性

2.相反的磁极互为(A)。P10 10

a,引力b,斥力c,无力d,不确定性

85.规定磁力线的方向是磁体外的(B)。P11 1

a、从南极到北极b、从北极到南极

c,从N极开始到无穷D,从S极开始到无穷D。

1.规定磁场线的方向是磁体内部的(A)。P11 1-2

a、从南极到北极b、从北极到南极

c,从N极开始到无穷D,从S极开始到无穷D。

86.磁力线上某点的(d)是该点磁场的方向。P11 4

a、法向b、正方向c、反方向d、切向

87.某一区域磁力线的密度和该区域磁场的强度(A)。P11 8—10

a,正比b,反比c,正弦d,没有关系。

88、确定带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通常用(c)来确定。P11下降4-3

a、左手螺旋法则b、安培环路定理c、右手螺旋法则d、楞次定律

89.右手螺旋法则可以用来确定磁场的方向(D)。P11下降4-1

A.电磁力的方向b,电动势的方向c,电场的方向d,磁场的电流方向。

5.当电流方向已知时,右手螺旋法则可用于判断(b)。P11下降4-1

A.电磁力的方向b,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c,电动势的方向d和电场的方向

90.用右手螺旋尺判断长直载流导线的磁场时,右手握住导线,伸直拇指,将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四指绕线的方向为(B)。

P11下降2-1

a、电磁力方向b、磁场方向c、电场方向d、电场力方向

91.载流直导体周围磁力线的形状和特征是(D)。P11下降2-1

a、椭圆形无环绕线b、同心圆无环绕线

c、椭圆形d绕线,同心圆绕线

92.用右手螺旋尺判断载流线圈磁场时,右手握住线圈,拇指伸直。如果四个手指的螺旋方向是当前方向,拇指指向(A)。

P12 5-7

a、n极方向b、s极方向c、电磁力方向d、电场方向

93.磁通量的单位是1Wb (Wei) = (C )Mx (Mai)。P12下降到10

甲、104乙、106丙、108丁、1012

94、表示磁场强度和方向的物理量是(c)。P12降至6

a、磁通量b、磁力线c、磁感应d、电磁力

95.磁场中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是该点(B)的切线方向。P12下降到5

a、磁通量b、磁力线c、电磁力d、磁场强度

96.在均匀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可以用(C)表示。P12反3-2公式(1-17)

a、B =фB、B =фS C、B =фS/D、B = S/ф

97.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称为(c)通过这个面积。P12倒2公式(1-17)

a、电磁力F B、电场强度E C、磁通量FD、磁场强度h。

98.在磁感应强度B=0.8T的均匀磁场中,如果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面积S=0.2m2的扁平单匝线圈,则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A )Wb。

甲、0.16乙、0.25丙、0.32丁、4

p12(1—17—17)公式:B = φ/sφ = B s = 0.8× 0.2 = 0.16 (WB)

99.在磁感应强度B=8.8T的均匀磁场中,如果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面积S=0.4m2的扁平单匝线圈,则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D )Wb。

甲、0.52乙、0.352丙、0.16丁、3.52

p12(1—17—17)公式:B = φ/S φ = B s = 8.8× 0.4 = 3.52 (WB)

00,关于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正确的说法是(a)。P12倒6式(1-17)和P13倒13

a、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是表示磁场强度和方向的物理量,它们是矢量。

B、磁场强度的大小等于磁场中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磁介质磁导率的乘积

C.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奥斯特”,磁场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

D.磁场强度H的方向与该点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相反。

01、关于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错误的说法是(d)。P12公式(1-17)

a、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是表示磁场强度和方向的物理量,它们是矢量。

b、磁场强度与磁介质的性质有关。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

磁感应强度与磁介质的性质有关。

102.表征磁介质导磁率能量的物理量称为(A)。P13 5—6

a、磁导率b、磁通量c、磁感应d、磁场强度

13.真空的磁导率为(c)。P13 7

a、2π×10-7H/m B、3π×10-7H/m C、4π×10-7H/m D、5π×10-7H/m

104、相对磁导率小于1的材料称为(c)。P13 10

a、顺磁性物质B、铁磁物质C、抗磁性物质D,以上所有答案都是错的。

105、银是一种(一)磁性物质。P13 10

a,抗B,顺C,铁D,永远

106.铝是一种磁性物质。P13 11

a,抗B,顺C,铁D,永远

07、铁磁材料的相对磁导率(d)。P13 12

a,略小于1 B,略大于1 C,等于1 D,远大于1

108.镍是一种(碳)磁性物质。P13 12—13

a,抗B,顺C,铁D,永远

1.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电磁铁等的铁芯。都使用(c)磁性物质。P13 14—15

a,抗B,顺C,铁D,永远

109.磁场中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磁导率之比称为该点的(C)。P13灌注13-12

a、电磁力F B、磁通量F C、磁场强度H D、磁感应强度b

4.磁场强度的单位符号是(d)。P13下降到10

甲、乙、丙、丁、甲、乙

10.A/m是(d)的单位符号。P13下降到10

a、磁通量b、磁导率c、磁感应d、磁场强度

3.磁场强度的单位是安培/米。P13倒入10-9

甲、40乙、60丙、80丁、100

11.当导体在磁场中移动切割磁力线时,导体中就会产生(A)。P13倒5-4

a、感应电动势b、电流c、磁场d、电感

4.当导体处于变化的磁场中时,导体中会产生(C)。P13倒5-4

a、电阻b、电流c、感应电动势d、电感

12.对于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的直导体,感应电动势可以用公式(A)计算。P13反1-P14 1公式(1-19)

a、e=BLvsinα B、e=BSvsinα C、e=BLvcosα D、e=BSvcosα

13.导体沿垂直于磁力线的方向运动,磁感应强度B为5T,导体的切割速度为1m/s,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L为2m。那么感应电动势e是(b) v。

甲、5 B、10 C、15 D、20

根据P14公式(1-19),e = bυ lsinα = 5× 1× 2× sin900 = 10 (v)

14、通过电磁感应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导体切割磁力线的速度越快,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C)就越大。P14公式(1-19)

a,较小b,常数c,较大d,不确定

15.从电磁感应现象可以知道,当导体的切割速度和切割长度不变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越大,导体中感应出的电动势越大。

(三).P14公式(1-19)

a,较小b,常数c,较大d,不确定

16.从电磁感应现象可以知道,当导体的切割速度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不变时,导体的切割长度越短,导体中感应出的电动势越大。

(一).P14公式(1-19)

a,较小b,常数c,较大d,不确定

17.当直导体垂直于磁力线运动时,感应电动势e( A)。P14 . 8-9

a,最大b,最小c,0 D,不确定

18.当感应电动势E最大时,直导体(C)切割磁力线。P14 . 8-9

a,平行b,600°角c,垂直d,不确定

19、判断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应使用(b)。P14 10

a、左手尺b、右手尺c、顺时针尺d、逆时针尺

20、应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上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拇指指(一)。P14 . 10-12

一、线切割磁场线的运动方向

b、导线受力后的运动方向

下一篇:面试完送到门口是不是就没戏了 面试等通知是不是凉了
上一篇:真丝怎么洗(真丝连衣裙怎么洗)